临床检验基础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

ID:6823898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7

临床检验基础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_第1页
临床检验基础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_第2页
临床检验基础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_第3页
临床检验基础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_第4页
临床检验基础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基础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八章 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本章考点  1.痰液检查  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一、痰液检查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  痰液理学检验以清晨第一口痰标本最适宜。细胞学检验以上午9~10时留痰最好。做漂浮或浓集结核杆菌检验时,应采集12~24h内的痰液。测定24h痰量或观察分层情况时,容器可加少量石炭酸防腐。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必须无菌采集,并先用无菌水漱口,以避免口腔内正常菌的污染。为了防止痰液污染,用过的标本应灭菌后再处理。  (二)理学检查  1.量:正常人无痰或仅有少量泡沫样或粘液样痰。痰量增多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水肿和慢性支气管炎,有时甚至超过

2、100ml/24h。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如痰量减少,一般表示病情好转;但若发生支气管阻塞而使痰液不能排出时可见痰量减少,反而表明病情加重。  2.颜色与形状:正常人仅有少量白色或灰白色粘液痰,病理情况下痰液颜色可发生改变,但特异性较差,其颜色和形状改变见表1-18-l、1-18-2。病理情况下常见的异物及临床意义见表1-18-3。  表1-18-1 痰液常见颜色改变原因及临床意义颜色原因临床意义黄色、黄绿色脓细胞增多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红色、棕红色出血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铁锈色血红蛋白变性急性肺水肿、大叶性肺炎、肺梗死棕褐色红细胞破坏阿米

3、巴肺脓疡、肺吸虫病灰色、灰黑色吸入粉尘、烟雾矿工、锅炉工、长期吸烟者  表1-18-2 痰液性状改变及临床意义性状特点临床意义粘液性粘稠、无色透明或灰色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早期肺炎浆液性稀薄、泡沫肺水肿、肺淤血脓性脓性、浑浊、黄绿色或绿色、有臭味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脓胸向肺内破溃、活动性肺结核等粘液脓性粘液、脓细胞、淡黄白色慢性气管炎发作期、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浆液脓性静置后分4层,上层为泡沫和粘液、中层为浆液、下层为脓细胞,底层为坏死组织肺脓肿、肺组织坏死、支气管扩张  表1-18-3 痰液常见异物及临床意义异物原因特点临床意义支气管管形纤维蛋白、粘液、白细

4、胞等在支气管内凝集灰白或棕红,刚咳出卷曲成团慢性支气管火、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肺坏疽干酪样小块肺组织坏死的崩解产物豆腐渣或干酪样肺结核、肺坏疸硫磺样颗粒放线菌和菌丝团形成淡黄、黄色或灰白,形似硫磺颗粒肺放线菌病肺结石碳酸钙或磷酸钙结石淡黄或白色小石块,表面不规则肺结核、异物进入肺内钙化库施曼螺旋体小支气管分泌的粘液凝固淡黄色、灰白色富有弹性的丝状物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寄生虫肺吸虫卵、蛔虫蚴、阿米巴滋养体、卡氏肺孢子虫等 肺吸虫病、肺蛔虫病、阿米巴肺脓肿、卡氏肺孢子虫感染  表1-18-4 痰液中常见有形成分及临床意义有形成分临床意义红细胞支气

5、管扩张、肺癌、肺结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化脓性感染;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肺吸虫病;淋巴细胞增多见于肺结核上皮细胞可见鳞状上皮、柱状上皮细胞,肺上皮细胞,无临床意义。增多见于呼吸系统炎症肺泡巨噬细胞肺炎、肺淤血、肺梗死、肺出血寄生虫和虫卵寄生虫病放线菌放线菌病夏科-莱登结晶支气管哮喘、肺吸虫病癌细胞肺癌弹性纤维肺脓肿、肺癌胆固醇结晶慢性肺脓肿、脓胸、慢性肺结核、肺肿瘤胆红素结晶肺脓肿  3.气味:正常人的新鲜痰液无特殊气味。血腥味见于肺癌、肺结核等。粪臭味见于膈下脓肿与肺相通时。恶臭见于肺脓肿、晚期肺癌或支气管扩张等。  (三)显微镜检查

6、  直接涂片检验为常规方法,简便、快速,对临床诊断帮助较大。涂片染色检验主要用于细胞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正常痰液中无红细胞,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少量上皮细胞。病理性痰液可见较多的红细胞、白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其临床意义见表1-18-4。  (四)质量控制  1.标本采集:应注意:①注意标本留取时间:一般检验以早晨第一口痰为宜;做细胞学检验以上午9~10h留痰液为好;浓缩法找结核杆菌时,则应留取24h痰液。②留取痰液标本时,先用清水嗽口,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注意勿混入鼻咽分泌物。③细菌学培养时应无菌采集痰标本。④及时送检。  2.显微镜检验的质量控制  (1)检验人

7、员:要加强责任心,掌握痰液中正常和异常有形成分形态特点、数量变化,提高阳性检出率。  (2)标本采集和涂片:应选择挑取标本中有脓液、血液等异常部分,取标本量应适宜,涂片均匀,厚薄适中。但染色检验的涂片要薄。  (3)显微镜检验:遵守操作规程,观察标准一致,严格控制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再用高倍镜检验,至少观察10个以上高倍镜视野,仔细记录观察结果。对标本较少或有形成分较少的标本,应扩大观察视野。对检验结果有疑问时应请上级检验医师验证,将检验结果进行双重复核。湿片下发现较大的、形态异常的细胞应进行染色检验。  (4)统一报告方式:认真填写报告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