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gps网平差精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PS平面控制网精度分析来源:高小宁的日志[摘 要]本文全面介绍了深圳地铁三号线GPS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包括GPS控制网技术设计、外业观测、基线向量解算、控制网平差及精度分析和可靠性检验等。同时对地铁GPS平面控制网建立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基线向量解算;网平差;精度分析;可靠性检验 1工程与测区概况 深圳地铁三号线工程初期建设线路起自红岭中路站,止于龙兴街站,沿线所经区域有罗湖区的东门、水贝、布心片区,龙岗区布吉镇、横岗镇、龙岗中心城及龙岗镇。正线全长32.91km,其中地下线长692km,高架线长25.71km。全线共设21个车站和1个车辆
2、段,其中红岭中路站至布心站6个车站为地下站,布吉联检站至龙兴街站14个车站为高架站,塘坑站为半地下站。该项目全线位于特区内,特别是地下线部分红岭中路—老街—东门中路三站两区从东门老街商业繁华地带穿过,高楼林立、街道狭窄、交通繁忙、城市无线电干扰严重,给GPS测量带来困难。2GPS控制网设计2.1布网原则 本项目GPS控制网根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中相关技术要求布网。GPS网沿地铁线路呈带状分布,采用边连接形式构网,由多个同步大地四边形或三角网组成,网内重合了4个城市二等控制点,并对包括重合点在
3、内的控制网进行长边大地四边形观测,以便对整网进行长度基准控制。GPS控制网由非同步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每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中的边数不大于6条。2.2选点与埋石 根据布网原则和现场实际情况,沿线路每隔2km左右布设一对相互通视的GPS点,为保证精密导线联测需要每个GPS点至少与两个相邻GPS点通视,每对GPS点边长800~2000m。GPS点均选在利于保存、便于施测的建筑物顶面,点位视野开阔,远离高压输电线和无线电发射装置。2.3主要技术指标 依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的技术要求,本项目GPS控制网按GPSC级网施测。最弱点位中误
4、差不大于12mm,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9万,与原有控制点的坐标较差不大于50mm。3外业观测 GPS控制网采用6台Trimble5700双频(标称精度为±5mm+1ppm)接收机作业。GPS测量作业前,接收机在一般检视和通电检验后,还进行了GPS接收机内部噪声水平测试和接收机天线平均相位中心稳定性检验,并对基座光学对中器和卷尺进行检校。根据编制的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及卫星的几何图形强度(其PDOP值不应大于6),选择最佳观测时段。 观测时按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观测,每条边观测时段≥2,每个观测时段长度≥90m
5、in,卫星高度角≥15°,天线整平对中误差≤1mm。每时段观测前后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测值互差≤3mm,并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 全网共联测4个原有城市二等控制点(Ⅱ27望海岭、Ⅱ32红花顶、Ⅱ37求水坳、Ⅱ82深勘大厦)、1个城市三等控制点(Ⅲ526植物园)共5个重合点以及新布设的32个GPS点。观测时除对GPS控制网内短边未知点进行构网观测,全线还选择7个GPS控制点(GPS04、GPS06、GPS21、GPS23、GPS27、GPS30、GPS32)和5个重合点构成长边图形观测,保证了GPS网的精度均匀及减少了尺度比的误差影响。深圳市地铁3号线GP
6、S控制网联测图如图1。4基线向量解算4.1基线向量解算 基线向量解算是利用二个或多个测站的GPS同步载波相位观测值确定测站之间坐标差的过程。本项目采用Trimble随机软件TGO1·62按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解算,基线解算采用卫星广播星历坐标作为基线解的起算数据。因测区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无线电信号强烈,再加上太阳等天体辐射影响GPS信号通过电离层时,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GPS卫星至地面接收机之间的观测距离,若不加以仔细改正,会严重损害GPS观测值精度。本项目在施测时利用多台GPS双频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并在基线解算时通过高级参数设置,利用TG
7、O电离层改正模型对大于4km的基线进行电离层改正。电离层改正模型考虑了折射率中的高阶项以及地磁场的影响,并且沿着信号传播路径进行积分,通过基线解算精度比较,加入改正模型后的精度均优于2mm,可显著提高基线向量解算观测值水平和垂直精度。4.2基线向量质量控制与精度分析 基线向量质量控制是为了后续数据处理分析提供合格的基线向量结果。对基线向量质量可根据以下基线解算指标进行控制:4.2.1相对指标 (1)单位权方差因子即参考因子;(该值越小表明观测值残差较小且相对集中,该基线观测质量较好。) (2)观测值的RMS即观测值残差的均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