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742014
大小:6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24
《教科研立项课题方案样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寻品德课程的源头活水——小学品德课堂中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我们知道,许多教师一直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被埋没、闲置和浪费。长期以来教师普遍存在“教材=课程资源”的看法,这种误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课程封闭、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落实,影响教学效果。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课
2、程资源的建设问题,这对于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将课程从规定性、统一性,进入到变通性、综合性的桥梁,是对课程预留空间的丰富和补充。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没有资源的教和学,必定是照本宣科地教,必定是学得索然寡味。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应用就没有课程的源头活水。品德课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一定的实践性的特点,要全面实施课程目标,教师需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以“课程设计者”的角色,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
3、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新课标建议在实施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抓住品德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这一切入点确立了《小学品德课堂中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运用的
4、实践研究萧山区2007年小学品德学科申报课题第12页共12页》课题。我们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课堂内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与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二、概念的界定1、本课题研究的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仅局限于小学品德课堂内。2、“小学品德课程”,指目前在小学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国家课程。3、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得以进行的素材和条件。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是指小学品德教学得以设计和实施的素材和
5、条件。其范围小于课程资源,与各学科课程资源有密切的联系,但其丰富性、多样性远远超过单一的学科课程资源。4、开发与利用:本课题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对课程设计、实施的素材、条件的发现,发掘,搜集,认识,整理,改造,加工,储存,提取,配置,组织和合理使用等。开发与利用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就是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把可以为小学品德教学的设计、实施服务的一切因素发掘出来,利用起来,使这门课程的设计更为科学,实施更为有效。三、研究的理性认识1、新课标及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新课标及教材为教学搭建了一
6、个开放性的平台,作为学科教师的我们需要根据学情和学科特点有机的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尤其是品德课,其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知识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课程资源在不断的更新。这便需要教师开发和整合适合学生、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仅仅局限于教材这唯一的课程资源,教与学便陷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会因为缺乏新鲜感而丧失学习兴趣,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教师不是单一的课程实施者,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与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现代课程要求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范围从单纯的教学领域扩展到课程领域,教师
7、的角色从原来的单一的“课程传递者”转变为“课程缔造者”。如果没有这种角色的转变,课程资源的开发就会失去主体。因为,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与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基于品德课程的特点,作为萧山区2007年小学品德学科申报课题第12页共12页品德教师更要顺应课程发展的需要,尽早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3、学生不只是课程实施的受体,而且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影响课程资源的重要因素学生是自主思考、有社会责任感并能够控制其命运的个体,学生在与课程
8、接触时,是用他们的认识和经验看待和体会的。每个学生、每个阶段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技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福建师大教授余文森认为,儿童的生活范围有多大,课程的范围就有多大。这是以前从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