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益诉讼受益主体

浅谈公益诉讼受益主体

ID:6708559

大小:5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23

浅谈公益诉讼受益主体_第1页
浅谈公益诉讼受益主体_第2页
浅谈公益诉讼受益主体_第3页
浅谈公益诉讼受益主体_第4页
浅谈公益诉讼受益主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公益诉讼受益主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公益诉讼受益主体资格的确立【摘要】公益诉讼从古罗马时代发展至今,已越来越被众多国家所接受。公益诉讼作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弱势群体的有效工具也日益受到我国法学界和司法机关的重视。我国新修改的民诉法将公益诉讼纳入到法律范畴,明确了受案范围和诉讼主体,为公益诉讼在我国的顺利发展指明方向。但是其还有许多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涉及到诉讼受益主体是谁并没有明确说明。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观点及国外实践经验,来探讨我国在进行公益诉讼时应如何对待确认其受益主体资格。【关键词】公益诉讼,公共利益,公益诉讼受益主体,公益诉讼受益主体资格【正文】一、公益诉讼的概念(一)当

2、代两大法系关于公益诉讼的界定  在德国,其法律规定将具有共同利益的众多法律主体提起诉讼的权利通过诉讼信托的方式,使那些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团体,可以提起符合其章程或者设立目的的诉讼,称作是团体诉讼,实质即为公益诉讼。  法国、意大利也有类似的关于团体诉讼的规定,又如在日本,公益诉讼的类型有民众诉讼、公害诉讼等。美国是现代公益诉讼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其称谓即为公益诉讼,美国公益诉讼的制度形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相关人诉讼,如《反欺诈政府法》中的个人公诉,反垄断法所规定的公益诉讼,环境法中的公民诉讼;第二,市民提起的职务履行令请求诉讼;第三,纳税人提起的禁止令

3、请求诉讼。在英国,法律允许法务长官代表公众提起诉讼以保护公众权利,阻止不正当行为,私人没有提起诉讼的权利。(二)公益诉讼在中国的界定随着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法律首次明确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规定在新民诉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益诉讼虽然明确规定在法律,但是薄弱的理论基础和初建的雏形是函需完善的。二、公益诉讼的现状概述(一)公益诉讼在我国的法条现状我国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民诉法,首次明确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争议激烈多年的公益诉讼有了结果,新民诉法规

4、定的公益诉讼制度,主要包括案件范围和起诉主体。对案件范围的规定,限于污染环境、损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起诉主体限于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社会团体。在现行法律中,唯有《海洋环境保护法》对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成为公益诉讼主体做出了规定,其他国家机关及社会团体能否成为公益诉讼的主体,法律未作明确。公益诉讼规定在新民诉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条规定了诉讼的起诉主体,但是对于诉讼结果责任向谁承担并没有明确说明,由于公益诉讼的特殊性,原告

5、与公共利益并不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原告不一定是受害者,一般意义上讲的诉讼是当事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请求法院提供司法救济的途径,目的在于维护私权,这类诉讼也被称为“私益诉讼”,原告和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然而,在公益诉讼中,当事人是以维护整个公共利益为目的提起的诉讼,只要是维护公共利益,不管公共利益是否与原告有无直接利害关系,任何个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这就急需明确诉讼的受益主体是谁,被告需向谁承担责任。这也是公益诉讼这一项制度的完善所需。(二)公益诉讼在国际的现状公益诉讼起源于罗马,至今在欧美国家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无论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

6、,关于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具体制度规定上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上并未采取一元化即只能由直接利害关系人提起诉讼,而是多元化,除了直接利害关系人外,非直接利益关系人也可以充作原告。具体而言,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是一种通用形式,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一般民众或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在很多国家也具有原告资格代表他人提起诉讼,并且在一些国家,对基于公共利益而提起的私人诉讼或民众诉讼有一定的奖励。这些共同点一方面说明了在民事公益诉讼领域中立法实行原告的多元化已成为近现代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趋势;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关于民事

7、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的设计提供了蓝本。但是公益诉讼受益主体资格却一直空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随着司法制度的完善,公益诉讼受益主体制度势必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这也是一国法制完善所追求的。公益诉讼受益主体制度作为公益诉讼程序的必要一部分,他的确立与制定是紧迫与必要的。三、确立公益诉讼受益主体资格的必要性公民的各项权利,根本上是通过法律来确认和规范的,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实际上是法律使公民权利从应然权利,演变为法定权利,再发展成为现实权利的过程。因而公民权利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权利,这是由公民权利的性质和法律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权利获得法律保障的必然要求。法律

8、要保障公民权利,首先要为公民权利设立相应的权利制度,为保障公民权利提供制度根据,包括宪法和普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