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论文

ID:6699463

大小:8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22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论文_第1页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论文_第2页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论文_第3页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论文_第4页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1.前言我国的上市公司是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从国有企业改制发展起来的。迄今,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放权让利的阶段。首先从四川开始试点,逐步扩大到全国。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至1987年党的是十三大,是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阶段。这一阶段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权可以与所有权相分离,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比较深入,但承包制也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弊

2、端。第三阶段是从1987年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国有企业治理整顿阶段。第四阶段是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至今,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这一阶段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自主经营、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促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我国的上市公司由此产生和发展。最初,我国的上市公司以国有成分为主,民营企业难以上市融资,近几年有所改善。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企业发展的现实,我国上市公司

3、的治理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激励机制不尽合理,经营层的积极性也没有有效调动起来。蓝田股份、猴王股份、郑百文、亿安科技等暴露出来的问题,无一不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源于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公司治理最早见于1932年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nas)所著的《现代公司与私人产权》一书中。我们知道,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控制权由所有者转移到了经营者手中,经营者在所有者的授权委托下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这

4、就产生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一般认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差异,为了保护所有者的权益不被侵害,制定二者之间的契约制度,并在企业内部构建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于是就产生了公司治理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一些著名的大公司相继倒闭,引发了人们对公司治理问题的讨论,掀起了公司治理研究的一个高潮。进入九十年代,公司治理问题更是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区域资本市场暴跌,更加推动了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入。各国证券监管部门、交易所及国际机构纷纷加入推动全球公司治理运动的行列。1999

5、年5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29个成员国认识到提高经济效率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构造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公司经理层、董事会、监视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他们在总结各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各组织和机构的意见,最终一致投票通过了执行《OECD公司治理原则》的决议,该原则同时受到了西方七国领导人的欢迎,这大大促进了全球对公司治理研究的热潮。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的世通事件、安然事件、安达信丑闻等又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视。国内公司治理的研究从九十年代开始。对处于经

6、济转轨时期的我国企业而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己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这使得公司治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五界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在这种背景下,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心的热点。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来形成的企业管理机制和市场体系,我国企业

7、的治理水平还比较低,急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吴敬琏在1993年发表在《改革》杂志中的文章指出,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改造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股权结构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股权结构是治理结构的基础,治理结构是股权结构的实现形式,不同的股权结构会产生不同的治理结构,导致不同的企业绩效。本文拟从股权结构着手,重点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度及其影响。2.公司治理及其相关理论2.1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概念的理解至少包含以下两层

8、含义:第一,公司治理是一种合同关系;第二,公司治理的功能是配置权、责、利。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公司治理是一套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是对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的抽象概括,它应该是一个实际运行和动态监督制衡的过程。2.2相关理论2.2.1两权分离理论公司治理问题提出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所有权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