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词义性质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词义性质

ID:6692294

大小:4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2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词义性质_第1页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词义性质_第2页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词义性质_第3页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词义性质_第4页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词义性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词义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词义性质与“X了”中“了”的词义“了”(le)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了”的意义和用法是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研究的重大难题。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研究“了”的文章时渐增多,但是未见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反思起来原因甚多,但最主要的可能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是一个融合性的语言系统,“了”的来源和用法比较复杂;二是可能受传统词义观和研究思路的影响,未能把“了”的词义、词义的语法性质和作用区别开来,把“X了”的格式义(或句式义)、作用与“了”的词义区别开来;三是在未能对“了”的意义做出具体、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之前,就从概念出发,仓促进行理论概括

2、、语言对比和事实解释。这样,使本来就比较复杂的“了”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为了更好地认识“了”并推进“了”的研究,本文从语言理解的角度出发,探求“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共时系统中作为词所负载的意义——词义,并认为“了”的词义研究是进行“了”其他方面或方向研究的基础。本文的研究表明,研究“了”的词义特别要注意词义的性质,强调义项对立性的观点,建立义项域的概念。一词义特性与“了”的词义求取如果说语言是信息传递的工具,词、短语和句子是信息的载体,那么词义就是词在一定的句子或格式中所负载的信息和语义。“X了”中“了”的词义,就是“了”在特定句子和语言片段“X了”中所负载的语义信息。在现代汉语里

3、,“了”是一个词,其所表的意义应该首先是词义。研究词义,首先得保证我们所揭示的词义一定是该词所负载的意义。如果说一个句子或短语中的某个意思或信息是某词的词义,那么这个意思和信息就一定要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对于词表的依附性;2)保证整体信息不变的词义的可分离性;3)同义词的可替换性。并且只有同时符合这三个特性,我们才能判别一个词是否负载某种语义信息,并且也才能保证我们所描写的语义或信息就是该词的词义,而不是其所在结构的格式义等。1.1词表依附性。由于词义是词表达或负载的信息或意义,因此词义的第一个重要属性就是对于词表的依附性。就是说,如果一个短语或句子中的某部分意义(C)是由某个词

4、负载的,那么该词删除,其意义C就必然随之消失。比如说“走了”的意思是“已走”或“走是已然的”,当“了”删除时,其“已然”的意义也随之消失,“走[]”就不再是“已走”的意思。这时我们可以说,其“了”是负载意义的。其“了”所表意义对于“了”的依附性可图示为:(1)走了=已走/走是已然的走[]≠已走/走是已然的但是“了”负载了怎样的词义呢?我们可用词义的可分离性将其分离出来。1.2可分离性。由于词义是词在一定的句子或短语中负载的信息,那么该句子或短语的意义就是由该词和其他词的意义(或加上其他意义)组合而成的,否则,某个意义只能是该词所在句子或短语的格式义或其他意义,而不是该词的词义。因此

5、,一般来说该词的词义是可以从句子或短语中分离出来的,并且可分离性或曰可剥离性是词义的第二个重要属性。假若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义可描写为ABCD,其中C或D是某个词的词义,那么ABCD就可分解为“ABD+C”或“ABC+D”。比如“走了”所传递的信息可描写为:已经离开或离开是已然的,并且可分解为:“了”(已经/已然)+“走”(离开)。即:(2)走了=已经(/已然)离开已经(/已然)离开→已经(/已然)+离开了=已(经)/已然这时我们可以说“了”的意义是表已然。但是我们还不能说表已然一定是这个“了”的词义。为了确保“了”的意义不是词以外的意义,我们应该同时根据同义词的可替换性来对其词义进

6、行验证。1.3同义词的可替换性。同义词的替换其实就是其词表——词义载体的改变,如果“X了”的某个意义是“了”的词义,那么我们一般可以找到一个同义形式的词或短语而构成一个“X了”的同义式。如“走了”中的“了”的词义是“已经”,就可用“已经”的“已”替换“了”而形成其同义式:(3)我去的时候,他走了。→(3’)我去时他已走。我去的时候,他走了。=我去时他已走。同样,例(4)的“大了”的“了”的词义是“有点偏”的意思,我们就可直接用“有点偏”去替换“了”而构成其原句的同义式:(4)这件衣服你穿好像大了→(4’)这件衣服你穿好像有点偏大这件衣服你穿好像大了=这件衣服你穿好像有点偏大故,了=

7、有点偏,即表偏离。1.4词义三性从理论上讲对于所有词的词义应该都是适用的,它不仅是我们求取“了”词义的依据,同时也是我们鉴别辞书或论文给出的某种意义或表述是不是词的词义的试金石。比如《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简称《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351)对于“了”的作用的表述:“[助]1‘了’有两个。‘了1’用在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如动词有宾语,‘了1’用在宾语前。‘了2’,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的作用。如动词有宾语,‘了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