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文精品]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摘要: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平和国防实力。国际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各国制造生产能力的竞争。中国的制造业在国际中的起步都很晚,和国外的发达国家还有一段差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也在逐渐的缩小差距。本文综合了这几年的国内外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并展现了我国现代的机械制造业的一些发展趋势,关键词: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精益生产、绿色制造。Abstract:Manufacturingindustryisanationalorregionaleconomicd
2、evelopmentanimportantpillarof,Theirlevelofdevelopmentmarkedthecountryorregion'seconomicstrength,technologicallevel,livingstandardsandnationaldefensestrength。Competitionintheinternationalmarket,thefinalanalysis,productioncapacityofStatestocompete.Themanufacturingindustryofchinaalltheworldstartat
3、late,thelevelofwhichisfarawayfromthatofadvancadcountries.However,Keywords: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agilemanufacturing;virtualmanufacturing;virtualmanufacturing;greenmanufacturing一:国内外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
4、,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1952年最先由美国研制出来的,80年代以後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数控机床出现至今的60年,随科技、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美、德、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多的国家。例如:在19世纪初时加工精度是1mm级,到20世纪初时提高到了0.01mm级.目前在发达国家一般的工厂都能稳定掌握1um精度的加工。精密加工的精度已达到0.1~1um、加工表面粗糙度Ra达到0.02~0.1um,超精密加工
5、的精度已从小于0.1um、粗糙度Ra已经小于0.01um而进入纳米级加工.在制造业自动化发展方面,发达国家机械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实现了机械制造系统自动化。产品设计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产品工程(CAE)和计算机仿真等手段,企业管理采用了科学的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加工技术方面也已实现了底层的自动化,包括广泛地采用加工中心(或数控技术)、自动引导小车(AGV)等。在这个基础上再提高制造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对于改善企业的TQCS(T—尽量缩短产品的交货时间或提早新产品上市时间、Q—提高产品质量、C—降低产品成本、S—提高服务水平)已无明显的作用。因此,近1
6、0余年来,发达国家主要从具有全新制造理念的制造系统自动化方面寻找出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系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敏捷制造、并行工程等。我国机械制造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低,大约落后20年。近十几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应用CIMS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建成研究环境,包括有CIMS实验工程中心和7个开放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CIMS的若干研究项目,诸如CIMS软件工程与标准化、开放式系统结构与发展战略,CIMS总体与集成技术、产品设计自动化、工艺设计自动化、柔性制造技术、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质量保证技术、网络与数据库技术以及系统理论和方法等专题。各项研究
7、均取得了丰硕成果,5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获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大部分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和绝大部分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统,因底层(车间层)基础自动化还十分薄弱,数控机床由于编程复杂,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加工中心无论是数量还是利用率都很低。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并不普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还很有限。因此,做好基础自动化的工作仍是我国制造企业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看到国际上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把基础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