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问题成就有效教学

有效问题成就有效教学

ID:6688141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2

有效问题成就有效教学_第1页
有效问题成就有效教学_第2页
有效问题成就有效教学_第3页
有效问题成就有效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效问题成就有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效问题成就有效教学白石中心小学黄桥香【提要】有效的问题是科学课探究的核心。问题是否有效、高效,关系到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否有价值,课堂教学是否高质量。针对当前科学课上,许多问题“无效”、“低效”,甚至“减效”的现状,本文阐述了科学课有效问题的基本内涵,如何对科学问题进行有效的判断、筛选、重组,以及实施有效的问题必须采取的正确教学策略,从而使有效问题成就有效教学。【关键词】有效问题教学策略通过像科学家进行研究那样的亲身体验,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之

2、一,而有效的科学问题就是有效探究的起点。那么,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问题是否真正发挥了应有的效益,促动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呢?一、分析现状笔者发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关于探究问题的实施还存在着下列现象与困惑:1.为了体现师生关系的和谐民主,不少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之前,总会请学生说说“想研究什么?”可教师发现没有一个问题是与自己预设的问题吻合,便和颜悦色地说:“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现在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请大家来研究……”于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始探究,而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孤零零的搁在了黑板上,到

3、下课就被擦掉了。2.有些教师虽说让学生进行了必要的操作活动,但怕学生不懂,就把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零敲碎打,肢解成一系列小问题,在串讲串问的过程中不停地打断学生的思路,试图引导学生回到教师预设的答案中,不让学生“越雷池一步”。这种看似热闹的你问我答不仅没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探究实践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马上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虽然学生的探究活动也显得比较活跃,但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种活跃只是表面形式。多数学生根本不知做什么、探究什么、如何探究,只是简单地

4、、毫无目的地摆弄着学具。究其原因,教师预设的问题不够“科学”,学生对所探究问题的指向性、探究目的性并不明确,虽然活动激起了兴趣,但学生只局限于感性的认识,而不能上升到理性的概念。4.在教学活动中,有时教师虽然依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探究的问题,却发现主观上希望学生出现的强烈探索动机,并没有伴随着问题的呈现而出现。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无奈”的指挥学生进行“循规蹈矩”的探究活动。症结就在问题本身太“理论化”,没能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发生联系,学生不觉得这样的探究学习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怎样影响,因此也就没有足够的探

5、究动机。纵观上述四种现象,当问题没有发挥问题应该有的效益时,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探究时间,还直接影响到学生探究科学的主动性,削弱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价值。反思种种教学现状,往往对问题的呈现形式、探究环节的安排等较为关注,而对问题本身有效性的关注却比较欠缺,对提取有效问题的标准、对生成性问题的有效利用、对确保有效问题的可持续探究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作为主动探究科学的起点,我们有必要思考:究竟怎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呢?二、思考提醒有效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和矛盾时自己提出来,而非教师“赠予”的,学生探究

6、它是有兴趣的;有效的问题应该是能够与真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觉得非常值得而愿意为之努力的,是有实用价值的;有效的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并能自行设计、实施来完成答案的,是可操作的;有效的问题应该是有创意的,有一定的思维负荷,能驱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是有促进的。也就是说,当一个问题同时具备了趣味性、真实性、可行性、驱动性等的特征,才是一个真正有效的问题,才有可能为接下去的学习活动提供自主探究的舞台。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无论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作为科学教师,都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7、和灵活的应变机制作出判断、筛选和重组,以有效问题为核心,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对于与探究活动有关的核心概念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醒的是:1、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当摸清。问题的有效性是相对的。作为探究主体的学生是有差异的,探究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对呈现问题的理解度和关切度也是不一致的。因此教师不能一味的只深入研究问题本身的设置,而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求,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样由问题引发的活动才有效。如一位教师执教《磁铁的磁性》,相同的教学设计,相同的问题,试

8、教效果很好,参加比赛却让人大跌眼镜。为什么呢?就是两校学生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存在着客观的差异,现场的孩子对“地球磁场”毫无前经验认识,因此就无法进行探究。同一个问题,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有效的,而对另一人可能是无效的,问题的有效性是相对而言,所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检验问题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2、问题的“科学”含量,教师应该重视。有效的问题首先是应该具有科学价值的。例如《种子发芽》的探究活动开始了:有孩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