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926.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ID:6664718

大小:9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1

1926.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_第1页
1926.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_第2页
1926.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_第3页
1926.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_第4页
1926.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1926.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摘要】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重视并优化问题情境的设计,善于因地制宜地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趣味性问题情境、操作与设计问题情境、开放性问题情境、直观性问题情境、新异问题情境、疑惑问题情境、探索问题情境等,努力提高课堂效益,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并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关键词】情境设计自主学习课堂效益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新课程理念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仍在持续地影响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情境设计在数

2、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只有充分重视问题情境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益。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为此数学教师必须主动更新理念,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探索和研究,从而通过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体会和认识。1、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3、因此,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将教材上的内容有机地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以此消除他们对数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只有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教学才是活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案例1、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拉伸,如此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如下图所示,这样捏合第几次后可拉出64根细面条。拉一次拉两次该题贴近于生活,贴近实际,给学

4、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特别是中学生,新颖、奇特而有趣的内容可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思考。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此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驱力,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兴趣盎然的。将数学问题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数学课堂也变成了学生求知的乐园。案例2.甲和乙二人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两地相距100里,甲每小时走6里,乙

5、每小时走4里。如果甲带了一条小狗,狗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跑10里。小狗随甲同时出发,并向乙跑去,当它遇到乙后,就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到甲后又立即回头向乙跑去……直到甲、乙二人相遇狗才停住。求这条小狗一共跑了多少里路?让学生仔细观察解决此题的突破口,关键点,寻找解题思路。教师加以指点,此时此刻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寻找解题办法。3、创设操作与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观操作与设计是数形结合思想的拓展和深化,是高层次的数形结合,以动手为基础的手脑结合的形式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研究形式。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

6、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操作”启迪思维,使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案例3、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任意给你们三根小棒,把它们当作三条线,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让我们动手实验以下吧!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用教师给的小棒摆三角形,尝试去找有没有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小棒。学生找出来后,心里自然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小棒不能摆成三角形?怎样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操作边思考,学生的操作就有目的,而且有效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发

7、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4、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增强了问题的探索性以及思维的深刻性,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和自由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探索、开拓、创造精神的培养。案例4、如图、D、E是△ABC中BC边上的两点,AD=AE,要证明△ABE≌△ACD还应补充一个什么条件?此题一出示,学生的思维便很活跃,补充的条件形形色色.例如: ①∠BAD=∠CAE;②∠B=∠C; ③∠B

8、AE=∠CAD; A④EC=BD;⑤BE=CD;⑥AB=AC;⑦△ABD≌△ACE;⑧△ABC是等腰三角形;⑨S△AB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