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乳中医诊疗技术

产后缺乳中医诊疗技术

ID:6661359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1

产后缺乳中医诊疗技术_第1页
产后缺乳中医诊疗技术_第2页
产后缺乳中医诊疗技术_第3页
产后缺乳中医诊疗技术_第4页
产后缺乳中医诊疗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后缺乳中医诊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产后缺乳中医诊疗技术产后缺乳中医诊疗技术.txt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肉的理想,白菜的命。肉的理想,白菜的命。白马啊你死去哪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了。产后缺乳中医诊疗技术.txt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产后缺乳中医诊疗技术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3月7日产后哺乳期内,乳腺无乳汁分泌,或泌乳量少,不能满足喂养婴儿者,称产后缺乳。多发生在产后

2、2~3天或半个月内,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中医称之为“产后缺乳”、“产后乳汁不行”等。辨证论治主要治疗原则是调补气血,通络下乳。1.气血虚弱[证候]产后乳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头晕;舌淡,少苔,脉虚细。[治法]补气养血,佐以通乳。[方药]通乳丹加减。主要药物:人参、黄芪、当归、麦冬、通草、桔梗、猪蹄。食少便溏、腹胀者,加炒白术、陈皮、扁豆;头晕心悸者,加阿胶、白芍、首乌。2.肝郁气滞[证候]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乳汁稠,乳房胀硬或疼痛,情志抑郁,食欲不振;舌质正

3、常或黯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治法]疏肝解郁,通络下乳。[方药]下乳涌泉散。主要药物: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柴胡、青皮、天花粉、漏芦、通草、桔梗、白芷、穿山甲、王不留行、甘草。若有乳房胀痛明显,加橘络、丝瓜络、路路通;乳房胀痛微热、心烦口苦者,加蒲公英、全瓜蒌、刺蒺藜、夏枯草。中成药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两次,口服。适用于产后气血虚弱型。增乳保育膏:每次25毫升,每日3次,饭后开水冲服。适用于产后血虚而致缺乳。补血生乳颗粒:每次4克,每日两次,温开水冲服。适用于气血亏虚之产后缺乳。逍遥丸:每次9克,

4、每日两次,口服。适用于产后肝郁气滞型。乳泉颗粒:每次4克,每日两次,温开水冲服。适用于产后乳少乳汁不畅。生乳糖浆:每次4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适用于肝郁气滞之产后乳汁不行,乳少不畅。经验方1.袭笑梅通乳方[药物组成]当归12克,鹿角霜(先煎)9克,穿山甲片(先煎)10克,王不留行、天花粉各9克,通草1.5克。[适应证]肾虚瘀阻之缺乳。[用法用量]水煎分服。2.补气通乳饮[药物组成]黄芪30克,当归6克,党参24克,麦冬、生地黄各12克,白通草6克,桔梗、王不留行各10克,生菜子3克,猪蹄两只。[适应证

5、]气血两虚之缺乳。[用法用量]先以猪蹄煎汤,取此汤煎上述诸药服用,每日一剂。3.调肝通乳汤[药物组成]柴胡6克,杭芍药9克,当归9克,王不留行9克,僵蚕6克,漏芦9克,鹿角霜9克,芝麻9克。猪蹄汤煎服,此方一般3剂可收全功。用鲜蒲公英捣烂敷乳房上,则效果更佳。[适应证]精神刺激而致情志失调、肝郁气滞导致的缺乳。症见乳房胀满而痛,乳汁不行而身热,胸胁胀满,口苦厌食。[用法用量]水煎分服,每日一剂。4.通乳汤[药物组成]党参15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穿山甲10克,王不留行15克,通草7克,丝瓜络10克,路路

6、通7克,知母10克。用猪蹄汤代水浸泡1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两次。每日一剂,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均匀,早晚各服用一次。肝气郁滞者可加柴胡、青皮7克,白芍10克。[适应证]主治脾胃衰弱、气血不足证。[用法用量]水煎分服,日一剂。适宜技术1.针灸(1)体针主穴:选膻中、乳根、少泽。配穴:若气血虚弱者,加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膈俞;肝气郁结者,加太冲、合谷、内关、肝俞。针法为膻中、乳根平刺,针尖向乳头刺入1~1.5寸,以乳房部有胀感为宜,施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少泽穴平刺。气血虚弱者,所加诸穴均用补法,

7、可加艾灸;肝气郁结者,所加诸穴均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7~10天为一疗程。(2)灸法取穴膻中、乳根。操作:用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每日两次。7~10天为一疗程。(3)梅花针取穴肺俞至三焦俞、天宗、乳房周围、膻中。操作时根据证候虚实,分别给予轻、重叩刺,每次10分钟,每日一次。(4)耳穴贴压取穴:胸、乳、内分泌、交感、神门、皮质下、脑、肝、脾、胃。上述耳穴辨证伍用,每次双侧各选取3~5个穴位,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压,于哺乳前30分钟按压一次,每次约5分钟,每日按压5~6次。(5)耳针取穴:同上述“耳穴贴压”。

8、上述耳穴辨证伍用,每次双侧各选取3~5个穴位。选用26~28号0.5~1寸毫针,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施先泻后补手法,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出针后用乙醇棉球按压针孔。每日治疗一次。2.穴位注射法主穴:膻中、乳根。配穴:肝俞、脾俞、液门、期门、足三里、三阴交。药物:当归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或胎盘组织液。方法:每次选用主穴及1~3个配穴,上述注射液各选一种(亦可将当归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