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639573
大小:15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1-20
《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马镇镇为例IV 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虽然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极大地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随着我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来自于农村的年轻人为了得到更好的学习以及就业机会,纷纷向城市转移。由于农村家庭的流动主要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个人为主的流动,由此造成了广大农村不断出现的留守老人现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难问题也日益突出,他们的养老难这一问题也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如何解决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真正实现农村留守老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农村青年一代入城的后顾之忧,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并调查了解现阶段中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基础上,对有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力图找到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希望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好的解决对策和措施,以期能对未来中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实际解决提供些许帮助。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对策研究IV AbstractNineteenseventiesChinabegantoimplementthefamilyplanningpolicy,althoughthelong-termfamilyplanningpolicytoeffectivelycontroltherapidpopulationgrowth,greatlyalleviatethepressureofpopulationgrowth.Butitalsobringsaconcern:theagingofthepopulation.Alongwithourcountryindustrializationandcontinuouslypushforwardthecityconstruction,citydemandforlaborisincreasing.Thecountrysideandthecity'seconomicdevelopmentthereisabiggap,andfromyoungpeopleinthecountryinordertogetbetterlearningandemploymentopportunities,havebeentransferredtothecity.Becausetheruralfamilyflowismainlytoyoungworkerspersonalmobility,resultinginthevastruralleft-behindelderlyphenomenonemerging.Atpresent,China'sruralleft-behindelderlypensionproblemsbecomeincreasinglyprominent,theirendowmenttothisproblemhasbeentheconcernofthecommunity.Howtosolvethepensionprobleminthisspecialgroupofelderlyleftbehindinruralareas,reallyachieveasenseofsecurity,remainedelderlyinruraloldage,tosolvetheruralyouthintheprocessofacityintothecityofanymenacefromthe"rear",isveryimportantforthemaintenanceofthesocialistharmoniousstabilityisofsignificance.Basedontherelatedliterature,andtheinvestigationatthepresentstageofChina'sruralleft-behindelderlypensionbasedonthecurrentsituation,existenceofelderlypensionproblemsintheprocessoftheruralleft-behindareanalyzed,tryingtofindthereasonofChina'sruralleft-behindelderlypensionproblem,andhopetomakesomegoodsolutionsandmeasurestosolvetheseproblems,inordertoprovidesomehelptosolvetheactualproblemsofruralleft-behindoldChinesefuture.Keywords:ruralelderly,problemofprovidefortheaged,MaTownIV 目录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11.我国老龄人口现状12.农村留守老人出现的原因1(二)研究意义2二、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3(一)经济方面3(二)生活料理方面4(三)医疗卫生方面5(四)精神需求方面5三、如何保障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7(一)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71.经济供养面临的问题72.生活照料面临的问题73.医疗卫生方面面临的问题84.精神慰藉面临的问题8(二)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原因分析91.农村的相对贫困92.农村家庭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多以及被城市化的趋势93.目前政府对农村保障的工作还不到位94.社会转型时期孝文化影响力的衰弱10四、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研究11(一)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111.养老保险政策112.社会救助政策11(二)完善农村医疗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121.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122.加大村组公共医疗水平建设133.加强常规体检13(三)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加强相关法制建设131.加强相关法制建设132.弘扬家庭传统美德14IV (四)发展镇域经济,为农村养老奠定经济基础141.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142.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效益153.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15参考文献16IV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我们国家自从实行了改革和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从传统的社会快速的转变为工业型的社会,随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生育率在短时间内下降;加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死亡率也大大降低。由于很多原因影响,现在我国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老龄人占的比重也不断地上升。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多的统称。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状况,制定了不同的人口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在发达国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定义为老龄化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超过60岁或超过10%,占总人口的老龄化国家或地区。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60岁或者60岁以上的人口为17764878个人,占到了总的人口的13.27%,然而65岁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则是118831711个,占到了8.86%的总量,其中,农村老年人比重已经超过了18.3%。跟全国的第五次的人口调查的对比后,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的比重比原来的比重增长了2.93个百分点,而65岁以上的人口的比重只增加了1.91个百分点。这种现象也表示着我们国家现在快进入到了老龄化的社会的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来自于农村的年轻人为了得到更好的学习以及就业机会,纷纷向城市转移。主要是基于个人的青年和壮年的劳动力的流失,因为在农村,家庭里的流动,老年人,妇女,小孩子一般都驻停在农村地域,因此便形成了一大群留守群体,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年人。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虽然在长时间的计划和生育政策的影响下,控制住了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缓解了一定的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不过也导致了现在我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因此,可以说,在城镇化和老龄化两个要素的作用下,导致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二)研究意义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首先,从社会学角度讲,关注留守老人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的终极关怀;其次,这是我们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从现实层面上讲,对于留守在农村老年人的关注,不单单只是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对于以后我们国家的农业的发展的安全和我们国家的新行农村的建设也一样会产生不小的影响的。因此,怎么去解决我国农村里面留守的老人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的养老的难题,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的年轻一代担心农村留守老人合法权益的维护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着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顺利的进行。13 二、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马镇镇社会转型、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造成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弱化,势必产生巨大的影响全镇农村留守老人。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对于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方面是有积极性影响的。另一方面,由于子女长期外出,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料理方面医疗卫生方面精神需求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经济方面经过对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发现,有56%的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子女提供,其次才是自己生产劳动所得;有37%的人认为主要靠自己,其次才是靠子女供养。由于马镇镇大多数的农村留守老人没有退休金,在经济上更依赖于自己通过劳动收入或子女,这也说明他们的收入和他们的儿童入住的老人生活在农村地区经济的家属成为麻镇的主要来源,和自己的劳动所得仍然在物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仅有11%的老人认为主要靠社会援助生活,而社会援助的主要对象为“五保”老人以及一些特困户,有2%的老人主要靠退休金生活,另有1%的老人靠其它方式生活。表2-1: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结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结构项目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人数(人)所占比例(%)自己所得24048子女供养19038政府救济408村集体补助153退休金102其它51另外,马镇镇的农村留守老人认为主要的开支依次为:每天的生活费用、医疗费用、生产成本以及孙子女的开销。但是支出很少花在娱乐以及文化方面。表2-2:农村留守老人经济年收入农村留守老人经济年收入5000元以下5000-8000元8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合计百分比(%)12%70%10%8%100%人数(人)60350504050013 表2-3:农村留守老人开支状况农村留守老人开支状况不够用刚刚好较宽裕合计百分比(%)25%65%10%100%人数(人)12532550500经过调查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电产品在农村普遍较多,在对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之中,92%的家庭有一台电视,电话,手机,和68%,其目前的经济形势还比较满意。上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已经在迈向逐渐繁荣的道路,尽管老人们得不到儿女在身边的照顾,但是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吃穿不愁。不过也有部分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相当困难,需要帮助。(二)生活料理方面表2-4:谁对老人照顾的更多谁对老人照顾的更多选择的结果选择此项的人(个)占总人数的的比例子女17535老伴9018村干部459朋友408亲戚306政府相关部门306孙子女102其它8016在农村,老有所养不仅仅包括在经济上能够得到保障,同时也包括老年人在生活上也能够得到照料。总体来说,人步入老年,身体的功能也将丧失视力减退可能发生,缓慢,肌肉松弛剂和其他退行性改变,生活料理能力也跟着年龄偏大而慢慢的降低,日常的生活料理对于他人的依赖性也会随之增加。而子女的外出势必会影响到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料理资源的可获得性。通过对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发现,马镇镇的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数都已经是高龄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在身边随时照料,以免发生一些意外。还有一些老人还患有疾病,更需要有人随时看管,但是他们的孩子外出在经济方面有所改善,但正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也使得留守家庭的重任落在了留守老人的身上。经过对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发现,大约72%的老人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只有3%的老人是由子女请人代为照顾。另外,马镇镇有72%的农村留守老人需要承担起照顾孙子女的责任,其中52%13 的老人认为带小孩是一种快乐,35%的老人认为带小孩是一种责任,25%的老人认为带孙子女会感觉到压力很大。马镇镇的一部分农村留守老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些老人更需要长期的照料,因此对他人尤其是配偶或者子女的照料有比较强烈的需求。(三)医疗卫生方面老人由于生理原因,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跟一些青壮年相比的话要弱许多,容易产生各种病患。以马镇镇为例,马镇镇的许多农村留守老人往往被一些慢性疾病所困扰,其中又以风湿病、关节炎以及胃病最为突出。在困扰农村留守老人的慢性疾病之中,风湿病占总受访人数的42%,位居第一位;其次是关节炎,占总受访人数的20%;胃病占总受访人数的12%,其它疾病占总受访人数的10%。由于马镇镇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老人经济来源十分有限,缺少及时全面的医疗救护,一旦生病缺少照顾,虽然子女外出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小病虽然能够负担,但是一旦生了大病,昂贵的医药费也让整个家庭难以承担,普遍存在“生得起病,拿不起药”的现象,而且有病不医的情况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从医疗保障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的话,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老人都缺乏医疗保障。表2-5:看病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看病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选择结果选择此项的人(个)占总人数的的比例医药费太高15030缺钱12525医生技术不行7515子女外在,不能够照顾自己5010医院条件差5010医院太远,交通不方便153其它357合计500100因此,马镇镇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在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落实了老年人的健康检查,今秋,镇政府联合镇中心卫生院为镇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城区马镇办事处为马镇籍的老人免费体检三天,让他们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四)精神需求方面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经常是在与家庭成员互动中得到,包括家庭护理、家庭的温暖等。一方面,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平均受教育程度非常低,普遍在小学及以下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该镇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内容相对枯燥单一的局面。通过对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在农闲时间的安排之中,“休息,什么都不干”13 占到受访人数的比例最高,为55%;其次是“看电视”,为25%“聊天串门”为15%;选择“其它活动”的农村留守老人为5%。马镇镇的不少农村留守老人都把自己“隔离”在自己的家中,这也反映了这些老人精神世界十分空虚的特征。另一方面,子女的孝顺是老年人精神慰藉的主要来源。因此,对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对子女孝顺满意度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对子女外出的情况也表示理解,不过这也只是迫于无奈的理解,并不是真实内心的理解。表2-6:农村留守老人闲暇娱乐状况农村留守老人闲暇娱乐状况(%)项目带孙子做家务聊天下棋、打牌看电视、听收音机经常3052401240偶尔5238522838从不181086022表2-7:农村留守老人心里状况农村留守老人心理状况(%)项目经常发生有时发生几乎没有发生孤独、寂寞81172被年轻人疏远、受嫌弃70264闷闷不乐602515生活没有盼头652510愉快幸福256015别人需要自己353035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同样也有在情感上的需求,但是农村不少子女普遍把赡养的主要任务理解为在物质上的关怀,却忽视了对父母的精神赡养。而子女的外出更是减少了农村留守老人能够从家庭之中获得的精神慰藉。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对精神上的需求远远高于其在物质上的需求。经过调查发现,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外出子女通过回家探望、打电话等方式带给老人的精神慰藉毕竟十分的有限,代际情感交流缺乏,无法真正地了解清楚彼此的内心世界。种种因素都对马镇镇农村老人的心理因素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此次调查之中,“孤独感特别严重”者占受访总人数的19%;“严重”占受访总人数的49%;感觉“一般”者占受访总人数的13%。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由于子女长期外出,再加上这些老人有配偶同居的比例远远低于我国的一些城市,且同一年龄段的农村留守老人的丧偶比例也远远高于城市,大多数老人内心感到十分的孤寂,并且长期忍受孤独、寂寞之苦。13 三、如何保障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留守在马镇镇农村的老人们在晚年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政府的帮助,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四个方面:经济方面、生活方面、看病方面以及精神方面。(一)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1.经济供养面临的问题由于马镇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绝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水平仍然十分的低下,这些老人的能够用于支配的钱主要靠自己辛苦劳动获得的微薄收入以及亲人们的帮助,能够用来养老的收入十分有限。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虽然由于子女的外出在经济收入上有所提高,但是并非大幅度地提高。一般来说,和非外出的务工人员相比,外出务工的人员收入普遍提高,但由于农村外出人员自身的限制,比如文化水平低、缺乏相应的技能等等因素,工作的机会就会受到了限制。广大职工的收入其实比起城市里的居民而言是很低的。但是城市里的各种物价却仍在不断上涨,造成整体生活成本的增加。绝大多数的农民工的收入都花在了孩子的教育上,当扣除生活成本以及子女教育支出等费用之后,这些外出务工人员能够给予自己父母的经济支持也十分的有限。正是由于外出,所以子女给予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十分的有限,以至于有一部分农村留守老人还要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自己的生活。2.生活照料面临的问题在农村地区,“老有所养”,不单单是指老年人,尤其是老人留在农村地区,而且经济上有所依靠,更重要的是可以照顾这些老人,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上能够得到照顾。由于农村留守老人自身体弱多病的原因,再加上农村经济条件十分的有限,随着农村留守老人年龄的增长,这些老人们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将会变得越来越高,在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此次调查发现,有75%的老人生活完全能够自理,15%的人认为有点困难,10%的人需要他人照顾。随着年龄的不断老化,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不断退化,这使得原本生活落后的老人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农村留守老人在生活上的照料主要依靠自己的儿女,不过马镇镇的一些老年人的子女外出,这就使得老年人得到照顾的可能性更加的少。可是人到了老年许多时候由不得自己,特别需要子女亲人的照顾。假如没有人在身边照顾,有的时候我们看上去很小的一件事对他们而言却是无限大的负担。经过此次调查发现,子女外出务工之后,部分老人独居或者与配偶住在一起,其中,老人与孙辈组成“隔代家庭”占了一定的比例。此次调查的对象中,有89%的比例是隔代家庭,其余11%为独居或者与配偶住在一起。更让人担心的事情是,子女的外出将直接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农村留守老人承担起繁重的田间劳动。这对于年老体弱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13 对于农村留守老人来说,生活缺乏照料也是造成自身快速老化的重要性因素。对于广大农村留守老人来说,子女在日常生活的角色缺位使得他们的所享受的生活照料也随之减少,生活负担加重,从而呈现出一种恶性循环的趋势。3.医疗卫生方面面临的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首先是农村留守老人自身的因素,比如自身的经济状况十分的有限,尤其是对很多没有了劳动能力或是因患病无法照料自己的老人们来说,在治病上的花费以及其它方面的压力甚至远远超过自身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其次,虽然有一部分农村留守老人由于子女的外出在经济方面有所改善,但这些老人一旦患上比较严重的疾病时却往往得不到子女的照顾;再次,马镇镇农村的医疗条件也并不是很好,农村普遍存在医护人员少、总体素质不高的特征。毫无疑问,这些人员难以承担起繁重的医疗卫生服务。另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医疗产业化的推行,马镇镇不少农村的卫生所都承包了个体或者私人经营,农村留守老人由于昂贵的医药费而看不起病的现象颇为常见。以上种种因素使得马镇镇的不少农村留守老人一旦生病时无法得到及时地治疗。此次在对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调查中发现,农村地区的医疗和卫生条件对于老人的需求也不是很乐观。觉得自己的身体健康的老人占30%,贫困人口的比例为45%,同比增长10%,只有极少部分的老人会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满意,更是部分的老人会觉得身体状况还好。如果老人们发现身体有些不舒服,超过半数的老人们会去当地的卫生部门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30%的人选择自己买些药应付一些疾病,一旦患上比较严重的疾病之后,不去看病的尽然高达10%的比例。4.精神慰藉面临的问题农村留守老人身体素质的下降以及生理的自然老化,这也决定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并不仅仅需要经济以及医疗卫生方面的保障,而精神慰藉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老人对金钱其实并不看重,而来自周围人的关心与爱护对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的了。13 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普遍存在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老人常常会感到内心十分的孤独。农村留守老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对自己儿女的依赖性也会随之增强,这些老人一般都希望自己与子女能够生活在一起,一旦孩子远离他们,这些老年人就会对子女沉声思念,在孤独和寂寞。因此,子女的慰藉是保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但是,许多孩子都忽略了精神上的安慰和照顾父母,农民工子女往往迫于生活的压力、忙碌的工作和学习,这就让他们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父母。虽然有一部分农村留守老人由于子女的外出在经济上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这些子女并不能够给自己的父母提供必要的精神慰藉。经过此次调查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子女外出之后,电话联系为最主要的联系方式之一,除此之外就是子女逢年过节的回家探亲。但是在实际生活之中,马镇镇不少农村留守老人缺乏最基本的精神慰藉,一些老人的子女甚至多年以来杳无音信。外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对马镇镇尤其是对一些失去配偶的农村留守老人来说打击更大。由此可见,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能够得到的精神需求是非常有限的。虽然马镇镇的农村留守老人可以通过电话与外出的子女保持联系,但是在精神上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再加上马镇镇自身传统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老人无法享受过去大家庭的天伦之乐,精神世界比较空虚,孤独感也是在所难免的,有些老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二)马镇镇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原因分析1.农村的相对贫困马镇镇农村的相对贫困是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问题存在的根本性原因。一般来说,马镇镇农村的相对贫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一些城市相比,马镇镇农村还是十分落后的;二是由于国家对农村的经济状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由于农村自身的局限性。以上种种因素都造成了马镇镇农村的不富裕的状况。2.农村家庭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多以及被城市化的趋势首先,农村家庭养老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冲击。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人口得到了合理的控制,为整个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计划生育也使农村传统的“多子多福”的观念发生转变,这也导致马镇镇农村人口大量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政策的持续,再加上之前庞大的人口基数的作用之下,马镇镇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其次,农村家庭养老面临城市化的冲击。城市化进程不仅直接导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客观上来看,有利于提高留守在农村地区的老人的生活,而且还直接改变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得农村的青壮年能够在外获得更多的就业以及发展的机会,这也造成了一大批软弱无力的老人留守在了农村。农村留守老人与子女的长期分离使得他们之间心的距离越来越遥远,这样一来,老人们需要照顾的问题就更加的明显了。3.目前政府对农村保障的工作还不到位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再加上这些老人不能够充分享受家庭的温暖,使这些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使得留守老人养老需求大而供给严重不足。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收入分配政策的倾斜的直接结果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扩大,城镇养老保险有一个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家人们的照顾是农村老人们被照顾的唯一方式。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养老仍是主要表现的农村养老主要特征,这就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13 目前家庭对马镇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保健功能逐渐减弱,这也意味着,这些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料理的社会功能应当加强。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社会保障体系的高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麻镇在农村地区普遍比较落后,人均收入相对较低,再加上数目众多的的老人们留在农村,而现阶段的养老的政策又不是很晚上,城市的一些养老政策在近期内内又不能够广泛应用于农村。这也说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依然不够健全。4.社会转型时期孝文化影响力的衰弱自从我国上个世纪进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不断地发展,农村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外来文化也逐渐渗入我国的各个角落,农村也不能幸免,这就使得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削弱,老人在整个家庭中的地位也随之下降,养儿防老的格局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很多农村青年孝敬父母的意识十分地淡薄,很大一部分人在本质上都有自私自利的倾向。不少青年向往西方发达国家的那种毫无“养老”负担的生活,他们会认为养父母就是自己的负担,有的还觉得就是以为内父母给自己的生活经济带来了压力,而排斥父母,对于父母的养老不管不顾。与此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逐渐转变,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当下的农村孝道观念十分淡薄,不少老人被迫成为留守老人。这也导致家庭养老保障功能逐渐弱化。13 四、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研究(一)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1.养老保险政策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是我国社会经济变化的根本要求。首先,应该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其次,确保养老保险费用的缴纳。国家可以把取消农业税的一部分费用让广大农户上缴养老保险,通过强制性的缴纳与政府补贴相结合。传统的中国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保障的农民往往家庭实现自己的保护的基础上实施。面对农村的现状,中国应当制定更详细的法律规定进行调整,并且进一步的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放在首要部位的是,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合理的扩大农村低保的受益范围,并且能够在物质方面给农村的留守老人给予保证。比如开展新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由于我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也是刚刚开展,想要在全国普遍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7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应当有权利享受社会养老体系的福利,得到政府每月的津贴,首先解决这些老人的养老问题。2.社会救助政策社会援助,以对国家和社会的各种原因而导致公民的生活陷入困境,物业的财政援助和生活救助,生活,使其能够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标准,政府应当给予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保护最低标准生活基础。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贫困者承担的法律责任,社会救助体现了公民的生存权利。在我国,社会救助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农村救济制度,第二,“五保”制度,第三,最低的生活保障制度。20世纪50年代期间,由于中国农村的五保制度初步建立,因为实施农业合作制度,不能直接授予收养人,一些生活没有经济来源又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得不到国家在食品、服饰、住房、医疗和殓葬等其他方面的五保供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保户”制度将一直实施下去,赋予其民族传统道德的基础,但也有法律保护,广泛的支持和帮助的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基本运作机制是“集体的支持群众,以帮助拯救国家。”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社会救助的重点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遭受自然灾害的受害者,救助其他贫困农民农村生活救济。与支持系统“五保”救助对象相比有所扩大,这种救助方式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有在发生灾害或贫困,人民的基本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政府和社会才会进行救济。低保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以保护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为最终目标,以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对于一些人均收入较低的贫困家庭,也给予相应的补贴。13 (二)完善农村医疗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1.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结合农村留守老人体弱多病的生理特点,首先,切实加强政府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是卫生工作的头等大事。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以及整个人口的问题,它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一个整体的义务。各级政府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疾病控制和预防农村留守老人的工作。这时候也还要,加强服务队伍,努力提高服务的能力。人才队伍建设是疾控事业发展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障。建议增加投资在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体系,扩大编制,招聘新毕业的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生,全方面提升整体队伍的素质。其次,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而且还做的工作的基础上,疾病控制和预防。最后,加强学习和培训,以提高农村防保人员的质量。要提高水平的农村卫生工作,真正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素质是关键。乡,村的预防和护理工作人员,非专业和兼职员工,素质有很大的差别,所以需要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乡村的防保人员的素质。2.加大村组公共医疗水平建设解决老人在的医疗上的问题,就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快农村的医疗服务迅速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必须巩固和支持发展新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并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为老人的门诊治疗水平的提高,报销医疗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第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改善政府的调控力度,城市过剩,闲置的医疗卫生资源,可以转移到农村,支持农村卫生室建设,还要进行乡镇卫生远的运行改革工作,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相互整合,向农村留守老人提供不仅安全且价格相对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应继续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在农村地区主要火车站列车卫生人员,乡村医生的补贴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一些保留,适用人员集中培训,或可以招募不仅技术过硬,更高尚的医德的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从而提高了整体医疗水平的农村。政府以及家庭应该共同出资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做好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实行医疗进村、进社区,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农村留守老人解决看病难就医难的实际性困难。如组织专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排时间到老汉家在农村老人的健康档案,建立留守老人免费健康检查,提供有针对性的,如腰,腿像护理,健康指导,定期,建议来门诊,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一系列的服务,从而减少到医院治病的不便,也可考虑安排人员为生活不能自理,为身患疾病的农村留守老人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照料。3.加强常规体检本文通在对马镇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中可以13 发现,很多的农村留守老人可能会因为习惯还有经济条件而不去选择健康体检。因此,建议政府增加一定的卫生事业经费,切实做好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体检以及疾病筛查,并且建立健康档案。可以经常组织活动对农村留守老人加强常规体检,体检内容可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血压、B超等项目,从而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指数。通过常规体检可以将一些疾病早期的农村留守老人筛选出来,纳入重点管理对象。也可以组织社区卫生保健服务部门的健康检查,定期对留在家里的老人在农村地区,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保健,以减少他们去医院治疗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三)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加强相关法制建设1.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当人们谈及法律与道德时,区别就在法律只保护了最低的道德限度,这里可以看出,对于一般的违反道德的事情,法律是没有任何约束能力的,法律只关注那些无关道德约束的情况,不过这个也是法律的价值表现。因此,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的困境,要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将一些严重违背孝文化的行为也纳入国家立法的范围之内,并予以严惩。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完整和健全的关于农村留守老人应享受的法律上规定的福利制度,从而解决养老的问题,解除农村留守老人的后顾之忧。2.弘扬家庭传统美德首先,要成立起一个年轻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推动政府工作人员、学校共青团员和社会青年加入到年轻的社会工作者队伍,组织青年社会工作者,利用假期在在城市和农村周边地区提供各种服务,还可以设置从邻居的帮助服务团队,我建议鼓励开展养老互助活动,街坊邻居,在适当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左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照顾,在农村地区,从而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潜力的私营企业互助,邻里互助活动的广泛开展。再次,无论是任何人都会变老,照顾老人,其实,也就是关心我们自己。在当前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下,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养老问题得到了积极地解决。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敬老、爱老的氛围,当地政府推出了区域单位开展活动,对留守老人进行捐赠,或者通过广播的等其他形式进行宣传,引导农村留守老人注意学习健康的生活知识,让他们享有一个他舒心的晚年。最后,我国历来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更是将孝道视为评价一个人的关键性因素。尊老爱老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观念对传统的伦理道德造成了巨大的冲突。虽然我国传统的家庭美德出现了一种复兴的趋势,尊老爱老等传统家庭美德也重新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但是社会上依然存在“只是为了个人享受,冷漠的父母,取决于父母的繁琐”的现象,这也提醒了我们必须继续加强文化领域的建设,弘扬传统美德的家庭,使尊老爱老敬老的美德深入人心,从而在社会上广泛树立起尊老爱老敬老的风尚。13 (四)发展镇域经济,为农村养老奠定经济基础1.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一直以城镇作为主体,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一部分社会安全乃至整个农村地区人口的排斥,这种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合理的,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无非是比农民有土地使用由国家授予的权利,这也表示广大农民可以从土地上获得经济以及生活方面的保证。但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经济社会与社会的转型发展迅速,大批的青年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而在这种情况下,对徒弟制度是不是有益处,并且是不是能够满足农村的老人生活发展需求,以实现土地的健康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和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很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来为转让农户养老提供部分养老保障资金。土地流转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失去工作能力,土地经营权转让后,支持在农村地区的农业土地分散一系列的整合,实现资本,土地,规模大,合作社,土地承包使用权的土地合作社集体身份的组织运营机构,土地运营商进入市场的有效运作对企业的认同感,最终的目的能够得到高利润、高回报,以能从根本上实现留守老人的资金缺乏问题,然而,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政府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2.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对于一些对于农地规模经营的交易,可以进行免税,这可以推进农地的经营规模。实行规模化经营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小户经营方式,同时也能够带来农业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双赢。立足于市场进行分析的话,规模化经营要求在土地流转、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有新的发展,通过大规模的经营,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的产出效率。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发展高科技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从而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3.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首先,完善农业基础支撑体系。不断夯实基础设施、装备、科技、人才四大支撑,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重点应当放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实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技推广机构队伍和基础条件建设,推进现代种业实现重大突破。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重点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其次,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能够得到稳定,并且能够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能够依照法律,通过自愿和有偿的原则,让土地经营管理有序流动,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需要注意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土地规模经营发展速度要与当地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相适应;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创新生产经营主体,仍然要以农民为主13 参考文献[1]胡月婷.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01)[2]高娜.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5)[3]欧小蓉.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初探——以重庆欠发达地区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2)[4]陈铁铮.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来自258位农村老人的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2009(08)[5]贺聪志,叶敬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03)[6]申秋红,肖红波.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研究[J].南方农业.2010(02)[7]李春艳,贺聪志.农村留守老人的政府支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8]郭永芳,马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财政支持政策——基于安徽省阜阳市的调查结果分析[J].当代财经.2010(07)[9]孙喆.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问题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05)[10]张艳,孙科,庞笑萌.辽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09(12)[11]刘瑞东,李睿.朔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研究[J].山西农经.2010(02)[12]刘高宾,郑锦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0(S5)[13]王晓波.农村养老保障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苍山县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14]郭源.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分析——基于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和四川五省的调查[J].前沿.2011(09)[15]蒋淑玲.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衡阳市大步村为例[J].农业经济.2012(01)[16]张军.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挑战与出路[J].当代经济管理.2012(04)[17]银平均,黄文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其趋势[J].江西社会科学.2011(02)[18]高娜.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5)[19]银平均,黄文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其趋势[J].江西社会科学.2011(02)[20]罗建军.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中的政府责任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01)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