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ID:34337000

大小:3.33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3-05

上传者:U-56225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_第1页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_第2页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_第3页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_第4页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根据《中央民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管理办法》,我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均须向中央民族大学提交本人的学位论文纸质本及相应电子版。本人完全了解中央民族大学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的管理规定。中央民族大学拥有在《著作权法》规定范围内的学位论文使用权,即:(1)学位获得者必须按规定提交学位论文(包括纸质印刷本及电子版);(2)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等场所提供校内师生阅读等服务;(3)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中央民族大学向教育部指定单位提交公开的学位论文;(4)学位论文作者授权学校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及其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电子出版社提交规定范围的学位论文及其电子舨并收入相应学位论文数据库,通过其相关网站对外进行信息服务。同时本人保留在其他媒体发表论文的权利。本人承诺: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并已通过论文答辩;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纸质本论文的内容一致,如因不同造成不良后果由本人自负。本人同意遵守上述规定。(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埘;保密,口保密期限至月止)d名作者暨授权人签字:种齑,,20fz,年r月勺f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字:鸥.彳;甘A20B年岁月;,日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延长,与此同时,入类不可避免的进入到老龄化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也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伴随入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加剧,大量农村青壮年向城市流动,进而产生许多空巢老人无人赡养,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再加上农村入口向城市流动,导致更多的农村空巢老人的产生,他们的养老问题现已受到社会学者的广泛关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迫在眉睫。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巨大差别,这就使得农村“空巢家庭"老人较城镇“空巢家庭”老人在生活上面临更多的困难,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事关民生和整个农村地区和谐与稳定的大问题。研究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并据此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也关系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空巢老人的基本内涵,并对空巢老人进行了分类;其次总结概括了研究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所依据的理论;紧接着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现状,包括空巢老人的规模和成因,总结出农村养老保障在经济保障、生活照顾、精神慰藉方面的特征并对曲沃县的调研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然后对国外的三种养老模式进行了阐述,值得中国借鉴,并补充了国内一些典型地区的做法,最后提出要从政府、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自我方面完善农村的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体系。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Ⅱ ABSTRACTWith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ndtheimprovementofmescaltechnology,humanlifeisconstantlyextended,SOthe.humanbeingwillinevitablyentertheagingstage.Chinaisnowinaperiodofrapideconomicdevelopment,andisalsoinanimportantsocialtransitionperiod.Accompaniedbyanagingpopulationandincreasingurbanization,alargenumberofruralyoungpeopleflowintothecity,whichresultinginmanymoreemptynesterwithoutsupport,nowthenumberofChineseruralemptynesterisbecomingmoreandmore.Anagingpopulationcoupled砸t11therural-to-urbanmigration,resultinginmoreruralemptynester,nowtheirpensionproblemiswidelyconcernedbysociologists,settlementofsecurityproblemforoldemptynestersinruralisimminent.ThereisahugegapbetweenChineseurbanandrurallevelof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comeandthesocialsecuritysystem,itmeanstheruralemptynesterselderlywillfacemoredifficultiesinlifethantheurbanemptynesters.Theproblemofsupportingruralemptynesterbecomesamajorissueofpeople’Slivelihoodandtheharmonyandstabilityofruralareas.Studyingruralpensionproblemsofemptynestersandaccordinglyimprovingthequalityoflifefortheruralemptynesters,isnotonlyanimportantpartoftheconstructionofanewsocialistcountryside,butalsorelatedtotheconstructionofaharmonioussocietyinruralareas,SOithasavery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Thispaperfirstlyintroducesthebasicconnotationofemptynesters,andclusterstheemptynestersintosomeclassifications.Secondly,wesummarizetheresearchtheoryonemptynesterpensionsecurity.Then,we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oftheruralemptynesterpension,includingthemagnitudeandcausesofemptynestelderly.Wealsosummeduptheruralold-agesecuritycharacteristicsineconomicsupport,lifecareandspiritualcomfort,thesurveyⅡI resultOnquwocoutyisalsoanalyzed,Threeforeignpensionmodelisthendescribed,whichChinaCalllearnfrom,andaddedpracticeofsomedomestictypicalareas.Finally,wegivesomesuggestionsonhowtoimprovetheruralemptynesterpensionsystemfromthegovernment.KEYWORDS:rural;emptynest;old—agesecurityIV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目录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摘要..⋯⋯⋯⋯⋯⋯⋯⋯⋯⋯....⋯....⋯..⋯⋯....⋯⋯.....⋯⋯⋯IIABSTRACT⋯⋯⋯⋯⋯⋯⋯...⋯⋯⋯...⋯....⋯⋯.....⋯⋯.....⋯⋯....III目录⋯.⋯⋯...⋯⋯...CONTENTS...................⋯,......⋯⋯⋯.....⋯⋯⋯..⋯⋯..........⋯..Ⅵ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选题的背景.......⋯.......⋯⋯.....⋯⋯.....⋯⋯⋯........⋯⋯.11.1.2研究的意义⋯⋯⋯⋯.⋯......⋯......⋯..........⋯................21.2文献综述⋯⋯⋯⋯⋯⋯⋯⋯⋯⋯........⋯.............。⋯.⋯........21.3研究内容与方法..⋯..............⋯⋯⋯⋯⋯⋯⋯⋯⋯⋯⋯⋯⋯⋯..41.3.1研究思路与内容........⋯⋯.............................................41.3.2主要研究方法.................⋯.......⋯...⋯⋯⋯........⋯.....⋯5第二章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相关概述⋯⋯⋯..⋯⋯...............62.1空巢老人的界定.⋯.................⋯.........⋯.⋯⋯⋯.................62.1.1空巢老人的定义⋯.⋯⋯⋯.⋯⋯...⋯⋯.......⋯....................62.1.2空巢老人的分类...........⋯.⋯............⋯⋯⋯⋯⋯..........⋯.62.2空巢家庭与养老保障的界定⋯.⋯⋯⋯⋯⋯⋯⋯⋯⋯⋯⋯....⋯⋯.....62.2.1空巢家庭的界定.................⋯....⋯..⋯⋯⋯⋯..⋯⋯⋯...⋯.62.2.2养老保障的界定..⋯.⋯..⋯.⋯...........⋯⋯⋯⋯⋯⋯⋯⋯⋯⋯72.3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理论依据................⋯⋯......⋯....................72.3.1老年学理论⋯⋯⋯⋯⋯⋯⋯⋯⋯⋯.⋯...........⋯...............72.3.2社会支持理论..........................⋯.......,................,,,.....72.3.3养老保障理论⋯⋯⋯⋯⋯⋯⋯⋯..⋯................................82.4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要类型⋯⋯⋯⋯⋯⋯⋯⋯⋯⋯⋯⋯⋯⋯⋯⋯⋯82.4.1家庭养老...................⋯⋯⋯⋯⋯⋯⋯⋯⋯⋯⋯⋯⋯⋯⋯.8V 2.4.2机构养老⋯⋯⋯⋯⋯⋯⋯2.4.3社会养老......⋯..................................,...9.........................102.4.4自我养老⋯⋯⋯⋯................⋯.⋯.⋯............⋯..⋯⋯..10第三章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现状分析......⋯....⋯⋯⋯⋯.......⋯...123.1我国农村空巢老人规模..................⋯⋯⋯⋯⋯⋯⋯⋯⋯⋯⋯⋯..123.2空巢老人的成因分析⋯⋯....................⋯..........⋯⋯.⋯...⋯...123.2.1人口老龄化提高了老年人口比重⋯⋯⋯⋯⋯⋯.⋯.........⋯...⋯....123.2.2计划生育减少了家庭子女个数⋯.....⋯⋯⋯⋯⋯⋯⋯⋯⋯⋯⋯⋯..133.2.3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133.2.4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差异⋯⋯..............⋯.⋯⋯⋯..⋯⋯⋯⋯⋯..133.3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的基本内容⋯⋯....⋯⋯⋯......⋯⋯.⋯.⋯⋯..143.3.1经济保障方面.⋯............⋯.....⋯.⋯⋯⋯⋯⋯⋯⋯⋯⋯⋯..143.3.2生活照顾方面⋯........⋯..............⋯⋯⋯......⋯⋯...⋯⋯..143.3.3精神慰藉方面.⋯⋯⋯⋯⋯⋯⋯⋯...⋯...⋯.................⋯...14第四章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调查分析一以曲沃县为例....⋯.⋯...⋯⋯⋯⋯..164.1曲沃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调查与实施......⋯.⋯........⋯⋯⋯⋯⋯..164.2曲沃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与养老保障问题...⋯⋯..⋯⋯⋯.⋯...⋯....184.2.1农村空巢老人经济负担重..................⋯⋯...⋯⋯⋯⋯⋯⋯⋯..184.2.2日常生活照料缺位现象日趋增多⋯⋯⋯⋯⋯...⋯....⋯...⋯⋯⋯⋯.194.2.3普遍缺乏精神慰藉⋯⋯⋯.....⋯,.....⋯....⋯....⋯,,.⋯⋯⋯⋯.204.2.4精神文化生活匮乏⋯⋯⋯⋯⋯⋯⋯...⋯⋯......⋯...⋯......⋯..214.2.5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障..................⋯⋯⋯⋯⋯⋯...⋯...⋯⋯.214.3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出现的原因剖析.....⋯.....⋯.....⋯.⋯,..⋯⋯.224.3.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的拉大...⋯⋯⋯⋯⋯.....⋯.⋯..⋯⋯..224.3.2人口老龄化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234.3.3进城务工人员优惠政策⋯.............⋯,⋯⋯..⋯,⋯⋯⋯⋯⋯⋯..234.3.4农村年轻一代价值观的变化⋯.⋯⋯.............⋯...⋯........⋯⋯..23第五章国内外养老模式借鉴与启示...⋯⋯.⋯.⋯⋯⋯.⋯⋯..⋯.⋯..⋯.⋯⋯.245.1国外空巢养老模式.⋯.......⋯⋯⋯⋯⋯⋯...⋯..⋯...⋯...⋯.⋯⋯.245.1.1社区养老模式.⋯.........,⋯..⋯⋯⋯⋯⋯。.⋯.。..⋯.⋯..⋯⋯..245.1.2家庭养老模式.⋯⋯.⋯⋯..⋯.....⋯⋯⋯⋯⋯.⋯⋯⋯⋯⋯⋯..255.1.3就地养老模式⋯.⋯⋯...⋯..⋯..⋯.,..⋯..⋯⋯⋯⋯⋯⋯⋯....25VI 5.2国内典型地区养老模式⋯⋯⋯............⋯...........⋯.⋯.5.3国内外养老模式的启示....⋯..............⋯.⋯.......⋯⋯..第六章完善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对策.......⋯.............⋯⋯6.1发展农村经济是根本....,⋯.........⋯...⋯........⋯...⋯..6.2加大政府支持和保障力度.⋯.......⋯⋯..⋯..............⋯..6.2.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6.2.2建立农村社区养老保障体系⋯..........⋯.⋯.......⋯⋯..6.2.3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6.3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内容需完善⋯⋯⋯⋯⋯⋯.......⋯...6.4个人方面..⋯⋯.....⋯⋯⋯.⋯⋯⋯⋯⋯⋯⋯⋯...⋯..6.4.1提高家庭养老能力和子女的家庭养老意识.⋯⋯...⋯⋯..⋯..6.4.2提高老年人的自我养老意识,加强老人自身适应性.........⋯⋯第七章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附录.......⋯...............⋯⋯Ⅶ拍打勰纽约钉s{sj∞斟∞盯∞引●,● CONTENTSThesiscopyrightuseauthorization...............,..................................Thesisoriginalitystatement.............................................,,...ABSTRACT(Chinese)......CONTENTS(Chinese).......................,........CONTENTS(English)..........,..,.........,........Chapter1Introduction.......................................................................................I1.I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1.1.1topicsofthebackground1.1,2Thesignificanceofthestudy...1.2LiteratureReview..1.3ScopeandMethodology..............1.3.1researchideas.....1.3.2Themainresearchmethod.........⋯⋯..............⋯......Chapter2emptynestersOldAgeSecurityOverview.....................2.1Theemptynestersbasicconnotation2.I.Iemptynestersdefinition..,.2.1.2emptynestersclassification2.2Theemptynestersdefined..,2.3ofold—agesecuritydcfmed2.4emptynestersold-agesecuritytheoreticalbasis...........................2.4.1TheelderlyTheory................................⋯.⋯⋯⋯.⋯.72.4.2Thetheoryofsocialsupport...........⋯⋯⋯.⋯⋯⋯⋯⋯.................................8ⅦI46●‘● 2.4,3old—agesecuritytheory....,...................2.5Theruralemptynesterspensionmaintypes2.5.1familiespension...2.5.2Cmmunitypension...........................................................92.5.3socialpension................................2.5.4personalpensionmode..Chapter3AnalysisofRuralemptynestersold—agesecurity⋯⋯⋯⋯⋯⋯⋯⋯⋯⋯⋯⋯⋯⋯⋯..123.1Ruralemp哆nestersscale⋯⋯⋯⋯..,3.2TheemptynestersCausesof⋯⋯⋯⋯⋯⋯⋯⋯⋯⋯⋯⋯⋯⋯⋯⋯⋯⋯⋯⋯⋯⋯⋯⋯123.2.1allagingpopulationincreasedtheproportionoftheelderlypopulation⋯⋯⋯⋯⋯⋯⋯⋯123.2.2familyplanningtoreducethenumberofchildrenofthefamily⋯⋯⋯⋯⋯⋯⋯⋯⋯⋯.133.2,3urbanizationacceleratetheprocessofthetransferofrurallabor⋯⋯⋯⋯⋯⋯⋯⋯⋯⋯.133.2.4twogenerationsideasdifference3.3ruralold—agesecurityforemptynesterscharacteristics...3.3.1EconomicSecurity.3.3.2lifecare...........,,..,......⋯3.3.3solace.........⋯...⋯,......⋯⋯Chapter4Ruralemptynestersold··agesecurity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theproblem-—TaketheQuwoCountyforexample.164.1TheQuwoCountyruralold—agesecurityofemptynestersinVestigationandimplementation........................4.2QuwoCountyrurallifesituationofemptynestersandold·agesecurity4.2.1Ruralemptynesterseconomicburden4.2.2poorlivingconditions,dailycaretheabsenceofthephenomenonofthegrowingnumber4.2.3agenerallackofmental,spiritualsolace.....⋯⋯⋯⋯⋯⋯19⋯⋯⋯⋯⋯⋯.204.2.4lackofculturallife.spirituallifeismonotonous⋯⋯⋯⋯⋯⋯⋯⋯⋯⋯⋯⋯⋯⋯..21IX4MH68j 4.2.5rightsarenotprotecteA,andeasytoaggrieved⋯⋯⋯⋯⋯⋯⋯⋯⋯⋯⋯⋯⋯⋯⋯⋯224.3ThinkingonQuwoCountyemptynestersold—agesecurity⋯⋯⋯⋯⋯⋯⋯⋯⋯⋯⋯⋯⋯⋯224.4Ruralemptynestersold—agesecurityproblemsCauseAnalysis..⋯234.4.1oftheacceleratedprocessofurbanization,thewideningofthegapbetweenurbanandrurala∞∞................,.⋯⋯234.4.2Theagingofthepopulationandtheimpactofthenationalfamilyplanningpolicy⋯⋯⋯⋯⋯⋯⋯..⋯⋯⋯⋯⋯⋯⋯⋯⋯⋯⋯⋯⋯⋯⋯...⋯⋯⋯⋯⋯⋯234.4.3migrantpreferentialpolicies............4.4.4ChangesinthevaluesoftheyoungergenerationinruralareasChapter5domesticandforeignpensionmodelandInspiration5.1offoreignemptynestpensionmodel24255.1.1Communitypensionmodel⋯⋯⋯⋯⋯⋯⋯⋯⋯⋯⋯⋯⋯⋯⋯⋯⋯⋯⋯⋯⋯⋯..255.1.2Familypensionmodel⋯⋯⋯⋯⋯⋯⋯⋯⋯⋯⋯⋯⋯.⋯⋯⋯⋯⋯⋯.⋯⋯⋯⋯..265.1.3aginginplacemodel...........................................................................265.2thetypicalpensionmodelin⋯⋯⋯⋯⋯⋯⋯⋯⋯⋯⋯⋯⋯⋯⋯⋯⋯⋯⋯⋯⋯⋯⋯⋯275.3domesticandforeignpensionmodeRevelationChapter6ImprovingtheRuralemptynestersold—agesecuritycomltenneasures6+1topromote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theruraleconomy6.2increasegovemmentsupporteffortstoimprovetheruralsocialsecuritysystem⋯28.⋯29.⋯306.2.1improvetheruralbasicpensionsystem⋯⋯⋯⋯⋯⋯⋯⋯⋯⋯⋯⋯⋯⋯⋯⋯⋯⋯306.2.2Toimprovethenewruralcooperativemedicalcaresystemandmedicalassistancesy’stem.........................................................+............................:jI6.3old—agesecuritysystem,theestablishmentofruralcommunitiesandthedevelopmentofcommunityC硼℃⋯..⋯⋯⋯⋯...............................,........⋯⋯⋯⋯⋯⋯⋯326.4formulateandimproverelevantlawsandregulaIions,andsafeguardthelegitimaterightsandinterestsofemptynesters336.5highlycoueeruedaboutthespiritualandculturallifeoftheruralemptynestersandentertainmentactivities....,..............++....+........X33 6.6toimprovethefamilypensioncapacityandchildrenawarenessoffamilypension......................6.6.Iabilitytoimprovethefamilypension....,...34342improvetheEmptyNestFamilypensionawarenessofthechildofthefamily⋯⋯⋯⋯⋯346。7improveolderpeople’sscnseofself—pension,enhanceelderlypeople’SownadaptabilityChapter7Conclusions............................Bibiography......,...................................................................................35Letterofthanks.,.............................................⋯⋯.36⋯⋯⋯⋯⋯⋯⋯⋯..38Directoryofpublishedacademicpapersduringtheperiodofgraduateschool⋯⋯⋯⋯⋯⋯⋯⋯⋯⋯42Appendix........XI43 1.1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一章绪论1.1.1选题的背景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老龄人口占世界老龄人口的21%左右,而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农村的空巢老人的数量曰益增多。2000年11月l目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999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1.3亿,占社会总人口的10.33%;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u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中国老龄化人口数量将达到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就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我国近1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增加了将近两倍,已超过2,000万。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的人口总数一直居高不下,而且仍在不断增长,除此之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快,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在国内人口总数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加大。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不难预测,人口老龄化现象将会更加严重,并且会带来一连串的负面影响,老龄化现象必须受到重视。我国要在20世纪中叶初步实现现代化,即城市化要达到70%,按照预测,城市化要以每年0.78%到o.98%的速度增长,根据人口迁移学理论,肯定是农村中的青壮年要往城市转移,而留下老年人独守农村。②随着在异地工作的年轻人的比例日益增加,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大都依赖自身家庭,同时由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更值得我们关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伴随着各种附属品的产生,其中之一就是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如果这一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必然会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制约和阻碍。所以,深入研究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是当务之急。。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人13普查资料。@肖方娅:《转型条件下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研究》,西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l 1.1.2研究的意义二十一世纪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坚定不移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我国社会的城市化步伐也在悄然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剩下了好多孤单老人独守空巢。结合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传统家庭观念变化所带来的核心家庭的出现等一系列因素,老龄化问题在农村显得尤其突出。我国的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加之我国农村人口居多,农村老人的空巢现象大大超过了城镇,大量农村老人无入赡养。当老龄化遭遇空巢时,空巢问题便凸现出来,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便成为众学者关注的焦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巨大差别,这就使得农村“空巢家庭”老人较城镇“空巢家庭”老人在生活上面临更多的困难,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事关民生和整个农村地区和谐与稳定的大问题。研究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并据此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也关系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通过文献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调查研究方法,多方调查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并通过综合分析,重点研究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及情感支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内容及问题,最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让他们在劳苦了大半生之后真正过上幸福生活而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探索农村养老保障的可行性路径,推进我国农村健康老龄化,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1.2文献综述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目益突出,许多学者纷纷加入到研究者行列,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老龄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近些年来,随着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涌现了许多这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献。以下选取几个主要方面,对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查阅、梳理和总结,现综述如下:关于老年空巢家庭的研究,国外研究成果相对丰富,相关的文献可以参阅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署人口部2005年报告《世界老年人居住方式》(UnitedNations,2005)。国内学者对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农村空2 巢老人养老问题是一个新问题,还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因为我们城乡二元制结构亟待破解,我们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亟待完善,我们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亟待系统化。尽管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农村的深刻变革,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一定会得到逐步解决。关于空巢家庭产生原因研究。黄润龙(2009)认为形成空巢老人家庭的原因有:(1)生育率下降:(2)离婚率上升:(3)年轻人独立性意识增强:(4)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龚文君(2012)认为我国农村空巢家庭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1)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2)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3)农村老龄人口的高龄化。关于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现实意义方面。付睿和符前进(2009)在《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的现实意义》从关爱农村空巢老人有利于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的现实意义。我们发现在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对这些压力如果不加以认真思考和解决的话,必然会影响居家养老工作的开展。我认为对年迈老人的照顾主要包括提供物质帮助、生活照顾、精神慰藉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真正解决老年人的需求,进而坦然面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这一棘手问题。赖建峰(2010)在《关于我国空巢老人农村养老探讨》中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农村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由于其经济水平低下和社会保障的缺失,使其更具脆弱性。其主要从劳动和经济负担、生活和疾病照顾等方面来反映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诸多困境。李光连(2011)在《关爱空巢老人,构建多种养老模式》中认为如何关爱他们创建文明和谐社会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建立老龄意识;弘扬孝亲文化,宣扬公德精神,营造尊老敬老风尚,同时构建推广多种养老服务模式。关于空巢老人生活困境研究。黄润龙(2009)认为,在农村“三农”问题未解决的形势下,向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对于子女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农村家庭的供养资源正在减少,供养能力下降,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空巢家庭也将成为乡村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农村部分空巢老人生活较困难。很多经济薄弱的乡村连低保金都无法保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体系十分脆弱,有的老人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未能解决基本温饱问题。(2)大多数空巢老人医疗无保障。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尚不完善,缺医少药,医药费即使能报销,报销数量极低。少数发达地区虽已实行了大病住院医疗保险,为病患者解决了难题,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村老人口常的看病、吃药费用问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是贫病交加。(3) 空巢老人对生活照料十分忧虑。目前,空巢老人生活能自理的占90%,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占10%,内有0.4%需照料而无人照料。随着人口高龄化,这些数字将迅速上升,但总有一天老人将会失去自我照料能力,老人更忧虑发生意外无人知晓。关于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对策研究。黄润龙(2009)在认真分析了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之后认为,空巢家庭本身对社会没有任何危害,但针对空巢老人的服务应该跟上:(1)要高度重视空巢家庭发展趋势;(2)要加快完善养老、医疗保障机制;(3)要以人为本,多形式、多层次地发展老年服务事业。空巢老人逐年增多,生活照料问题将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此要发挥老年人互助作用,对身患疾病、缺乏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开展入户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好老年护理院,以解决病残、空巢老人需要生活照料的实际困难,在社区开办老人日托所、聊天所,建立社区婚姻服务机构,要为空巢、独居老人再婚牵线搭桥,营造欢乐之家,使之过上安详健康的晚年生活。龚文君(2012)认为化解农村空巢老人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的诸多困难,将会涉及到国家、社会、集体、个人多方面的因素。为此,应当未雨绸缪,将其放在社会保障和社会老龄工作的范围内进行综合考虑和安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农村养老的社会化;(2)加强农村社区引导,发挥社区为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的作用;(3)大力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增强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充他们的社交领域,鼓励老人积极参与户外社会活动。通过对上述一些文献的回顾和归纳整理,笔者发现,已有的与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相关的研究较多涉及到了社会学、社会保障学、文化人类学、人口学、老年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及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些不同的学科从多角度、多维度地对空巢家庭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积累了大量的宝贵文献资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该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同时,西方治理理论在现代日渐盛行的今天,多中心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很少涉及,因此,从治理理论视角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将会是一种积极的尝试。1.3研究内容与方法1.3.1研究思路与内容本文从农村空巢老人的概念和理论依据入手,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空巢老人的规模以及形成原因。针对对曲沃县的实地调查,总结出养老保障在经济保障、生活照顾、精神慰藉方面的特点。并借鉴国外各种养老保障的实践经4 验,总结出完善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对策。1.3.2主要研究方法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1)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中国期干0网及互联网等各种渠道搜集及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一些专著、学位论文和研究论文等文献资料,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相关书籍、调查报告、媒体新闻报道的搜集,为本文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同时,在参考借鉴与归纳整理其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本文的理论体系。(2)案例分析法。为更好的论证本文所提出的论点,本文以曲沃县为具体研究案例,通过对曲沃县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情况的调查分析和总结,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后文对策的提出提供一些实证案例支持和解决思路。同时,笔者在撰写的过程中注重结合大量的具体案例,使文章更加充实,论证更加充分。(3)问卷调查法。为了更加深入、全面掌握盐沃县情况,笔者特别设计和开展了一次《瞳沃县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调查问卷》,对其现实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为案例分析的深入分析提供了真实、具体的论据。(4)综合研究方法。本文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研究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这一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相关概述2.1空巢老人的界定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巢老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老龄问题之一。研究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空巢老人的基本内涵。2.1.1空巢老人的定义一般而言,空巢老人是指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无子女或者子女离家后身边没有人照顾的老年人。①2.1.2空巢老人的分类农村空巢老人按照其意愿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类,被迫型空巢老人。这一类型空巢老人既包括无子女或亲属的老人,也包括有子女但是子女不愿意赡养老人的情况,这类空巢老人物质保障水平低,精神保障以及生活照料等方面也都是比较差的。第二类,自愿型空巢老人。自愿型空巢老人多数有配偶,他们的身体健康,生活上可以自理,认为单独居住更方便一些,可以无所拘束,也可以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代沟矛盾,逢年过节的时候,子女可以回家团聚,这样子女与父母之间就会显得更加和谐。但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自愿型空巢老人也不愿意子女的住所离自己太远,希望可以常见面,互相给予帮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碗汤的距离”。第三类,无奈型空巢老人。老人希望能与子女~起生活,但子女因生活工作原因必须外出打工或经常离家,从而老人只能独留家中。圆2.2空巢家庭与养老保障的界定2.2.1空巢家庭的界定空巢家庭一般指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家庭,即由60周岁以上的老年夫妻二人组成的家庭。空巢家庭不仅包括子女独立居住谋生,只剩老年人独自居住的家庭,也包括。田雪原:《人口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页。。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人口研究》2006年第6期。6 无子女家庭。∞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农村空巢家庭不仅不再是个别现象,而且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农村分居之风日盛,空巢老人逐渐增多:空巢家庭的主体年轻化,空巢期相应延长;低龄、高龄两代老人同守空巢。②2.2.2养老保障的界定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养老保障(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2.3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理论依据空巢老人的理论基础是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在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问题上,本文所借鉴的理论包括老年学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养老保障理论。2.3.1老年学理论传统老年学中的解约理论认为,年老化就是老年人悄然退出或者不再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此理论将老年人视为社会的负担,为了保持社会均衡,就需要替换那些老年人,使老年人失去了工作机会,所以会引起他们的意志消沉。老年学理论中的活动理论认为,即使老年人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但是适当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他们保持一种幸福感。现代人口老龄化研究将老年人视为资源和财富,认为老龄化可以同社会协调发展。主要的理论有健康的老龄化理论、积极的老龄化理论和融入理论。这三种理论认为老年人应保持~个健康的水平,积极应对晚年生活,并融入社会,摆脱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努力调整生活方式。根据老年学理论,对于空巢老人来说,传统观点和现代观点的分歧在于应该让老年入退出社会颐养天年还是让老年入融入社会,提升自身生活质量,并可能为社会创造价值。2.3.2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是指由社区、社会网络等提供的感知或实际性的支持,通过与一些人之间。梁鸿,赵德余:《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8月。@王银秀:《关注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2期。@邓大松,刘昌平:《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7 的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能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和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社会网络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一种是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服务工作为正式的社会网络,服务的对象通常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首先要对其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评估,其次在评估的基础上使社会支持网络在预防、治疗和恢复三个方面切实发挥功能。根据上述理论,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首先由政府和社会提供基本的社会救助网络,其次由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和更高层次的经济保障和悉心照顾,最后由空巢老人自身所组成的社会交际圈和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支持网络。2.3.3养老保障理论养老保障包括物质供给、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包括老人的养老保险和服务保障两个方面。根据新农保的要求,要以保障基本养老需求为目标,低水平起步,坚持政府主导,不能运用行政手段强制农民参保,要用制度的优越性去吸引农民自愿参保。另外,由于“养儿防老”情结的挥之不去、对亲缘与地缘文化环境的依赖和依恋,使居家养老仍然成为养老首选。于是,社区养老应运而生。它不改变老人居住地,保证老人在故土环境和熟人社会中养老。这种灵活而人性化的服务不仅为老年人生活提供较为轻松自在的自我设计空间而且也为老年人营造社会活动氛围,扩大社会交往圈子,增加新的生活内容。当然这种社区养老目前还不普遍,只在一些城市或经济发达的农村才有,现阶段中国农村的养老保障主要还是由子女对老人实行照料。2.4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要类型2.4.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庭或家族成员对上一辈老人提供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活安排的养老方式。这实际上是以个人终生劳动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适合那些不愿意脱离家庭、子女以及周围熟悉环境的老年人,当其家庭成员具有比较充足的经济、充裕的时间、精力和照顾意愿等条件时,家庭养老是最佳的选择。中华五千年文明,尊老敬老向来都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子女赡养父母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是天经地义、深入人心。家庭养老对于老年人的经济赡养、日常生活照料、生病护理等非常必要,而且家庭养老更有利于老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交流感情、享受天伦之乐的精神慰藉。同时,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8 了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在我国“养儿防老”,一直以来家庭都是充当赡养和照顾老人的主体,但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日趋严重以及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们的家庭结构也在发生一些变化,使得原本依靠家庭来照顾老人的传统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明显。进而表现在空巢家庭的出现,老年人的生活照顾缺乏,精神慰藉状况每况愈下等。现阶段在广大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方式由于不能很快的与当地实际情况接轨,仍然只是在~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适用,覆盖范围很小。由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以及老年入晚年的情感归宿等因素,家庭养老依然是我们不可缺失的养老方式,而且还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2.4.2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模式是指以商业养老院为主要的养老场所,由家庭或个人承担一定的养老赡养费用,统一接受商业机构的养老服务。在乡镇或乡村,由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集体发起的对一定范围内的老年人进行集体赡养。农村地区的社区养老模式具体实旖是集中式的养老,老年人统一生活在养老场所,养老机构对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养老服务。即为养老院、敬老院模式,集体供养、老人们共同居住生活。机构养老模式具有其有利的方面,但是需要巨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持后盾。就我国目前而言,机构养老的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机构较少,设旌过于简单。尤其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而言,机构养老的可行性就更低了,主要有下面两个原因:第一、物质条件达不到机构养老的要求,机构养老是要依靠有强大经济基础的集体或机构进行支撑,据我国的社会发展条件而言,国家无法提供如此巨大的资金来投资机构养老设施,更无法在经济条件较落后的农村推广。第二、老年人思想保守。一提到养老院、敬老院很大一部分人就会认为这是正对孤寡老人为对象的服务机构。又由于如今的养老院设施并不完善,护理水平不佳很多老年人对其有抵制思想。老年人的恋家情结比较严重,不愿意离开相对熟悉的生活环境,认为养老院缺乏家的感觉,不愿意居住,很多子女认为养老院是孤寡老人生活的地方,也不愿意将家中的老年人送去居住。所以有此可见,机构养老一方面需要经济条件的支撑,服务机构在质量数量上都有局限性,推广度较小,另一方面,老年人或子女对养老院的认识偏见造成了思想观念上的抵制。9 2.4.3社会养老社会养老模式是指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内,由家庭以外的国家、社会、集体作为赡养主体,对老年人提供养老资源与服务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在我国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养老的兴办主体是国家、集体,这对减轻农村家庭子女的负担起到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很多家庭的经济水平有一定的限制,不具备独自担负起赡养老人的物质基础,由国家、社会提供一方面的经济支持,对贫困家庭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支持。社会养老的对象比较广泛,为一些没有家庭依靠的孤寡老人提供了养老支持,对农村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家庭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通过国家制度的安排,解决了不少贫困老年人家庭养老的后顾之忧。对于改变农村地区“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观念也有所帮助。农村养老模式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条件而言。在农村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是具有现实困难的。首先,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刚刚起步,涉及地区范围小,保障对象少,基础设施欠缺,制度不健全,主要是不具备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社会养老的推广条件。其次,由于我国农村老年入口多几种在农村地区,基数大、增长快,在将来的一、二十以内会养老很难取得长足的发展,单纯的依靠社会养老供给难以满足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最后,农村的社会养老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其覆盖面积和覆盖的量都比较有限,农村现行的社会养老方式都是提供给少部分的特殊困难家庭,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的部分老年人,而不是面向整个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由此看来,我国在农村发展社会养老体制还需要国家在经济供给、政府规划、法律体制方面提供大力支持。2.4.4自我养老自我养老即老年人自我个人养老,是指由老年入自己储备养老资源进行自我养老的一种方式,自我养老储备资源主要包括经济储备、健康储备、情感储备这三个方面。在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里,父母靠子女养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承几千年的美德。但现在越来多的老年人已经不再依靠.子女的物质后盾作为养老支出,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大部分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具有自己的工作,可以为自己储备养老资金,当他们年老的时候,退休单位也会以退休金的方式每月给老年人提供一定的经10 济收入。老年人需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因为自我养老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健康储备,只有当老年人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时,才能为自己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包括日常起居、饮食、家务等各方面的生活琐事。老年人具有独立生活、养老的能力能有效的缓解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家庭和睦有很大的帮助。虽然农村空巢老人逐渐趋向于自我养老或不得不具备某些自我养老的能力,但是这只是针对那些具有独立经济来源、身体素质较好、生活可以自理的老年人。一方面,与城市地区的空巢老年人不同,农村空巢老人一直以农业生产为生活来源方式,没有退休金,没有福利保险等。他们的经济收入不稳定,吃、穿、用、行都依靠劳动所得,活到老就需要劳动到老,否则就会失去经济来源,然而随着老年人岁数逐渐增大,身体条件的弱化,没有了劳动收入就保证不了基本生活。另一方面,自我养老决定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必须依靠自己,让那些年龄偏大、行动困难或患有疾病的老年人面临困境。自我养老对老年入的精神、情感具有很大冲击,老年人儿女、孙辈不在身边让老人得不到精神慰藉,常常产生空虚、孤寂的感觉,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值得担忧。由此可见,自我养老对老年人的各方而独立性要求都很高,对于大部分老人而言完全的自我养老方式是很难做到的,一部分老年人拥有自我养老的某些能力,但是很难做到完全的独立。所以纯粹的自我养老模式最终还是要与家庭养老等方式穿插应用。 第三章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现状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空巢老人增多的趋势不可逆转。本文对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规模、成因和养老保障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并对曲沃县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3.1我国农村空巢老人规模从老年人口规模看,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是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从老龄化速度看,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高峰,年均增力n860万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N2.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2021.2035年,中国将出现第二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年均将增加1,100多万人。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2000年中国老龄人口比重与世界平均数相同,均为10%左右,2010年我国上升3.3个百分点,而世界平均数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预计未来40年,世界老龄人口比重将上升10.8个百分点,而我国将上升21个百分点。w3.2空巢老人的需求分析与分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几种。3.2.1人口老龄化提高了老年人口比重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入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从2001年N2100年这一百年间,人口老龄化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第二阶段:从2021年N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第三阶段:从2051年N2100毋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12 年进入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不可避免。3.2.2计划生育减少了家庭子女个数随着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的新生儿出生率得到限制,60%的农村夫妇只生育~个孩子,农村人口的规模得到控制。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逐渐进入老年,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模式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空巢老人将越来越多。当这些独生子女离开家庭,他们的父母逐渐进入老年期,并将可能在空巢家庭中生活更长的时间。空巢阶段的计算公式:空巢期=寿命一最小子女出生时的年龄一最后一个子女离家时子女的年龄。假定老人的寿命为75岁,当他们生育最后一个子女时的年龄为30岁,当最后一个子女(但不一定是最小的)18岁离开家,那么空巢期=75-30--18=27(年)。计划生育减少了子女个数,在独生子女家庭,生育子女的年龄可能小于30岁,这就造成了空巢期会持续更长的时间。3.2.3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20世纪70年代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成为生产单位,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保障体系解体,除了那些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凭借自己的劳动自愿成为空巢老人之外,大多数的空巢老人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所造成的。同时由于身份制和户籍制的松动,人口流动变得很容易,农村劳动力就业更自由,最终使青年外出打工并留在城市成为了现实,于是农村空巢老人的比例越来越多。3.2.4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差异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己经逐渐被人淡忘,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代际间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所引发的家庭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有些老人希望年老后有个自由、方便的生活空间,自愿与子女分开居住,更多的是~些年轻人追求生活和精神的独立、自由,不愿意与老人生活在一起,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空巢老人。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高校的扩招,子女在外地求学。另外,社会的发展和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冲击着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市场经济导致一些人把利益作为首要目标,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念盛行,同时由于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中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所以把赡养老人作为一种累赘而不去赡养老人。@。张宏伟:《关于中国农村留守空巢老人的社会养老保险三支柱模式探究》,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园焦娜娜:《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第1期。13 3.3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的基本内容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既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老人在经济、生理、心理上都比较脆弱,随着子女外出求学或就业,就会出现“空巢家庭”,家庭的养老功能也会随着弱化,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随着空巢老人队伍的不断扩大,他们的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3。3.1经济保障方面在城市中,老年人大都有退休金,在经济上基本有自我支持的能力。在夫妻都有养老金的家庭中,生活水平相对较好,经济上也有保障。但是也存在一部分“一老养两老”的情况,即只有一方有退休金,而子女没有经济供给,老人的生活就比较困难。但是在农村,空巢老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来源于子女的供给,传统的家庭养老依然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一旦子女无能力或者不赡养老人,他们的生活就得不到保障。此外,老人非常担心生病问题,尤其是大病造成的巨额的医疗费用使得老入难以承受这部分支出,这势必会拖垮家庭,降低生活水平。与农村非空巢老人的经济水平和城市空巢老人的经济水平相比,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另外对于那些无子女而且丧偶的老人而言,虽然有政府的社会救助,但是生活还是十分困难u。3.3.2生活照顾方面据调查研究显示,生活照顾也成为空巢老人的一大困难。通常身体健康,年龄不大的老人具有自我照顾的能力,一般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不好的老人的生活就会需要照顾,他们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也会存在困难,如买菜、做饭、洗衣等。农村老人的生活照顾者主要是配偶和子女,但是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照顾缺位”的现象普遍,对于独居的老人,只能是自求多福了。据一项专题调查表明,一般农村家庭的老年人,有半数以上依靠子女进行生活照顾,而对空巢老人来讲,子女照顾的比例仅为17.8%。留3.3.3精神慰藉方面一方面,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需要物质上的照料,还需要精神和情感的支持。老人离开自己的岗位后,闲暇的时间增多,对精神的情感的需求会明显增多。在精神慰藉方面,配偶、子女和第三代占据主要作用,但是年轻人更多的用物质体现对老人的关爱而忽略老人的精神需求。由于不能经常与子女保持联系,空巢老人常常会感到。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哪.CSSH,cn/news/139319.htmlo陈玉光:《农村“空巢家庭”老人面临的困境及其改善》,《新视野》2009年第1期。14 孤独、寂寞,长久的处于一种单一的生活状态;这种无人问津的单调的生活,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厌倦情绪;另一方面,由于空巢老人一辈子生活在封闭的农村中,会与其走出农村的子女产生一定的代沟,没有共同话题,从而造成两代人精神疏远。这两方面都促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空巢危机,陷入“空巢综合症”之中。与农村空巢老人相比,城市空巢老人的文化素质比较高,可以通过书、报等开阔视野,培养积极的心理情绪,在城市中,由于经济水平比较高,电视、电话、广播等普遍存在,可供娱乐的场所也比较多,丰富了老人的娱乐活动,我们还可以看到,城市中的有些老人会选择养植物或是宠物的娱乐方式,身体条件好的老人则会选择外出旅游。加上城市交通便捷,通讯工具的普及,子女看望老人比较方便,也方便了老人与子女之问的问候。在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却截然相反,令人堪忧。很多老人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电视对于某些贫困地区来说也是奢侈品,由于子女外出打工,所以老人还要下地干活,回到家自己做饭然后就休息。对于有配偶的老人来说双方还可以相互扶持,精神上能够得到些许安慰,但是很多孤寡老人家里真的是静的连掉根针都能听得见。子女长期在外面打工,回家探望也不是常有的事,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不容乐观。 第四章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调查分析一以曲沃县为例4.1曲沃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调查与实施曲沃县是山西省临汾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为古时晋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大量的地下文物。曲沃乃“天府雄风、三晋重地”。历史上曾是“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的古晋国之都,是个宜农宜工、特产丰富的农业县。交通方便,四通八达。全县辖11个乡镇、156个行政村,总人1321万,总面积43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12千公顷。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土壤肥沃,宜植麦棉。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现状,对本文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帮助,本人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这一地区的农村单户居住的空巢老人和养老院中的老人进行了调查,并把老人在经济供给、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归类整理,更好地了解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此次调查活动总共发放了100份闯卷,其中养老院中的孤寡老人57名,单独居住的老人43名。最后调查问卷全部收回,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问卷的数量虽然不多,但都是有效的,而且笔者选取的这100个人比较有代表性,能够说明一些问题。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表l。表1调查样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男女60.6565.7070.7575岁文小初高中大专以上1}学中{≮专及以上目人数4456352620195950171311所占比44%56%35%26%20%19%9%50%17%13%11%例(%)从调查样本基本情况看,农村空巢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教育程度中文盲和小学占一半以上,这说明农村老人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考虑到老人生活的年代,这种情况也就很好解释了。分年龄看,随着年龄增长,由于身体生理机能的下降和突发疾病概率的增加,空巢老人的绝对数量和比例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老人的年龄在增加,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16 根据调查问卷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媸础沃县农村中子女不在身边的比例高达81%,农村空巢老人的规模已经非常大,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下表2。表2曲沃县农村中子女是否在身边数据统计从被调查者的健康状况来看,健康状况较好,不需要照顾的约为15%;健康状况一般或较差的照顾者主要为配偶、子女或其他亲属。由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水平比较低,保姆/d,时工和养老机构在农村并未发挥作用。所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利用制度的优越性去吸引他们,这样能起到更好的帮助。根据资金的来源,养老方式可以划分为自我养老、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会养老。自我养老完全依靠自己的储蓄和能力,经济来源于退休金或劳动收入;家庭养老依靠家庭成员,资金主要来源于子女供给;社会养老是有社会提供各种社会救助、养老保险等,资金来源于社会。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在养老过程中主要选择哪种方式?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农村空巢老人中70%的老人没有参加养老保险,这说明以养老保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养老方式还没有全面覆盖到农村,但是其中有65%的空巢老人表示愿意参加养老保险(见表3),从中也可以看到养老保险在农村的实行具有可行性。在农村普遍存在的养老方式还是家庭养老,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农村根深蒂固,在我国现阶段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同时,与城市不同的是,因为农村人大多拥有土地,所以一部分身体健康的老人会选择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来养老。对于那些特别贫困的老人,像是“五保户”,主要依靠政府的社会救助来满足最低的物质需求。表3农村空巢老人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17 4.2曲沃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与养老保障问题4.2.1农村空巢老人经济负担重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多数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都是靠自己劳动和子女孝敬,从图1可以看出,我们调查的100人中,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经济来源的有39人,通过子女给予获得经济来源的相对较多,其中很多是子女无时间照料老人,但是会定期给老人一部分生活费,即使是这样,老人的物质生活也只是有了一定的保障,并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靠养老保险收入的有29人,养老保险在维持老人基本生活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保险可以更加完善,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有21位比较贫困的空巢老人得到政府的救助,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其他方式的有2人。有的老人同时拥有多种来源,比如有子女孝敬的同时也有养老保险。图1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来源农村大部分老人文化水平低,除了靠从事农业生产获得一点收入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方式,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大多都要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基本的生活,更有甚者,外出务工的子女把自己的孩子留给老人,让老人代为抚养,老人不但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未成年的孙子、孙女,不但加重了老人经济负担,抚养孩子也会使老人费心劳神。同时,外出务工的子女自身经济条件有限,对老人的经济支持也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首先外出务工子女在外收入虽高于务农收入,但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生活,多数也是刚刚能维持其日常开销,并不能拿出多少资金来赡养父母,同时鉴于城市与农村的地理差异,资金并不一定能按时交到年老父母的手中。另外,多数外出打工的子女可能还会将自己的承包地交由父母耕种,本来老人劳动力有限,但还要从事耗费大量体力的务农劳动,这就更加重了老人的负担。同时由于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lR 病和老年人群的高发重症,医疗费用也成为他们沉重的经济负担,以至常常会出现有病不去及时治疗,小病拖大的情况。4.2.2日常生活照料缺位现象日趋增多随着农村家庭的日益小型化、核心化,现在儿女长大了多数选择和父母分家自己单过,在经济一h定时给老人一些养老费,由于有些老人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经济基础不够好,导致老人居住条件差极其简陋。虽然老人生活条件很差,但是老人多数对生活条件的要求不高,所以大多数老人对目前生活满意度持一般的态度。但是不难发现,对生活现状表示非常满意的老人很少,说明老人对自己生活现状满意的还是少数,多数老人可能是有苦说不出,只能说生活现状一般,因此老人的生活条件是亟待改善的。生活满意程度图2农村空巢老人对生活满葸程度不管孩子住的房屋多好,老人的住房多数是木梁砖瓦结构,更有甚者是土坯房,这在我所出生的农村并不罕见,而且我的亲戚身边还有这么一个案例:二老把三个儿子养大,辛苦挣钱给儿子们盖房结婚,最后二老实在没钱再给小儿子盖新房,便把自己的房子让给d,JL子结婚用,但二老却无处容身,只能去z.JL子的鸡舍中隔出一问十几平米的小屋勉强居住。中国农村的养老观念是“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讲究的是“多子多福“‘儿孙满堂”,讲究的是“百善孝先行”,后来的户籍制度也有利于这种传统观念的延续u。因此,在传统的家庭养老中,子女是农村老年人的主要照护者,而现在因为子女都外出就业,这种来自子女的照护便不复存在,子女又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请保姆进行日常生。陈兰兰:《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探讨》,《中国水运》2007年12期。19 活的照料,所以这些老人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或者配偶之间相互照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自理能力逐渐减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尤其是丧偶的农村空巢老人,一旦生病或是生活不能自理,其境况更加糟糕。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日常生活照料缺位的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4.2.3普遍缺乏精神慰藉我们对当地老人的精神状况也做了调查,由此也可以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图3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状态调查由图3可知,虽然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状态感觉一般的占多数,但是我们不得不关注下感到孤独寂寞的这部分农村空巢老人,可以看出,仍有相当一部分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寂寞,感觉生活没意思,其实人到老年,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和希望,只要是有个人在身边说说话,或是儿女陪在身边有个精神慰藉就知足了,但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老人是处于悲观的态度,因此可以看出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普遍得不到满足,感到愉快幸福的只有不到十人,老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指数还是比较低的。再结合农村空巢老人期望的养老方式的调查结果来分析。养老方式图4农村空巢老人期待的养老方式 由图4可以看出,多数老人还是希望子女能为自己养老,其实希望有子女的照顾是一方面,更大一方面还是来自子女在身边陪伴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子女在身边照顾,老人就会觉得生活有依靠,有人关心,其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但是缺乏了子女照顾的老人,就会觉得生活孤独寂寞,被遗弃感也会渐渐形成,进而影响老人的心理状况。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生活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在心理、精神慰籍方面,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普遍处于缺乏爱和关心的状态,这很可能导致老人陷入空巢心理危机。老年人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社会交往相对较少,其情感需求主要是要通过子女、配偶和亲属的关爱来满足,子女是老人未来生活的依靠,来自子女的精神慰藉占很重要的地位,一旦缺乏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老人会失去主要的精神支柱,感觉生活无依无靠,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也会产生怀疑,陷入无趣、无望、无欲、无助的状态。这种现象在配偶故去的单身老人身上更加明显,甚至会让老人有轻生的念头,因此子女是否能提供精神慰藉是关键。农村外出务工子女回家频率低,因此代际之间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子女无法与父母交流,父母得不到子女的慰藉,加之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老人行动不便等因素,使老人的社会生活参与率低,很难找到精神依托,致使老人对生活的态度更加悲观,经常处于消极的情绪中。这不但影响老人的精神生活,也会使老人的身体状况变差,弊端多多。4.2.4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相比城市,农村的文娱设施本来就不健全,老人即使有文娱生活的想法,也多数因无处可去而打消。老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能够参加的文化活动本来就有限,相比城市老人的相对丰富的文娱生活,农村老人的文化生活更加匮乏,再加上没有人组织,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多是蹲墙根,找树荫,聊聊天,再好点的有打牌、打麻将的,但是这也只限于有闲暇时间有经济实力的老人,农村老人很多还不具备这个经济基础,或是有心但是无力,比如需要劳动维持生计,需要照顾孙辈。这种单调的生活方式可能会造成家中老人对子女的思念和对自身的悲观,尤其一些丧偶老人,有时甚至觉得无人聊天,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这种情况对老人的性格造成不良影响,时间久了还会导致孤僻,自卑的性格,对老人的生活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4.2.5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给一部分空巢老人提供了新的养老方式,给空巢老人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是因为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对社会机构养老权利义务的规定还是空白,2l 所以老年人权益在养老机构中受到侵犯时很难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老年人应该是被保护人群,但是由于现在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这种保护往往不到位,这种现象在农村更加突出。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老年人文化水平低、机能退化、戒备心较轻等特点,为了谋取私利,对老年人的权益进行侵害,使老年人的财产、人身安全受到损害。而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来说,这些权益更加得不到保障,因为他们独自居住,更容易成为不法之徒的目标。在权益被侵害之后,由于老人的记忆差、视力模糊等方面的原因,在辨认不法之徒时会发生困难,这样就会使不法之徒侥幸逃过法律的制裁。加之农村空巢老入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老人也不懂得自己维权,总是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这就更加助长了不法之徒的嚣张气焰。这样一来,不法之徒的胆子会越来越大,更多老人的权益就会得不到保障。不仅如此,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奸商,利用文字游戏或相似难辨的方法来欺骗客户,青壮年尚且容易上当受骗,更不用说年迈的老人。老人缺乏子女的照顾,要自己处理生活中的各项事务,由于缺乏准确地判断力,就可能在关键时刻难以做出正确决定,进而使权益受到侵害。4.3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出现的原因剖析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出现的原因,总的来说不外乎这几点: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的加快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户籍制度的改革所带来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个人的价值观念的改变等等。这些原因或深或浅地影响着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4.3.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的拉大由于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贫富、城乡差距的逐渐加大。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土地被征用等各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中剩下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更多的是一些被留下的空巢老人,60%的农村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进城打工而产生的。城市空巢老人的产生也很类似,40%左右的城市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在异地工作才不得已独自生活。但是由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雇佣保姆的比例比农村要大,因此部分城市空巢老人会有保姆照顾,生活条件和精神状况相对农村都要好。。张民省:《老龄化趋势下中国养老模式的转变与创新》,《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22 4.3.2人口老龄化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自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老龄人口的急剧增长,给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而在各种各样老龄问题中,养老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村空巢老人是人口老龄化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计划生育政策改变了中国传统大家庭的结构,现在中国农村的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小型化,多数是儿女成家后和老人分家单独生活,定时给老人一部分经济补偿,正是这种趋势,使老人即使有子女也不在身边,使得老人无人照顾,或是不能得到及时的照顾。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人口的减少,冲击了传统的家庭模式,虽然有的家庭不惜挑战计划生育政策,仍为了生个儿子而超生,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因为家庭规模的变小,子女数量的减少,再加上即使有子女也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空巢老人的比例也不断增加。4.3.3进城务工人员优惠政策近年来,国家相继为农民工的制定了户籍、子女入学、住房、保险、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优惠政策,保护了农民工的权益,使农民工的劳动得到回报,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并以此缩小贫富差距,争取尽快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但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从两方面来分析,国家给予农民工的多种优惠政策,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大量农村青年离开家乡和父母,来到大城市中打工,留下年迈的老父母在家无人照管,更有甚者还会将自己的孩子留下让老父母帮忙照顾,加重了老人的生活负担。这一现象导致了大量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出现。4.3.4农村年轻一代价值观的变化现代的年轻人对家庭的责任感日渐淡化,对于孝道不再那么重视,逃避赡养的义务。我国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正在逐渐被遗忘,民族文化意识淡薄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拯救我们的民族文化,必须增强国民民族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淡薄使我国古代尊老爱幼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渐渐衰落,这也是导致空巢老人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并且由于现今邻里关系淡薄、缺少尊老意识,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更加艰难。另外,老年人独立意识增强,他们自愿空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老年人的观念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他们渴望独立、自由的晚年。 第五章国内外养老模式借鉴与启示在发达国家,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不断降低,生活质量和医疗设施的改善,人口寿命提高而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现象出现的更早,成为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普遍现象。5.1国外空巢养老模式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借鉴的国外养老模式主要包括社区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和就地养老模式。5.1.1社区养老模式英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采取的社区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英国的社区照顾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与非住院化运动相关,最终目的是减少福利费用的支出。1987年,政府发表的《公众照顾》白皮书,提出“社区照顾是指为那些年长的、有精神疾病的、智力残障的人们提供服务与支持,使他们尽可能独立生活在家庭或所在的社区”。20世纪末,《国民卫生服务社区照顾法令》进一步强调,在社区内为老人提供服务和供养,以便使他们过上独立的生活。①社区养老模式融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包括社区内的照顾和社区照顾两个概念。社区内的照顾就是建立社区,在社区内进行的开放式的院舍照顾。社区照顾就是由家人、邻居、朋友及社区志愿者提供的照顾,老人不用脱离他们熟悉的社区,过正常的生活。社区照顾的内容包括生活照顾、物质支援、心理支持、整体关怀。其具体形式是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社区服务中心、开办老年公寓、家庭照顾、设立短期护理暂托处、上门服务、开办社区老人院。英国的社区养老模式在一定范围上取代了传统的家庭养老。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效仿,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社区照顾两种模式可供选择,即专门机构模式和社区发展协会模式。前者由政府或非政府部门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并组成社区工作队,对特定的对象提供服务和照顾;后者是在社区范围内成立照顾小组,形成覆盖整个社区的网络。除了英国,其他国家也开始探索以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养老保障,减少对养老机构的依赖,如瑞典、法国、丹麦等建立的家庭助手制度,比利时的“老年人家庭寄养计划”,。人民网.国外医疗卫生体制“多棱镜”.http://finance.people.CON.cn/GB/72020/72643/78327/5395715.html24 社区养老模式在美国、加拿大、德国也被普遍运用。5.1.2家庭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提供的养老保障。家庭养老模式的类型有独立型、同居型和高福利型。欧美文化倡导的是独立生存的观念,老人自愿成为“空巢老人”,较少的依靠家庭的帮助而独立生活,但是通常会有子女住在附近,必要时对老人提供帮助。同居型养老模式存在于日本国家,深受“儒文化”的影响,日本基本上是三世同堂,由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子女对老人提供养老保障,同时政府也采取支持的态度,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照顾老人的子女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比如减税、建房贷款等。新加坡的养老模式是高福利型的,这种模式由强制型缴费的中央公积金作为经济保障,新加坡政府也对家庭养老提供支持,如制定“奉养父母法律”和“赡养父母法”等,此外鼓励子女与老人住在一起。新加坡的家庭养老之所以是高福利的,是因为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的计划,使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住、老有所医和老有所乐。随着经济和人口的不同步增长,单纯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养老保障的需求。所以各国在家庭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又配合实施其他办法。如欧美其他国家也效仿英国的社区照顾制度,发展社区服务;新加坡改进了家庭养老,实旅就地养老政策;日本也制定了介护保险制度。虽然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差异,不同国家的家庭养老模式有所不同,但是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意义,我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找到适合自己的家庭养老模式。5.1.3就地养老模式就地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模式为基础。1995年新加坡开始实施中央公积金制度,为每个居民建立公积金账户,并由中央公积金局进行管理。每个人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公积金,成为退休后的生活依靠。中央公积金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如可使用公积金买房,投保医药保健、家庭保险,也可投资股票、债券等。新加坡养老保障的主要特征是全方位、一体化、综合性,更多地强调个人养老,政府是最后的安全网。就地养老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老人居住集中,大多居住在政府构造的社区内的前提。就地养老的目标是让老人生活在有安全保障的环境中,享受到各种服务,如社区诊所、课程教学、便利店、休闲娱乐项目等,并设立老人求助专线和提供就业机会。新加坡养老保障在广覆盖的同时也能够体现多缴多得。借鉴新加坡的模式,我国农村也可以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促进就地养老,并鼓励企业进入养老市场,发展“银色产 业”。5.2国内典型地区养老模式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不同。由于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别,居家养老方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农村居家养老是在满足农村老人在经济、生活照料、精神需求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以家庭为核心,通过社区推行居家养老供给服务的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同样,这样的一种养老方式,能够给农村空巢老人带来新的希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随着农村日趋严峻的老龄化现实和日益增加的空巢的现象,以及居家养老方式在城市的发展,农村也逐步开始了居家养老方式的试点。(1)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北京市平谷区民政局,也在金海湖镇和马昌营镇开展农村居家养老试点的工作。金海湖镇在靠山村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主要是依托村中心幼儿园,结合多方筹资,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站。该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早餐。同样,服务站还提供相应的娱乐设施,包括安装电视及建立棋牌室和图书室等等。而在马昌营镇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中,也是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站,给村内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就餐服务。(2)宁波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市社区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又首次将居家养老从城市发展到了农村。2007年,宁波市对全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开始部署,2008年,有150个行政村开始实质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当地政府首先选取了镇海、北仓两区的农村地区,开始试点。宁波市农村居家养老的具体做法是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居家养老的服务网络。当地政府负责聘请专门人员来为居家养老的农村老人服务,并且培植相应的老年协会,招募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主要是在农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该中心的由居家养老服务队员,为经济困难、生活上缺乏照顾、独居等老年人提供免费的上门服务。宁波不断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方式,截止2009年8月,在宁波市的376个行政村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专门人员有600多人,服务志愿者有7000多人。(3)重庆的“抱团”养老模式重庆市的西宁社区推出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一“抱团”养老。这种模式是附近的空巢老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照顾、相互安慰的养老模式,老人不管是在年龄或者是生活经历上都与那些年轻人相差悬殊,而且也没那么多家务活要做,所以可以省 去志愿者,老人之间就近结对,可以相互打龟话或互相走动,在生活和精神方面可以得到照顾。(4)河北互助幸福院模式河北省也全面推进互助幸福院模式,这种模式是介于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之间的一种模式,采取集体建院、互助服务,农民能够负担起,重要的是老人不用脱离生活环境,并且也解决了子女外出打工不能为老人排忧解难的后顾之忧。5.3国内外养老模式的启示西方国家由于工业化进程较快,更早遭遇空巢化,他们养老保障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农村的空巢化有重要启示。同时国内一些典型地区的养老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国情,所以在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方面我们不仅可以借鉴国外的模式,还可以借鉴国内地区的一些好的做法。养老保障体系有家庭、社会和社区三大支撑点,在解决养老问题时要重视社区的力量,《199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指出,“应设法使年长者能够尽量在自己的家里和社区生活”∞。随着财政支出的困难,西方国家逐步向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回归,减少对机构养老的依赖,新加坡的《赡养父母法》把家庭养老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英国的社区照顾制度也强调家庭养老的责任。如日本在解决经济和医疗问题后,建立了以护理为核心的老年服务体系和以家庭养老、社区服务为补充的老年服务体系;英国建立了包括物质援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在内的全方面的养老保障体系。总之,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障要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大方面不断完善。政府要在其中扮演主导的角色,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招募和培训社区工作人员,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监督检查工作情况等。社区支撑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设施,创造舒适的空间,能够保证老有所乐。。199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 第六章完善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对策农村空巢老人辛苦奋斗一生,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家庭和子女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得到社会和子女的回报。这种回报,应是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化解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危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我们要继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传统,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要切实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必须在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基础上,针对日益严峻的农村老龄化趋势,基于现实国情,按照中央提出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逐步完善”的基本思路,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级推进,构建新型的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6.1发展农村经济是根本国家继续加大力度发展国民经济,这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首先,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青年就不用再为了谋生去城里打工,不用再让年老的父母独守空巢,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其次,经济发展了,国家就有实力提供更好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就有了更多的保障。由于人民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就会有精力来关注农村空巢老人,使农村空巢老人可以受到更多的社会人士的照顾和关怀,也会提高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再次,经济发展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有利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深入的说,国家在着力于发展全国整体经济的时候,要重视农村的发展,也就是说要加大力度解决好三农问题。目前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作为国民人口最大的群体,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国家应该致力于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农民在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才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才能有条件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同时,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适度参加生产活动,政府多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劳动强度不大,适宜他们从事的安全系数高的劳动项目,这样老年人不但劳有所得,还可以强身健体,健康长寿。 6。2加大政府支持和保障力度6.2.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目前看,支持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制度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农合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五保户制度等,但是这些制度存在缺陷,很难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所以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区制定不同的政策,加大老年人保障的投入。(1)完善农村基本养老制度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开展养老保险试点。2009年“新农保”的试点工作开始,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新农保”规定,己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新农保”明确了国家责任,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每人每月55元。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新农保”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低水平起步,个人或家庭、集体、政府三方分担责任,缴费标准分不同档次,多缴多得。“新农保”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社会认可程度高,实施管理不复杂和基本保障性。而且“新农保”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也符合发展中国家普惠制养老金制度∞。为此要加大政府投入,根据不同的地区制定相应的保障标准,兼顾公平和效率,并设立专门的机构,为空巢老人建立档案,详细记录个人信息和养老保险信息,提高保险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如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基金管理公司,确保基金的管理水准罾。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尽快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争取早日实现普惠式养老。古语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与我国正在努力追求和大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致的。养老保险涉及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需要尽快建立健全这一制度。在农村老人的养老补贴方面,新制度亟需完善的地方有三个方面:1、让农村老人人人享受养老补贴;2、让农村老人真正享受到养老补贴;3、不断提高养老补贴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保障,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提供一定。余桔云:《普惠制“新农保”填补了农村社会养老的空白》,《学习时报》,2009年11月24日。圆陈颖,杨慈,姚丽娟:《探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合理途径》,《现代物业》2010年第7期。29 的精神安慰,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让老人安度晚年。(2)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2.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lO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_基本无病一有一般病症嚣有大病或重病I......。,.,.................。.....................................,......,...............,................。...。一——————.............................................................。...............J图5老年人身体状况调查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至关重要。据我们调查,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身体状况往往不容乐观,有的小病缠身,严重的卧床不起,由图5可以看出,占将近一半的老年人有大病或重病,这是相当严峻的,基本无病的只是一少部分,不到四分之一,因此我们要大力度搞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现在已经在我的家乡普及,爷爷奶奶都是农民也因此受惠不少,这点我是有深切感受,农村空巢老人需要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来保障生活。在调查中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在农村实施的并不顺利。贫困地区的老人往往文化素质低,加上政府宣传不到位,而没有参加新农合。要想使新农合在农村发挥作用,关键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收入水平,并由政府提供资金来补助新农合。其次就要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提高补助水平。根据空巢老人的不同需要,逐步取消病种限制,扩大医治的范围,并培训专门服务老人的医护人员。为了提高救助资金的结算效率,可由民政部门定期与定点机构沟通联络,结算垫付的费用,这样救助对象只需缴纳个人自付部分,方便了老人参加新农合。还有就是要对提供过度服务、不合理 用药等违规现象进行监督,严厉查处违规使用医保资金的案件u。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加大各级政府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主导作用,动员红十字会、基金会等社团组织、慈善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帮助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的同时,对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重、难以承担的部分,应给予适当补助。针对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大的农村空巢老人,政府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政策优惠。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共同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看病就医难的突出问题。6.2.2建立农村社区养老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与网点。在农村建立以村域为范围的养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社区养老服务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即社区普遍服务和个人特殊服务。普遍服务覆盖所有的空巢老人,资金来源于政府资助和子女供给:特殊服务是针对老人的特殊需求如孤寡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由政府和社会出资来为他们提供的一种特殊的服务。特殊服务的方式可以借鉴城市中的上门服务方式。社区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因地缘关系结成的共同体,对于满足空巢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要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语有云“远亲不如近邻”。社区养老,作为新兴的一种社会养老模式,在西方已经逐步取代养老机构养老的模式,通过发展社区养老,使社区内的人员交往更加密切,沟通更加频繁,加强老人与邻居之问的走动,使邻居能更好的了解老人的生活,并在需要时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充分发挥“紧邻”的作用,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新型农村社区。借鉴城市的社区服务站,我们可以建立新型农村养老社区服务站,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便捷快速的关怀和细心的照顾。农村社区照顾服务的启动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财政支持。鉴于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国家和政府还不能提供足够完善的经济支持,首先资金的支持可以通过福利彩票的收入和社会的募捐等多种形式,我们还可以采取不同对象不同对待的方式,除了给特困老人提供政府买单的免费服务外,还可以针对经济状况较好的老人,提供一些低价的有偿服务。o娄成武,常爱莲:《门诊统筹模式下新农合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青岛行政学院》,2010年第4期。31 6.2.3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惩戒作用,依法维护农村空巢老人获得赡养的合法权益。现己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老年人的权益维护、家庭赡养、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发展问题以及法律责任,使老年群体的养老有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我们要加强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宣传,加大执法力度,从法律上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大力组织农村空巢老人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强其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要求,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制定符合当地的“乡村规范”,辅助法律来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家庭养老的法制化是解决家庭养老运作随意性、差异性和管理难等问题的必然出路。6.3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内容需完善首先,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呼吁全社会的关注,生活中多关注老人,帮助老人寻找生活的乐趣。再次,要经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寂寞的情感充斥着老人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特别是空巢老人,由于子女的缺失,个人的孤独,家庭的寂寞,更加重了老人对子女的思念和需求,希望子女回家陪陪自己。为了让老人少一点寂寞,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适宜老人参加的文娱活动,让老人在活动中寻求乐趣,忘却烦恼和孤独,只要老人走出自己的空巢,走进老人的大家庭和其他老人一起寻找快乐,那么他们就不再孤独,空巢的阴影也会消失于无形。最后,加大宣传力度,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空巢老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空巢老人的困难,多关心和帮助农村空巢老人。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空巢老人,了解空巢老人,关注空巢老人,帮助空巢老人,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例如,在大学中,组织学生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去看望那里的老人,帮老人洗衣服,洗床单,和老人说话聊天,给老人带去精神的安慰和生活的帮助。只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空巢老人,那么他们也将不再觉得空虚、寂寞。此外,积极组织建立农村老年入团体。在一个完善的老年人团体中,老人们的生活有组织,有规律,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相聚在一起,他们有共同话题、共同乐趣,不管是生活还是娱乐。老人们在一起总会好过单独的个体,因此我们要努力在农村建立起农村老人的共同团体,为农村空巢老人建立起一个温暖可亲的大家庭,使空。陈玉光.:《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困境及其改善》,《新视野》2009年第l期。32 巢老人走出自己的空巢,和其他老人一起寻找属于自己这个年龄段的乐趣和追求。老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属于被照顾的对象,农村空巢老人在这方面更是需要人们多多关怀,多多照顾,而在农村空巢家庭大量产生的现状下,子女不能提供完善的照顾,老人们就要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关怀,建立老人协会,夕阳红社团,老人之家等团体,组织老人们多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在活动中农村空巢老人不但可以获得乐趣,忘却烦恼,还可以多结交老人朋友,多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发展~些共同乐趣,平时在一起娱乐,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老人们还会收获来自朋友的关怀,可以弥补子女关怀的空缺,让老人对生活更有乐趣。6.4个人方面6.4,1提高家庭养老靛力和子女的家庭养老意识(1)提高家庭养老能力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方式,在农村仍然占主要地位。家庭养老的主体是子女,子女要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方面,更重要的精神需求。为此,要继续弘扬家庭美德,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措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精神方面的需求除了来自子女,还包括各种娱乐设施的建设,如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适合老年入的娱乐活动,如下棋等。另外,对于那些丧偶的空巢老人,可以鼓励老年人再婚。提高家庭养老还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空巢老人的子女就可以选择就近工作,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都会得到改善u。此外,农村不同于城市的是农村的人有土地。随着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而空巢老人大多很难继续耕作土地,所以可以实行农地流转的方式来增加经济收入,包括转包、互换、租赁、转让和股份合作等方式。(2)提高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家庭养老意识要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子女敬老养老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子女的家庭养老意识,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设。“百善孝为先”、“孝道”在我国古代已有,是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孝道”意识逐渐淡化的今天,我们更要大力宣传“孝”的美德,强化子女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中的地位和作用。俗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对于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刘兆征:《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33 弥补无法自恕的遗憾,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靠自觉,其次是社会要大力宣传大力弘扬敬老尊老的传统美德,并从道德上谴责那些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的子女,加大舆论的作用,重整社会孝道。单纯依靠道德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必要时还是要借助法律这一手段。首先要从法律上明确赡养人,使赡养人的界定更为清晰。现阶段法律只将老人子女纳入赡养人范围,而儿媳女婿则排除在外,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真正的平等,要将儿媳女婿纳入赡养人范围。其次要进一步明确家庭养老的内容,现阶段我国的法律并未对此做明确的说明,我们需要强调赡养人不但要对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还要给老人提供必要的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通过多种手段让空巢老人的子女履行对老人经济供养、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的义务。6.4.2提高老年人的自我养老意识,加强老人自身适应性不管政府、社会或者是家庭,这几种养老方式都是外因,而自我养老才是内因。一是老年人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二是老年人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三是有条件的老人可以重新就业,地区要为老人创造就业的机会。同时,加强老人自身适应性,注重自我调节。此外,人年纪大了,都希望子女在身边能陪伴自己安度晚年,但是当子女不在身边的时候老人要加强心理承受能力,主动调节心态,既要适应现实,又要有不服老的心态,不能因为年老而丧失对生活的希望,而是要对未来充满期待,对于子女要给与理解和尊重,子女可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多走出户外,积极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培养外向乐观的性格,多参加适宜老年人的文娱活动,广泛结交朋友,在集体活动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第七章结论通过多方走访调查,并结合查阅各方面的资料,了解到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加上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得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因为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老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又因为子女照顾的缺失,使得老人的心理负担加重,缺少精神慰藉,所以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急需得到社会的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空巢家庭也随之出现,针对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我们从政府、社区、家庭和老年人自身提出了解决办法,这无疑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面临更严峻的形式:政府投入不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未形成,而家庭养老保障的风险加剧。目前来看,“新农保”试点刚开始实施,社区养老模式也只是存在于部分发达城市,农民土地流转问题也未解决,子女对老人的养老大多也只是经济援助,而忽略老人的精神需求。面对如今农村空巢老人亟待解决生活问题,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寻求有效地解决办法。从长远角度来看,发展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要呼吁广大社会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特别是社区照顾可以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帮助。同时加强农村空巢老人自身的适应性,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也是迅速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难的办法之一。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分析了“空巢老人”的基本内涵和现状,利用空巢老人的理论依据和国外的经验来构建适合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在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调查中,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以及时问和资金的限制,调查问卷反应的问题难免有一些漏洞,而且在数量和调查对象方面的限制,因此本次研究只能代表与曲沃县相类似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分析,要想对所有农村的空巢老人作详细分析,还需要对不同地区进行调查并汇总分析。由于时问和精力有限,本人所做的调查不够深入,今后我会继续关注这个问题,对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在继续,未来30年,我国将形成城镇人口、农村人口、流动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这三者的养老保障问题有所不同,结合城市和农村的对比分析,如何能够在国家层面上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从而对本研究进行完善,这是未来要努力的方向。总之,社会是一个整体,农村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和帮助,个人富裕不是真正的富裕,个人幸福也不是真正的幸福,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改善这些年迈老人的晚年生活,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来帮助那些最需要我们关怀的空巢老人,使整个社会充满光明,人民生活幸福,这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的真谛。 参考文献[1]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肖方娅:《转型条件下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研究》,西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3]田雪原:《人口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页。[4]高丽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现状及路径选择》,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5]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人口研究》2006年6月,第38—46页。[6]穆光宗:《建一个适合老年人的国家》,《老年世界》2010年7月,第6页。[7]张宏伟:《关于中国农村留守空巢老人的社会养老保险三支柱模式探究》,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8]焦娜娜:《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1月,第86—88页。[9]中国社会科学网,见http://www.cssn.cn/news/139319.htm.[10]陈玉光:《农村“空巢家庭”老人面临的困境及其改善》,《新视野》2009年第l期,第32页。[11]刘高宾,郑绵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探析》,《理论研究》2010年5月,第14页。[12]人民网:《国外医疗卫生体制“多棱镜”》,见http://finance.people.CO[11.cn/GB/72020/72643/78327/5395715.html[13]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1992年。[14]余桔云:《普惠制“新农保”填补了农村社会养老的空白》,《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10期。[15]陈颖,杨慈,姚丽娟:《探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合理途径》,《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年7期,第45—47页。[16]娄成武,常爱莲:《门诊统筹模式下新农合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青岛行政学院报》2010年第4期,第8卜85页。[17]刘兆征:《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第66—68页。[18]杨礼琼:《城乡统筹背景下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路径选择》,《理论探讨》2011年第3期,第97—100页。[19]杨爱国:《为空巢老人撑起“太阳伞”筑建“保护墙”》,中国社会报,2011年12月9日。[20]刘美萍:《社区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模式》,《行政与法》2010年第l期,第49—53页。37 陈建兰:《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实证研究——以苏州农村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4期,第47—73页。王银秀:《关注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sl期,第160—178页。陈兰兰:《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探讨——以枣阳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为例》,《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第12期,第179-181页。张民省:《老龄化趋势下中国养老模式的转变与创新》,《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第117-122页。陈玉光:《农村“空巢家庭”老人面临的困境及其改善》,《新视野》2009年第1期,第3卜34页。刘珂,张辉:《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的情感支持的概念、现状及对策》,《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35期,第289-290页。漆彦忠:《农村空巢老人互济养老模式及可行性探讨》,《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92-94页。李月英:《农村空巢老人研究的文献综述》,《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第1l期,第160-161页。黄佳豪:《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家庭)问题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第18期,第2708—2710页。毛满长,阿尔达克:《农村社区养老:模式、问题与对策》,《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10年2月,第44-46页。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15一18页。梁鸿,赵德余:《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8月。邓大松,刘昌平:《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孙莎:《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分析——基于湖北省阳新县、通山县的调查》,《科技创业月刊》20儿年第13期。魏静:《甘肃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研究》,《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2期,第34-38页。郭晨,安普雨:《关于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风险的研究综述》,《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第5期,第3卜34页。李翔,王丹,王晶:《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初探》,《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8期,第9卜92页。焦克源,孔倩文:《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问题与出路——基于内蒙古卓资县的调查》,《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15期,第190—193页。梁硕轩,吴慧娟:《关于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与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企业导报》2011年第12期。闻洁,符翠丽:《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研究——以洱源县运I=.幻∞铂印础力胡∞r=l幻鲫钔明印刀龃∞眩心眩乜眩眵口凹呤眵口陷口阻 亨村为例》,《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3期,第331页。杨珞:《对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问题的道德思考》,《黑河学刊》2010年第3期,第138—139页。刘玢,卞轶男:《简析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现代交际》2010年第4期。刘高宾,郑锦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探析》,《商品与质量》2010年第s5期,第14页。刘燕华,胡晓婷:《西部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养老模式探析——基于甘肃省的实证研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577—598页。赖建锋:《老人关于我国农村空巢社区养老探讨》,《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第7期,第15-16页。周星:《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第12期,第29—32页。陈继:《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成因的社会学探析》,《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第12期,第25—29页。李明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存在问题与对策》,《理论前沿》2009年第11期,第31-32页。AnitaM.Schwarz:O/dAgeSecurityandSocialPensions,WorldBank,May2003JohnB.Williamson.StephanieA.Howling,MichelleL.Maroto:ThepoliticaleconomyofpensionreforminRussia:Whypartialprivatization.JournalofAgingStudies,2006(20):165"--17539f=l幻朝钢础印刀踟叩∞心阻阻H阻H阻H瞄 致谢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本次论文的写作已接近尾声,看着自己的文章,不免有点成就感。在这几个月的写作过程中,有很多感触与感激。从一个空白的状态到对论文结构慢慢清晰,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没有他人的帮忙,我是很难完成这个论文的。正是在这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下,这篇论文才渐渐成形。我首先想感谢的是导师老师。在他的指引下,我的写作思路才慢慢明朗起来,也渐渐架构好论文结构。老师每一次精心的辅导,每一次耐心的讲解对我都有醍醐灌顶的作用。衷心感谢老师在这次写作中给予的巨大帮助。其次,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的资源,特别是图书馆资源。丰富的藏书让我有资料可查,电子阅览室的帮助更是举足轻重。学校安装的一整套电子系统,让我能够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获得许多有效信息。图书馆老师和学生的辛勤工作也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感谢他们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再次,要谢谢我身边的同学以及参考文献的作者。我的同学在论文写作的格式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忙。她们真诚的帮助让我充满感激。参考文献的作者们的理论成果给我的写作提供了铺垫,是我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在工作和学习方面,他们永远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当我遇到困难时他们也能够为我提出很好的建议,让我学会坚强,学会更好的看待我所遇到的困难,在此由衷的感谢他们无私的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蔡玮娟.《少数民族地区“撤点并校”问题研究》,《经营管理者》,2013(3)41 附录曲沃县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情况的调查问卷您好l我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此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一下空巢家庭的实际状况。对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有关问题以及对其未来养老支持发展的看法和建议。不涉及其他方面.您的意见和建议仅供科研论文作统计分析使用。本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并对您的答案作严格的保密,请施D填写!本问卷共20题。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注:“空巢老人”,一般是指无子女或者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1.您的性别,年龄2.您的文化程度A文盲B小学c初中D高中/中专E大专及以上3.您的婚姻状况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有配偶同住B有配偶分居c丧偶D离婚E未婚4.您现在有个子女(包括收养的子女)若无子女,5-6题不用回答5.您的子女在您身边吗?A在B不在6.您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吗?A愿意B无所谓C不愿意7.您的经济来源A退休金B子女供给C劳动收入D保险救济E其他8.您有参加养老保险吗?(如果没有,你希望参加吗?A希望B不希望)A有B没有9.您对以下说法和态度是什么看法?是否您是否觉得自己现在老了您是否感到现在不如年轻时幸福您是否喜欢结交朋友您是否常常感到孤独或失落10.您觉得自己现在有经济保障吗?A有B没有11.您愿意住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吗?A愿意B不愿意12.现在,您觉得自己的健康状况怎样?A很差B较差c一般D较好E很好13.生病了你会采取什么方式?A不治疗B简单治疗c间歇性治疗D正规治疗42 14.您今年看病和住院总共花了多少钱?——元。15.看病有无医疗保障或优惠政策?A有B没有16.您平常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是——A散步B看电视c打牌D种花或是养宠物E无娱乐方式F其他17.今年您的日常生活要别人服侍吗?不需要的跳过下一题。A要B不要18.服侍您日常生活的照顾者有谁?(如果有,请打4)照料者有没有配偶子女其他亲属朋友、邻居志愿人员村委会养老机构保姆/小时工19.您是否担心下列问题?(在选项下打√)毫不担心不太担心一般比较担心非常担心经济没保障没钱就医需要时没人照顾20.总的来说,您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是不是满意?A很不满意B不太满意c一般D比较满意E非常满意再次感谢您的参与!14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