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影响幼儿性格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小的幼儿身上出现的几率更大些。因此,分析和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当今幼儿教育问题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因素和教育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对有所需要的人们提供参考。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行为分析;教育措施学校有反抄袭系统,所以抄袭的内容必须控制在20%以内;论文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一、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诸多问题行为中十分普遍的一种,作为不良
2、适应行为的一种形式,攻击性行为是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发展心理学表明:个体的攻击性行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童年期个体攻击水平及强弱对其成年的攻击性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一般得不到同伴的接纳和认可,也成为教师眼中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消极的环境中,其身心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不仅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教育工作的正常实施。如果攻击性行为升级,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就容易产生攻击性人格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因此,矫治和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极其必要的。本研究为
3、实证研究,因此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实践价值上,研究者对两位攻击性儿童采取绘画投射技术进行美术治疗,探讨采取绘画投射技术对攻击性儿童进行美术治疗的影响效果,归纳研究结果,做成结论,有助于引导幼儿教师和家长通过儿童绘画了解攻击性儿童内心的焦虑和困扰,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有助于解决幼儿教师和家长因不理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而产生的困惑和问题,从而更好的防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同时对于幼教工作者对攻击性治疗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检索与课题相关的近年来国内外的各种原始文献,了解关于学前教育中针对本课题的研究,吸取对本课题有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二)经验总
4、结法通过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调查与研究,对于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种情况进行不断反思,总结。(三)观察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四)个案观察法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二)国外研究现状幼儿从18个月左右刚开始涂鸦时,就享受着在纸上涂抹的快感,孩子的创造潜能正在此时此刻展开。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儿童画可以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可以描绘各种各样的情感,儿童画是儿童心态的写照,英国美术评论家哈巴特•李德(Re
5、ad,1985)认为:“要传达思想、意见或观念,语言是最好的手段,而要传达感情,绘画、色彩和线条是最好的手段”。一幅幅儿童画就像一个个孩子一样,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其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有他们情感经历的痕迹和在他们在特定社会及文化生活中留下的烙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心理医生使用绘画投射技术探查儿童绘画中表现情感问题的特征,帮助孩子从一些由于环境!记忆或情感问题造成的困扰中走出来。四、研究方案(一)幼儿攻击性行为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概念儿童的攻击性(或称侵犯性)是儿童社会哇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指儿童企图损害他人或物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可以是身体上的进攻(如打、踢、咬等
6、)、言事上的攻击(如大声叫嚷、叫别人的绰号、贬低他人、背后说坏话、造谣污蔑等),也可以是侵犯他人的财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等)。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及类型;年幼儿童攻击行为并不完全相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1.出现幼儿攻击对象性别比率年龄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儿童对其性别角色的认同发展。幼儿攻击同性同伴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小班儿童攻击同性同伴和异性同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从中班起,儿童攻击同性别的比例显著多于异性同伴;到幼儿园大班,则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根据某国外学者关于儿童性别角色认同发展的研究,5岁以后,儿童性别角色认为达到了“竖立性阶段”,对自己和他人
7、的性别获得了准确而稳定的认识。伴随着儿童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从这个年龄起,儿童开始以更多的同性伙伴为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对象因此,其攻击性行为的对象也多为同性别伙伴;而小班儿童由于其性别角色认知还没有达到性别建立性阶段,其交往对象和活动类型不象年长儿童那样分化,所以他们攻击性行为的对象为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比例就不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了。2.从幼儿攻击行为类型的年龄变化趋势来看,年龄较小的儿童工具性攻击多于敌意性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敌意性攻击所占的比例逐渐超过工具性攻击。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