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

ID:66213452

大小:92.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4-08-29

上传者:qwe189537
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_第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_第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_第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_第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_第8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_第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 五六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长城》【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过程与方法:   ⑴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⑵ 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   ⑴ 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     (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 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     (崇山峻岭之间)   ⑶ 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     (长和高大)   ⑷ 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     (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它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    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2、生讨论:    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    (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    (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⑴ 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     (像一条长龙)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     (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⑵ 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     (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⑴ 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   ⑵ 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⑶ 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     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文入情,学第三自然段:   ⑴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后归结到:     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⑵ 默读第三自然段:      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彩图,结合下列提示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    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口嘹望口射口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五、作业 1、 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2,、完成生字词 18颐和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插图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学生所选择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汇报,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   5、引导、点拨: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6、课件出示: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  三、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    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交流:    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    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   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   2、学生自由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质疑问难、回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 2、环境教育   A、朗读摘抄下来的自己喜欢的句、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B、编写导游解说词,竞聘“颐和园”的小导游。   C、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汇报。  板书设计:18颐和园美丽的大公园长廊  万寿山下  万寿山上  昆明湖教学后记: 19秦兵马俑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出示课题,齐读。  二、看录象,创设情景   1、仔细欣赏。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3、说说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   2、理解词义,可联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   3、指名试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四、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集体讨论。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6、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课文除了讲“规模宏大”,还讲了兵马俑的什么特点?  二、学习第3段   1、提出要求: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句。   2、学生自学。   3、同桌交流。   4、集体讨论,交流。    (1)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    (2)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    (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    (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5、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表意见后,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自由穿插。   6、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读第10自然段,填空: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有的————,好像———;……    (2)用“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说话。   7、指导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秦兵马俑的“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学习过渡段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句话的作用。    (1)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内容?    (2)句子前半部分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后半部分是说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过渡段在划分段落时一般是划上段还是划下段?  二、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分段。    (1)2~10自然段讲了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    (2)按两个方面给2~10自然段分为两段,过渡段是划上段还是划下段?   2、概括段意。     第一段:总领全文。    第二段:写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第三段: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第四段:总结全文。  三、学习一、四段   1、指名读第1段。    (1)“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秦兵马俑的价值怎样?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导朗读,抓住“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体会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以及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3、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和文章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   4、总结。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        19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语文园地五◆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 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际、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估迹的感情。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 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 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 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 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 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二、三课时  习作  ◆创设情景,  1 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交流资料  1 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 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自主完成习作教学后记: 20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第一首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难点: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  教学准备:   教师:插图。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名曲《送别》,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  2.初读本课两首古诗,大致了解异同。  3.引导先学第一首诗。板书诗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  4.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板画长江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交流资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  (评:在师生交流中,通过画面──黄鹤楼雄姿、简笔画──黄鹤楼及广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动内容,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达到了解题入境的效果。)  5.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  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读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或注释了解诗的大意,并激励学生质疑。  4.集体交流。  (1)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  (2)提出疑问,并梳理出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三、赏析佳句,入境悟情。  1.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为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好铺垫。  (点评:讲解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为学生理解后两句诗埋下伏笔,可谓讲在“关键处”,有画龙点睛之妙。)  2.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3)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点评:抓住“烟花三月”的“烟”,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先让学生感受、理解,再表达美的感受,融理解运用为一体。)  (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 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5)指导朗读前两句。  3.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  (1)品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仁立凝望远帆的情景。  (2)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朋友感情之深。  (3)从最后一句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对挚友的一片深情。  (4)指导朗读后两句。学生自读,自评,评后再读。师引读,板书:情深意长。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3.师生互动背诵读。  (评: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教师引读,可点拨学生如何读出抑扬顿挫,触发学生深入体会;展示个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因此多样化的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  五、回顾全诗,归纳升华。  1.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2.略读第二首诗。  3.激发学生体会第二首诗及其他送别诗的兴趣。  总评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凝练简洁的诗句中,驰骋想象,领会诗情,确实不容易。我教学设计以师生互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点,相机引导,教学风格清新明快。通过解题,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意,初步进入诗的意境;通过品析文眼、俪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境中悟情;通过多种诵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导”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导”在声情并茂的情境中,“导”在关键词句的赏析中,“导”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较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六、作业1、完成生字新词;2、背诵诗歌。课后记: 21 搭石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重点: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流程:  一、齐读课题,谈谈对搭石的了解。通过预习,你对搭石有哪些了解?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读本段,你明白了什么?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找出文中的词语理解体会。    “平整方正”是为了让人们……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均匀摆放是为了……从中感受乡亲们的善良、质朴。  三、提纲挈领学习2——4自然段    在这美丽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发现美、一起来欣赏美。   1、指名分段读二三四自然段,边听边想象,说说你都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2、生谈自己发现的美     ①老人及时调整搭石    ②一行人协调有序地过搭石    ③两人相遇,招手礼让;遇见老人,背负过溪。   3、欣赏第一幅:读段落想象,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讨论后表演有感情地朗读。   4、欣赏第二幅:听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进一步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生活默契,所以动作协调。配乐感情朗读,读中体会美好情感。   5、欣赏第三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拿起笔发现美、寻找美。然后各抒己见。重点体会“理所当然”感悟每一位乡亲都是这么做的,都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四、用朗读来理解最后的段落    在反复的朗读中,悟出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教学后记: 2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难点: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二.引导学生读课文:  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学生交流感受。  生:我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这里你为什么而感动?  生:小钱得救了。  师:这是一个美丽的结果,患有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最终得救了,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泪,这是一种感动。  生:我读课文的第五段。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要读通顺。  生: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看清楚词语,不能读破了。你仔细看看,轻轻练练,相信你一定能读好,大家都试一试。  生: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很好,坚持这样读课文,就一定能把课文读得很流利。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生:突然发生。  生: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突然发生了。  师:就是说发生的时间很突然。余震突如其来,还有别的意思吗?“余震”是说大地震后的小地震,让我想起一个数学课中的一个词“余数”,数学中还有一条规则“余数一定除数小”,但是小多少并不确定……   生:我读课文的第二段。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师:先说说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生:小钱只有18岁,就患了白血病,很可怜;骨髓很难找,终于找到了,真让人高兴。  师:正是大悲大喜,悲喜交加。小钱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难医治,小钱的生命就像——你再读读这句话,刚才没有读通顺,这次看仔细。  生:朗读:“生命就像不曾开放就将面临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师:你能在这句话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吗?  生:“凋零”和“绽放”,凋零就是凋谢,绽放就是开放。  师:人们常说“生命如花”、“岁月如花”,那是比喻生命的美好,让生命更加美好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于是你就有了这大悲大喜的感动,你的感觉是和全人类的感觉一致的。  生:我读课文的第四段。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你读得很投入,说说你的感动。  生: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危捐献骨髓,我很感动。  师:他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他知道——  生:拯救生命更重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二、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1、小钱感谢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2、学生读课文  3、师:读出新的发现了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4。学生朗读“在抽取骨髓的过程中,发生了余震……”  5、师:是啊,余震有大有小,房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样的时刻,人们最应该做的是——  6、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身体下的病床吱吱作响……但是,这个青年人——  7、师:我不评价,也不想让别人评价,你自己说说你在读的时候,哪些地方在尽力表现自己的感动,也就是说你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努力?  8、师:但是,小钱非常感激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捐献骨髓,仅仅是因为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骨髓吗?还有别的理由吗?在读读课文,仔细地找一找。   9、师:不知道,并不表示他不关心,不牵挂,不担心。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写下来。  10、师:根据国际上骨髓资助的有关规定,骨髓资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可以想象,也可以和其他同学配合表演。  11|、师:(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安排表)我们来看看李博士这一天的工作,你想到了什么?  12、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再深情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生:(朗读)“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13、师:是啊,这些人就在小钱的身边,时时刻刻给予小钱关心、爱护和支持,他们是怎样做怎么说的呢?课文中并没有具体描写。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师:对,我们可以重点想象两个时间里人们对小钱的关心。这两个时间是很特殊的,一个是当小钱知道自己患了白血病的时候,另一个是骨髓移植这一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两个日子里,小钱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医护人员是怎样想小钱传达他们的爱心的。并把他写下来。 23 卡罗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生子,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麽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教学难点: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仔细描述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3分钟)   1、师:一个只读小学3年级的孩子,在他母亲生日那天,献给了母亲一封长达八页纸的信,来深深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边。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的母亲竟然生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连两腿也站不稳,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他万分伤心。    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A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B是啊,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母爱,可是他却失去了母亲。)    这个可怜的孩子叫-----------点击课件,出示课题:卡罗纳   2、师生问好。(按序发下复印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5分钟    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明白吗?(生阅读,师巡视)4分钟     看到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这样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篇课文感动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吧。(出示生词课件)    这些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吗?谁来读一读。生(控制在2-3人)读,师点评。(A、你读得真好,普通话很标准。B、准确,响亮,请坐!C、你读得声音很响亮,这个词语试着再读一遍,好吗?D、你的声音真美!希望能经常听到你的声音。)1分钟    都能写准确了吗?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6分钟)   1、可怜的卡罗纳就要来学校上学了,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引读第一自然段老师的话。   2、自己再读老师的这段话,读着读着,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画上一些记号。深入到每一个字词,甚至每一个标点中去。板书:庄重严肃热情   3、老师怀着对卡罗纳的无限同情与热爱,怀着对我们的热切希望说:“生齐读老师的话…”  四、围绕第一自然段研读课文16分钟   1、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失去母亲的同学卡罗纳的?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细细地读课文,用心灵去感受,划出这些句子,圈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找了以后,在4人小组里交流讨论。5    生讨论,师巡视,点拨引导。    2、刚才大家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可见大家是多么具有钻研精神。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们是()对待卡罗纳,我的根据是(读一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的。    点拨,随学生的反馈,出示相关课文段落。    A、(1)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没有说话,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2        (为卡罗纳失去母亲而感到同情。)      (2)朗读体会。    B、哪几个动作最能反映我对卡罗纳的同情与关心?3      朗读体会,止到“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从我的一个放,一个贴,一句卡罗纳别哭了,让卡罗纳深切感受到同学对他的同情与关切。    C、朗读体会。1    D、(1)为什么卡罗纳的目光中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为什么卡罗纳的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他此时想起了什么?5     (2)为什么这么肯定?     (3)朗读:看到我的母亲在等我,看到我扑进母亲的怀抱,卡罗纳的目光里………        …………….我恍然大悟………….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这也是母亲把我推开,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的用意。  五、小结4分钟    当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失去母亲的同学卡罗纳的?    庄重严肃热情    这庄重严肃,热情包含了我们对卡罗纳的…………………?     这庄重严肃,热情是老师对我们的希望,也是我母亲对我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希望,也一定是我们502班每一位同学的希望。这庄重严肃,热情包含了我们对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深深的爱!(板书:爱)    出示课件,齐读:    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的。    爱,让人间充满温馨。  六、内化拓展10分钟   1、写信    A请您给卡罗纳写一封信,给他以春天般的温暖,让他心头的悲伤早日消退。    B请您代表卡罗纳,向关爱他的人(选取其中的一个)写一封信,感谢他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和帮助。     学生选择写信,交流。   2、出示《爱的教育》,课外阅读《爱的教育》。    板书:             庄重          严肃    爱!             热情 教学后记: 24给与是快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句。  过程与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重点: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以快乐的”的真切感受。难点:从文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感受。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24给予是快乐的    读题目,读准字音   2、解释题意:“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奉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读生字词,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车旁相遇,并与小男孩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   4、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看车时、坐车出去时。)根据提示给文章划分段落。  四、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1、师:这一课继续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给予是快乐的。(课题课前板书)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7小节)   1、读课文第1到7节,先分角色读保罗和小男孩看车时的段对话,想一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当保罗听到小男孩说:“……天哪!我希望……”时是怎么想的?(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3、是听了小男孩接下去讲的一句话,却十分惊讶。读小男孩讲的那一句话:“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领会原句中隐含着的意思:像你哥哥那样为弟弟买一辆新车。相机指导朗读)   4、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也十分吃惊。(读有关的句子)为什么很惊讶?(保罗很惊讶,非常佩服他的志气。) 相机理解词语“不由自主”,这是保罗对小男孩由敬而生爱,所以想到了要带他坐车出去玩玩。   5、 齐读课文第1到7节,读出保罗和小男孩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体会小男孩“一心希望给予别人快乐”的高尚的思想。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8——12小节)    过渡:保罗开始觉得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了,于是邀他乘车兜风。读(8—12)小节,边读边思考小男孩为什么要保罗将车开到家门口呢?   1、读后回答,并找出小男孩说的那一段话,指名读。    思考:小男孩在说这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要把快乐给予弟弟   2、保罗在没听到这句话时,是怎样想的?     认为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   3、听了这句话后保罗知道了什么?    他不是想要在邻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让他那脚有残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让他坐在新车里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   4、保罗知道了这个小男孩的想法,会怎么做呢?读课文第12节,用笔圈出写保罗动作的词。下了车抱进了   5、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小弟弟难忘在哪里?小男孩难忘在哪里?保罗难忘在哪里?     (小弟弟是第一次这样乘车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小男孩是为让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是由于感受到帮助别人的欢乐而难忘。?  四、学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那么你现在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呢?请大家准备一下,把你最想对小男孩说的话写下来。  五、小练笔    想象保罗和兄弟俩度过了一个怎样难忘的夜晚,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题目可取《难忘的夜晚》。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进行口语交际;b.写作;c.学习我的发现;d.积累诗词;e.学习成语故。2、过程与方法:a.在交际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习作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b.在积累中扩大知识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间真情,学会关爱他人。重点:进行口语交际。难点:习作。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想一想。生活中很多时候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想想该怎样说,想好后和同学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2.说一说。想想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打算怎样表示感谢;想想怎样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再在班上说一说。3.议一议。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4.演一演。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表示感谢或安慰的过程。第二、三课时习作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2.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教学过程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想想图中的人物的服饰有什么特点。2.先在小组内说说他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语言清晰,句子通顺,说详细一点。3.在全班交流。4.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要通顺。5.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6.如果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现实生活中自己经历的事情。7.写好后先自己读一读,听听同学或家长的意见,然后认真修改习作。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学过程1.读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2.学生自由回答。3.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但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还应该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即联系上下文理解。日积月累1.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巩固对生字的理解。2.熟读诗句,尝试背诵。3.说说诗的大意。教学过程一、“读读认认”1.自读生字。2齐读──指名读二、“读读记记”读诗句,自读──指名读──齐读三、“读读背背”1.自读尝试背诵。3.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成语故事 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知道“杏林春满”的典故。教学过程1.自学这个故事。2.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3.说说“杏林春满”“誉满杏林”成语的意思。.4.你还能说出几个关于成语的来历的故事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