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车险“无责免赔”相关制度的建议

完善车险“无责免赔”相关制度的建议

ID:661305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0

完善车险“无责免赔”相关制度的建议_第1页
完善车险“无责免赔”相关制度的建议_第2页
完善车险“无责免赔”相关制度的建议_第3页
完善车险“无责免赔”相关制度的建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完善车险“无责免赔”相关制度的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年2月20日央视新闻频道对车险“无责免赔”作了报道和分析,认为“无责免赔”属于无效条款。我们以为这个逻辑判断失之片面,但同时也亟需完善相关制度。一、“无责免赔”合理合法“无责免赔”即保险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保险车辆方无事故责任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无责免赔”合理合法,理由有三。一是“无责免赔”是出于损失补偿原则制定的。如果没有这个条款,无责方既可以通过自己购买的车损险获得赔偿,又可以从肇事方获得三责险赔偿或是民事赔偿。这就违背了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即被保险人不得因事故在保险中获利,只能在损失范围内进行补偿。二是“无责免赔”符合保险法律“责任划分”。如果无责还赔,表面看

2、是投保人获得了赔偿,得了实惠,实际上是把违法者的违法成本转嫁给了守法者,在费率浮动的情况下,上浮了守法者的费率,增加投保人的经济负担。三是“无责免赔”遵循了民法“过错原则”。如果无责需赔,就是将赔偿责任和事故责任分离,消除了过错方的责任,不符合民法“过错原则”,而且容易诱发道德风险,不利于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二、“无责免陪”不是不赔“无责免赔”不是不赔,而是赔偿主体的确定问题。无论是按照民法中的“过错原则”,还是保险法中的“责任划分”,赔偿的主体都应当是对车主造成损失的肇事方。如果肇事方买了三者险,就可以将自己的赔偿责任转移给对应的保险公司;如果肇事方没有购买相应的保险,按照我国民事法律

3、的相关规定,则应由肇事方对受损车主进行赔偿;若肇事方未投保且不愿赔偿,此时投保人可将追偿权转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可先行垫付赔偿款,然后再向肇事方追偿,这也是投保人的一项基本权。三、当前“无责免赔”条款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无责免赔”条款在执行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代位求偿权”标准和流程尚未完善。尽管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在我国立法中确定已久,但由于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自身规定不完善、实务操作性差,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行使“代位求偿”的权力,降低了车险理赔服务水平。如果预先赔付,保险公司将给自身带来较高的法律风险。二是部分公司“无责免赔”没有清晰明示给消费者。部分公司在保险合同中没有将“无责

4、免赔”条款在显著位置或使用加粗字体清晰明示给消费者,导致事故发生后消费者认为“无责免赔”为陷阱条款,在司法实践中被认定为未尽告知义务。三是部分公司在查勘定损理赔过程中服务不到位。部分公司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无责方保险公司扯皮推诿,曲解条款,置之不管;有责方保险公司低估损失,惜赔拖赔,态度蛮横,导致消费者认为“无责免赔”是霸王条款,影响了保险业整体形象。四是“无责免赔”知识的宣传普及有待加强。“无责免赔”充分吸收了民法“过错原则”和保险“责任划分”原理,专业性很强,消费者对其认识还不够到位,“无责免赔”等知识与保险法律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四、几点建议1、完善“代位求偿权”标

5、准和流程。组织业内力量深入研究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指导行业协会和保险公司进一步完善车损险代位求偿的标准和流程,明确在“无责免赔”情况下,无责方代位求偿权转移的程序、双方车主以及双方保险公司应尽的各项责任和义务。2、进一步提高车险产品条款的科学性。加强车险产品条款的审批管理,严格要求责任免除条款必须在保险合同的显著位置以加粗字体等方式清晰明白地告知消费者。支持和鼓励财产保险公司根据市场情况,不断创新、丰富商业车险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种类、多层次的保险需求。3、不断改进车险理赔机制。加大车险理赔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督促公司充分运用电子化技术等手段简化理赔流程,完善理赔细节,提

6、高理赔时效。引导公司转变理赔服务理念,主动做好“无责免赔”等普通消费者难以理解的、专业性强的产品条款的解释工作,积极改进和创新理赔服务机制,为事故双方理赔提供方便,依法履行赔付义务,做到应赔尽赔。4、进一步加强保险知识和保险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在前一阶段新《保险法》学习宣传活动的基础上,提升公司宣传意识,强化公司宣传责任,创新宣传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把宣传的重点由业内转向业外,把宣传保险法律知识与普及“无责免赔”等保险知识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提高广大消费者的保险意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