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四中聚贤中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广州市荔湾区四中聚贤中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ID:6609380

大小:5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20

广州市荔湾区四中聚贤中学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广州市荔湾区四中聚贤中学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广州市荔湾区四中聚贤中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立德、善心、端行、博学广州市荔湾区四中聚贤中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科目语文时间2014年4月24日主讲教师詹玮宜职称未评级班级初一2班课题《狼》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说明《狼》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写动物的佳作,旨在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善待动物的意识,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狼》通过屠户劈狼的故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全文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借助于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腻传神地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本班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了7篇古文,14篇古诗,在下册学习了4篇:《伤

2、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因此能借助课下注释与工具书对文章进行翻译,并能通过引导发现、积累文言词语现象,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过故事性较强的《狼》,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遇到危险时,勇于战斗、善于战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相关的文言词汇,归纳、积累本课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现象。2.理清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分析狼和屠户的性格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课前预习,初步认识蒲松龄与《聊斋志异》,掌握本文生字读音。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积累本课的文言现象,整

3、体感知故事情节。3.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品味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体会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坏人时,勇于斗争、善于斗争。重点难点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握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2.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教学策略通过小组合作疏通的方式理解文意,整体把握文章的情节。以速读、默读、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感情色彩,理解屠户和狼的性格特征以及本文蕴含的哲理。教学手段小

4、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进度安排1课时来衡量液体的多与少吗?【实验】分别量取10g水和10mL水;【提问】你认为在取用液体药品的时候,称量质量方便一点还是量取体积方便一点?【引入】显然量取体积比较方便一点,因此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溶液组成表示方法。【思考】依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变换溶质的量(m1,n1,V1)及溶液的体积(V2)请你写出可能的数学表达式。【讨论】学生思路大开,讨论热烈,组合出各种表达式:m1/V2、n1/V2、V1/V2;【阅读】课本P14图1-14【讲述】m1/V2、n1/V2都是经常使用的浓度表示方法之一【讲述】在日常生活中,对于

5、液体往往使用液体体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物质的量多少来表示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板书】物质的量浓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定义:CB=nB/V(mol/L)【副板】变形:①nB=m/M;②CB=m/MV;③nB=CB×V;【强调】如果1L溶液中含有1mol溶质,那么这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mol/L.【过渡】在化学实验当中,对于取用液体来说,一般使用量取体积更科学一点、更方便一点。如果我们使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那么在计算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就会更加方便了。【讨论】从1L2mol/L的NaOH溶液中

6、分别取出5mL,50mL,100mL溶液,它们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溶质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溶质的质量各为多少?【比较】从100g10%的NaOH溶液中分别取出5mL,50mL,100mL溶液,它们溶质的质量各为多少?【引导】溶液的体积是否等于溶液的质量?与密度相关。【小结】由此可见,我们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对于实验中计算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就会更加方便。【过渡】初中学过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所以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着取出溶液体积不同,其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溶质的质量也不同【

7、结论】1.同一溶液,体积不等,浓度相等;2.同一浓度溶液,体积不等,所含溶质的质量不等。2立德、善心、端行、博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图片分辨狼和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狼的狡猾本性。二、预习检测1.以填空形式了解关于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相关知识。2.生字词正音。三、初读课文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整体感知故事大意,找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四、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以抢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本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现象及重点句子的翻译。(1)通假字:止(2)古今异义:去、行、几何(3)词类活用:前、犬、洞、隧、变诈(4)一

8、词多义(虚词):之、而、其(5)重点句子:①缀行甚远。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苫蔽成丘。④目似瞑,意暇甚。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五、整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