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高考备考会之第41题备考策略

012高考备考会之第41题备考策略

ID:6588511

大小:1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19

012高考备考会之第41题备考策略_第1页
012高考备考会之第41题备考策略_第2页
012高考备考会之第41题备考策略_第3页
012高考备考会之第41题备考策略_第4页
012高考备考会之第41题备考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012高考备考会之第41题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012高考备考会之:第41题备考策略华师一附中陶涛一、所谓SOLO分类理论1.SOLO分类理论是在皮亚杰的发展阶段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阶段性,从低到高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思运阶段、具体思运阶段和形式思运阶段,不同的阶段间有质的飞跃。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澳大利亚约翰·彼格斯教授形成了他的理论: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与这个人总体的认知结构是没有直接关联的。一个人的总体认知结构是一个纯理性的概念,是不可检测的,称之为“假设的认知结构”(HCS),而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

2、却是可以检测的,称之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tructureoftheobservedlearningoutcome,英文缩写为SOLO)。2.认知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回答层次描述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最小年龄SOLO层次1能力2思维操作3一致性与收敛形式思运(16岁以上)抽象扩展结构最高:问题线索+相关素材+相互关系+假设演绎与归纳;能对未经历的情景进行概括结论开放,可以容许逻辑上兼容的几个不同解答概括型具体思运(13-15岁)关联结构高:问题线索+相关素材+相互关系归纳;能在设定的情景或已经经历的经验范围内利用相关知识进行概括在设

3、定的系统中没有不一致的问题,但在系统外可能出现不一致中级具体思运(10-12岁)多点结构中:问题线索+多个孤立的相关素材只根据几个有限的、孤立的事件进行“概括”由于基本只注意孤立的素材而使回答收敛太快,从而导致用同样的素材得出不同结论初级具体思运(7-9岁)单点结构低:问题线索+单个相关素材只能联系单一事件进行“概括”没有一致的感觉,迅速收敛,只接触到某一点就立刻跳到结论上去,因此结论非常不一致前思运(4-6岁)前结构最低:问题线索和解答混淆拒绝,同义反复,转换,跳跃到个别细节上没有一致的感觉,甚至连问题是什么都没弄清楚就收敛了二、

4、可设置题目情境及应对策略1.根据提供的信息(原始材料)得出结论2007年上海36题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

5、士……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9分)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第五层次:利用材料综合不同角度进行充分论证。感悟:这类题往往是问某历史现象是怎么样。解答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完整解读,剔除干扰或不必要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检、归类,结合课本知识,尤其是阶段特征,拿出比较理性的结论。不建议高中生用简单的好或坏、对和错等结论,因为

6、这种类型的题,材料一般不会是单向的。要达到第四、第五层次要求,辩证地看问题是必要的。比如,本题转换成常规问法“通过19世纪中期工人阶级的生活状态说明工业革命在社会生活方面影响。”类似问题举例:l1938年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l20世纪初中国报业的发展情况。l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l唐后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l战国时期的商人(或者文士)地位。l20世纪70年代西欧民众的社会关注热点。2.对历史事件进行价值判断2009上海37题: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

7、专题文章,写道: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关于建立新法院的

8、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