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税收制度论文:中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效率比较

发表税收制度论文:中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效率比较

ID:6461997

大小:26.5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14

发表税收制度论文:中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效率比较_第1页
发表税收制度论文:中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效率比较_第2页
发表税收制度论文:中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效率比较_第3页
发表税收制度论文:中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效率比较_第4页
发表税收制度论文:中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效率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表税收制度论文:中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效率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发表税收制度论文:中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效率比较当你在写税收制度期刊论文时,会遇到哪些问题呢,首先怎么样才能写好税收制度论文呢?然后如何发表税收制度期刊论文呢?这些都是问题,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发表税收制度论文:中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效率比较。        一、发表税收制度论文:美国商业银行跨州发展规制及经济效率分析  (一)美国商业银行跨州发展规制历程  1788年《美国宪法》取消联邦各州征收关税和发行纸币的权利,各州在财政压力来袭时,期望通过收取商业银行开办特许授权费来稳定其财政收入,一项重要的举措

2、,即限制商业银行跨州经营成为各州最大化其银行特许授权费收取的最佳方式,但同时各自为战也造成联邦财政困难。时隔不久,1791年美国联邦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米尔顿努力游说国会通过了创建现代银行体系的美国第一银行,以金融强化联邦政府的力量。这一兼具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重特性的美国第一银行拥有许多特权,它能够在各州建立分支机构和发行纸币,其不平等的权利引发各州商业银行的强烈不满,群起而仿效,导致美国第一银行很快破产。为应对债务危机和货币体系稳定的难题,1817年麦迪逊总统不得不向国会提议建立美国第二银行。美国第二银行仍以商

3、业银行的身份与各州商业银行展开竞争。1837年,密歇根州《自由银行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各州商业银行重新获得纸币发行权,且银行业市场进入壁垒大为降低(最低10万美元为商业银行资本金准入门槛),美国银行业因此进入自由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地设立以及后来又迅速恐慌性地大量破产,迫使各州分别立法管理其银行业的发展。1863年,《联邦银行法》出台,主旨是反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设置导致的过度竞争,明确联邦及州银行允许保有和运营已有的分支机构,但不允许新设分支机构,同时剥夺了各州银行的货币发行权,而1927年通过的《Mcf

4、adden法案》赋予了联邦银行无固定经营期限许可,从而能与州银行竞争信托业务,实质上是扩大了投资许可范围。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跨州经营限制从逐步松动到完全解除,先是部分州允许银行控股公司(BHC,BankHoldingCompanies)将附属银行转变为分支机构,或是通过收购其他商业银行转化为分支机构(Branching),或是允许在本州范围内设立新的分支机构。在此基础上,一些州通过“互惠”实现了商业银行控股公司的跨州经营,从而在实践中允许了商业银行的跨州经营。最终,1994年通过《Riegle-Ne

5、al跨州和分支银行效率法案》,在法律层面上完全放开了商业银行跨州经营的限制。  (二)美国商业银行跨州发展的经济效率  美国商业银行从禁止跨州经营到完全放开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拉锯战,体现了商业银行跨州经营规制与解除规制之间力量的较量,但是,其跨州经营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最终,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效率、市场竞争机制作用、所有权基础上的接管措施的激励和风险规避动力,导致了美国商业银行跨州经营的完全放开。  1美国商业银行跨州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率。一般认为,美国各州禁止其商业银行跨州经营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征收特许授权费的需要,而各州

6、商业银行进行跨州发展的最主要动因是追求规模经济效率,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证数据上,商业银行均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广泛存在于银行业,伴随着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效率明显,一方面是标准化和简单化流程及大批量销售其金融产品均具有规模优势;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建立分支机构来复制已经成熟的银行管理模式,存在充分利用其无形资产进行大规模管理的优势,同时也为扩展其产品经营范围从而获取范围经济创造了条件。规模经济效率发挥有其界限范围,通过分析美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表明一定时期内其总资产规模达到5亿

7、美元,此后会出现规模经济递减。由于1837年以来一段时间内美国实行了《自由银行法案》,限制跨州经营,导致美国商业银行过度竞争发展,使商业银行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界限,抑制了美国银行业规模经济效率的发挥。一般认为,严格限制商业银行跨州经营降低了其利润率,而在放开地域经营限制以后,处于规模经济递增阶段的商业银行实行跨州经营就能逐步达到最优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率。然而,随后的研究发现,利用1993-1998年美国7000多个银行的数据库数据,在解除商业银行跨州经营限制的条件下,美国商业银行跨州经营利润率的高低存在不确定性。一

8、种可能的解释是,小商业银行的信息偏在影响(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成本上升,造成在距离较近的地方经营是有利的,而在较远地域的经营是不利的,这种不良影响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率部分地抵消;跨州经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能够扩大商业银行存款的资金来源、降低资金成本以及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综合考虑这两种影响,商业银行在跨州经营追求规模经济效率时,应该选择适宜的扩张模式和管理方式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