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图的判读与训练.doc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训练.doc

ID:6460654

大小:5.40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1-14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训练.doc_第1页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训练.doc_第2页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训练.doc_第3页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训练.doc_第4页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训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等值线图的判读与训练一、等值线的原理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中,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读下图,回答1~3问题: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A.1020、1012.5B.1017.5、1020C.1017.5、1015D.1015、1012.5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南风B.西风C.西南风D.东北风3.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A.①B.②C.③D.④图1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3-5题。3. 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800米 B.9

2、00米 C.1000米 D.1100米4.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A.M,NB.M,PC.M,Q D.P,Q5. 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A.风沙  B.洪涝C.滑波  D. 寒潮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3、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二、等值线的类型中学地理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气温线、等水温线)、等压线(水平面等压线、垂直面等压线)、等降水量线

3、、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承压水位线等等。三、主要等值线的应用1、通过判读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的种类(山地、盆谷、轮廓、山脊线、山谷线、陡崖)坡度的陡与缓,确定山脉的走向,选择水库大坝的位置、修筑公路线的走向选择、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工程土方的估计等。2、通过判读等深线来判断海洋地形的种类如大陆架、海沟、海盆、海岭、海底火山等;甚至判断地形图所在的具体海域;确定港口的区位条件。3、通过判读大气等压线来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如气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糟、轮廓;判断不同部位

4、的天气特点,风向与风力大小。也可以从全球范围的等压线图来判定典型的气压中心名称。4、通过判读大气等温线来判断所在地的南北半球、季节与天气、以及该季节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中心、季风盛行方向(亚洲东部和南部)。5、通过判读海洋等水温线判定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南北半球位置及大陆东西岸位置,以及洋流对环境的影响。6、通过判读等降水量线结合具体的地形轮廓判定山地的迎风坡与背风坡,具体离海远近、山脉走向等。7、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判断回答太阳辐射极大值、极小值出现的地区及原因,分布的总体规律及对人类的影响。8、通过判读等

5、震线判定地表某点地震的烈度、震源位置及震中距等。9、通过判读海底岩石年龄等值线判定海岭、海沟的位置,及海底张裂地带与碰撞地带的位置与走向。10、通过判读人口密度等值线分析某地区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诸因素。四、判读的一般方法1.读数值———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2.看疏密状况———了解影响因素3.看走向和形态———了解影响因素4.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一)等高线1、等高线的基本知识①同线等高。②等高距全图一

6、致。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互不相交但在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④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⑤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⑥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19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2、判断地形类型(1)大地形类型

7、平原:海拔<200m,地势起伏很小,等高线很稀疏高原:海拔>500m,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山地:海拔>500m,地势起伏很大,等高线很密集丘陵:海拔200-500m,地势起伏较大,等高线较密集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2)小地形类型山顶:中间高,四周低谷地(或洼地):中间低,四周高山谷: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山脊: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两侧高,两侧低,成对称地形—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

8、陡崖: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沙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表现为新月形。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3)判断坡度陡缓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成正比)、比例尺的大小(成正比)、等高距的大小(成正比)有关系。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