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43936
大小:1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14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爱护自己的名誉 1教案 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爱护自己的名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懂得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护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2.引导学生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能够张显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及自我悦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活动、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具有珍爱自己名誉的情感和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2.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各方面的进步,由此产生自信心,懂得进步
2、是成长的阶梯,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懂得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护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具有珍爱自己名誉的情感和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美”吗? 学生:(略) 老师:我们从下面几位同学的行为来具体学习一下什么是“美”。(过渡) 【讲授新课】 一、谁最美(板书) 老师:同学们,大家先打开课本第十四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 学生:(略
3、) 老师:他们的这些做法好吗?为什么?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在家庭、在社会里、在学校中,懂礼貌、讲文明、诚实的人,会赢得人们的称赞,他们就是“美”的,反之就是“丑”的。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心灵美”。) 老师:这回大家明白什么是“美”了吗? 学生:(略) 老师:下面大家看课本第十五页,看看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略) 老师:在我们的身边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将怎样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我们应该向那些“美”的同学学习,
4、这样做会赢得人们的称赞,同时也是爱护自己名誉、自己的名声。(过渡) 二、爱护自己的名誉(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十六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大家讨论一下,这个故事中的同学做的对吗?它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略) 老师:从故事中,我们知道:不能随便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做会损害自己的名声。大家明白了吗? 学生:(略) (给同学们讲“摘梨”的故事,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对于个人来说,要珍惜自己的名誉,在海外的中华儿
5、女心中,祖国的名誉比个人的名誉更重要。我们来看课本第十七页的小故事。 学生:(略) 老师:大家还知道那些爱惜名誉的小故事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可给同学们讲“杨震拒金”的故事,详见文本资源。) 学生:(略) 老师:我们该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呢?大家讨论一下,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懂礼貌、讲文明、诚实等都是爱惜自己名誉的行为,但如果我们不慎做错了事,我们又该怎样维护我们的名誉呢?(过渡) 三、懂得羞耻(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十八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
6、:(略) 老师:假如做错事的同学是你,你又会怎样做呢? 学生:(略) 老师:做错事是难免的,只要勇于改正,就会进步的更快。大家有没有做错事,勇于改正的事例呢?给大家讲讲吧!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亡羊补牢”;欣赏图片“承认错误”、“要懂得羞耻”、“知错就改”。) 老师: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在逐渐的长大,在成长过程中,大家都会有令自己高兴进步,下面我们就来互相交流一下,我们在成长中都有哪些进步? 四、我在进步(板书) 老师:大家先打开课本第十九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都有哪些
7、进步?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我们都有哪些进步呢?下面大家自由结组,互相交流一下吧! 学生:(略) (最后,让同学们把自己取得的成绩画出来,并指出哪些是需要继续努力的。)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具有了珍爱自己名誉的情感和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还让同学们互相交流了一下自己在成长中的进步,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思路 三年级小学生对于名誉的认识基本上是空白。他们还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自尊、名誉、羞耻感等词的含义。所以,教材
8、在呈现方式上,更注重体验与创设情景的结合,同时注意了学生的参与度。力求最大限度地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启发学生对相关的原有认知的反思和联想。 为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本主题的内容采取了深人浅出的形式。由“谁最美”导人,让学生通过对事例的辨析,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自尊、珍惜名誉。教材安排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他们对此并不陌生,但是如何与自尊、名誉、羞耻感的认识挂上钩,却是难点。希望教师广开思路,不局限于教材,探索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