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20838
大小:4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13
《《几何原本》(一)文本研读内容摘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幾何原本》(一)文本研讀內容摘要洪萬生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日期:2002年2月2日地點: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M417主讀:洪萬生參加者名單:一、版本明代初刻本(1607年)之1611年『再校本』,現藏上海博物館與上海圖書館。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於1983年依據上述『再校本』,影印發行。至於1607年之初刻本,是徐光啟與利瑪竇根據丁先生(ChristophorumClavius)所編的EuclidisElementorumLibriXV(1574)譯成。原書共有十五卷,他們兩人只翻譯了前六卷。此一拉丁文版本,原與ThomasL.Heath所勘定之權威英文版Euclid:Thir
2、teenBooksofTheElements(1956)稍有出入,徐、利兩人在十六世紀末翻譯時,更進行了『在脈絡』(incontext)的斟酌,因此,選擇一些片段來仔細研讀並作比較,預料在認知學習方面,相當可以開展社會文化面向之意義。而這,也正是我們研讀此一文本的主要用意。二、研讀文本1.徐光啟的〈幾何原本雜議〉共八則2.《幾何原本》第一卷之首:界說三十六,求作四,公論十九3.《幾何原本》第一卷:第一~十二題;第四十三~四十八題。三、研讀內容摘要首先,在進入文本之前,我簡單對比了柏拉圖(Plato)與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數學哲學主張,以及它們在哪些面向(譬如
3、『認識論』或『方法論』)影響了歐幾里得(Euclid)的《幾何原本》。我所依據的數(科)學史家論述,包括了CarlBoyer(1968),MorrisKline(1972),G.E.R.Lloyd(1983),以及VictorKatz(1993)。此外,由於利瑪竇、徐光啟之譯本根據了Clavius(1574),所以,有關丁先生(Clavius)的學術背景,我們也參考了Englefriet(1998)。在這一個關聯中,我也著重說明Heath(1956)中的7“postulate”(設準,共五個)與“commonnotion”(公論,共五個)在亞里斯多德的『演繹科學』(duc
4、tiviescience)結構中之區別。然後,對照Clavius(1574,1591)中的重新安排(求作四則,公論十九則)。最後,再引出現代數學中的『公設』或『公理』(axiom)之意義。在研讀策略方面,我們則通過比較(史學)方法,考察利、徐兩人中譯時如何處理中西算的會通與其相關的認知困擾。為此,我們選擇Heath(1956)作為一個標準的文本,同時,也對照了Clavius(1591),亦即Clavius(1574)的修訂版。後者是中譯的母本,照理應該參考才是,可惜,我們無從得閱,只好日後再想辦法補充。在本書的合譯工作中,徐光啟所扮演的角色是『筆受』,至於來自義大利的耶穌
5、會士利瑪竇(MatteoRicci)則是『口譯』。因此,如果說利瑪竇在羅馬學院(CollegioRomano)接受丁先生的指導,受過很好的數學訓練,那麼,徐光啟是否擁有相稱的算學能力呢?而且,他是否理解西方(論理)幾何學呢?事實上,前者可以徵之於徐光啟自己的算學著述,至於他的〈幾何原本雜議〉,則可以佐證他對本書嚴密邏輯結構之心領神會。其中有多條常被數學史著述所引述,我在講解時一筆帶過。另外,我則是特別說明底下二則論述之意義:(1)本書『能令學理者袪其浮氣,練其精心』(第一則);(2)讀者初覽此書,「疑奧深難通,仍謂余當顯其文句」,於是徐光啟勉勵他們「請假旬日之功,一究其旨
6、,即知諸篇,自首迄尾,悉皆顯明文句。」(第八則)前者似乎意在突顯幾何學訓練的『修心養性』功能,這當然有賴於後者所強調的《幾何原本》知識結構中的『首尾一貫』與『顯明文句』。針對後者,徐光啟還指出:「凡人學問,有解得一半者,有解得十九或十一者。獨幾何之學,通即全通,蔽即全蔽,更無高下分數可論。」(第三則)(一)界說在〈界說三十六則〉中,我首先說明『界說』與『幾何府屬』二個名詞之意義。其中『界說』之為用—「凡造論,先當分別解說論中所用名目,故曰界說」,是否也呼應了中國明代晚期算學著述體例,還有待深入研究。此外,『府屬』應是“category”之中譯,如此一來,『幾何』當是“ma
7、gnitude”之意譯,而非“geo”之音譯,因為「凡曆法、地理、樂律、算章、技藝工巧諸事,有度有事者,皆依賴十府中,幾何府屬。」現在,針對幾個『界說』作一點說明。第一界:「點者,無分。」它準確地對應了Heath(1956)版的『定義I.1』:“Thepointisthatwhichhasnotpart.”7不過,後者卻沒有前者的『備註』:「無長短廣狹厚薄。」第二界:「線,有長無廣。」也『忠實地』呈現了Heath(1956)版的『定義I.2』。所不同的,還是前者的『備註』:「試如一平面,光照之,有光無光之間,不容一物,是線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