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03682
大小:1.29 M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12
《地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危莹文化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它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美国人类学家艾尔费雷德·克罗伯和克莱德·克拉柯亨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指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借符号之使用而被学到或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出色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克拉柯亨还曾把文化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据此而论,所谓的“文化”,可以囊括人类群体的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如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与人的智力
2、、精神。从事物存在的角度来看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是客观的,人的智力和精神是相对主观的,它们共同影响着文化制度和文化形态。这里仅以中国的居民建筑文化为例,谈谈两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总的来说,建筑具有种族领域性特征,换句话说,具有乡土特色和民族风格。一个民族,一个独特的地理领域,必会创造出富有特定的民俗乡情的建筑风格。大而言之,一个文化共同体,会创造出相近的建筑风格,如欧洲建筑、阿拉伯建筑、东南亚建筑等;小而言之,在一个特定的民族内不同的地域或不同的群落,其建筑风格也会各有不同,如中国汉民族各地的民居,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园林,风格就大异其趣。民居是与“宫式做法”相对应的建筑形式
3、。它与统治阶级的宫殿、府邸、坛庙、陵园、园林建筑不同,是以较为经济的方式,较为廉价的方式,较为简单的结构,以满足居住和生产为主要目的,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地建造出来的。因为讲究实用所以风格自然淳朴;又因为地理条件的不同,建筑材料的限制、人文背景的差异,所以各地的居民都独具特色。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相对于其它国家,民居的形式更显繁复多样。维吾尔族的平顶住宅,蒙古族的毡包,藏族的碉房和垒石住宅,白族的“三房照壁”;傣族的干阑式住宅湘西苗族的“吊脚楼”,西北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土楼,皖南的明式住宅,北京的四合院⋯⋯这些建筑,有的细腻,有的粗犷;有的轻巧,有的厚重,带有浓厚的乡
4、土气息。96建设文化各地民居反映一方的风土,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民居中得到最好的解释;一方的民居反映一方的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在民居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毡包、窑洞与干阑式住宅,最为典型地反映出一种生活智慧;皖南的住宅、北京的四合院,充分地反映出一种生活的智慧;福建的土楼则反映了某种儒家的宗法观念和伦理情愫。北方山地文化和江南水乡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民居中得到深刻而集中的体现。在西方,四合院被视为中国民间建筑文化的象征。四合院虽然在北京较流行,其他地方也不少见。其朝向一般是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暗喻紫气东来,寿比南山之意。比起四合院,福建的土楼在规模上更宏
5、大,更显气势。土楼虽然大小不一,但因客家往往聚族而居,一般都体积巨大。土楼的主人一般为北方的大族,在动乱的年代里举族南迁,却遭到当地居民的排斥和地方恶势力的滋扰,于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便建起了这样的“土围子”。今天,这些矗立在碧绿的山坡、田野,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的土楼,已成为学者和游人心中的最美的风景。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流行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流行地面建筑与干阑式建筑。现在的西双版纳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与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可以说是中国最具有原始风味的两种建筑形式。我们虽然不能把当今傣族的住宅与古时的干阑混为一谈,但它的
6、下部架空、上部居住的基本构架与古时的完全相同。黄土高原的窑洞属于另一种建筑类型——穴居。窑洞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较为普遍,人们在天然壁上横向开凿长方形房间,是数洞相连,形成一个地下院落;也有的同时在岩壁上凿出数层,形成一个天然的土楼;有的还在岩外建起房屋,使其与窑洞相连;还有的在平坦的岗地上开挖出方形或矩形的深坑,然后再沿坑面开凿窑洞。所有建筑种类中,窑洞大概是唯一称得上与自然混为一体的建筑了。地理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居建筑的风格与样式,而人的智力又使得民居建筑各具特色,有着自己的精神与内涵。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任何事物现象,存在永远是第一位的。存在决定
7、意识,意识就是建立在存在之上的,有很多人日出而耕,日落而归,劳碌一生,平凡无为;但生存不等于生活,他们在生存的空间决定了他们意识的质量,而他们的意识质量又决定了他们存在的有限价值;如果我们抛弃意识对于存在价值因素,依照机械的物质存在的观点而论,爱因斯坦和一个农民是相等的,托尔斯泰和一个文盲是相等的;重要的是意识使得存在的意义发生了不可比的差距。文化的灵魂建立在人的精神之上,精神建立在人的意识之上,而人的意识又建立在物质形式之上。因此,地理环境与自然因素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文化形态。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伟大创造的结晶——源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