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民居建筑对墓葬建筑的影响

汉代民居建筑对墓葬建筑的影响

ID:10069095

大小:3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23

汉代民居建筑对墓葬建筑的影响_第1页
汉代民居建筑对墓葬建筑的影响_第2页
汉代民居建筑对墓葬建筑的影响_第3页
汉代民居建筑对墓葬建筑的影响_第4页
汉代民居建筑对墓葬建筑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代民居建筑对墓葬建筑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代民居建筑对墓葬建筑的影响[摘要]汉代是汉民族完整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当时的政治制度、专业学科、风俗习惯、思想意识等,不但互为影响、互为利用进而共同发展,也影响着后世几千年的整个中国社会。其中与社会人息息相关的民居建筑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它不但对整个中国的建筑史影响极大,也影响着人类生活中的另一种特殊建筑――墓葬。汉代人们不但注重阳世生活的质量,也同样在意肉体死亡后的归宿。对生命的眷恋使得视死如事生的观念在当时十分受推崇,这一思想也真实的反映在对阳宅与阴宅的建造上面。[关键词]建筑;汉代民居;汉代墓葬;影响汉代是继秦以后一个疆土辽阔、历时较长的大王朝。秦王朝对全国

2、的统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汉代也是汉民族完整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许多当时的政治制度、专业学科、风俗习惯、思想意识等,不但互为影响、互为利用进而共同发展,也影响后世几千年的整个中国社会。其中与社会人息息相关的民居建筑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它不但对整个中国的建筑史影响极大,也影响着人类生活中的另一种特殊建筑――墓葬。建造地点方位和时间的选定11汉代民居建筑与墓葬建筑虽然是两种不同意义的建筑形式,但由于根深蒂固的视死如事生的观念影响,民居建筑与墓葬建筑在建造地点、建造方位以及时间选择的原则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民居建筑的营造地点和时间的选择主要以日常生活习惯和对生活中不祥

3、事物的规避为主要原则。而墓葬建筑的择时择日,除盼望逝者入土为安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希望趋吉避凶、泽被后世。从实用性上来说略有差别,但两种建筑类型隐含的辟邪功能却异曲同工。农耕社会的土地,对居民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审其土地之宜”自然成为择宅的首要条件。建造时间的选择更是与农耕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吕氏春秋》中记载有不能兴土木的季节与树木生长的旺季相一致,比如:孟春、孟夏、季夏;可以修建或动土时间又与农忙结束的时间相吻合,比如:孟秋、仲秋。《四民月令》中也曾记载,修缮房屋的时间一般是集中在每年的九月和十月。秋季对于农家而言,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空闲时间相对宽裕的时

4、候。无论从人力还是物力来讲,都十分适合在此时进行各种大型繁杂的工程。关于墓葬的建造时间,在《论衡・讥日》篇中记载:“世俗既信岁时,而又信日。举事若病死灾患,大则谓之犯触岁月,小则谓之不避日禁。岁月之传既用,日禁之书亦行。”《葬历》记载:“葬避九空地�11及日之刚柔、月之奇耦。日吉无害,刚柔相得,奇耦相应,乃为吉良。不合此历,转为凶恶。”又曰:“雨不克葬,庚寅日中乃葬。”择时、择日对于墓葬的建造来说,不仅重要且需要按照阴阳五行为原则,刚柔相合。另据《论衡》记载,汉代流行的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创立的五音相宅法,不仅适用于阳宅的方位确定上,在选择阴宅方位中,也有很多人使用这种

5、方法。两种不同性质的建筑使用同一种选择方法,无疑证明了汉代先民,对于阳宅和阴宅同样十分重视,也是对视死如生观念的充分诠释。建筑结构一堂二内的格局,在汉代时期可能是比较普遍存在的民居形式。证据来自于《汉书・晁错传》中的记载,汉文帝时晁错曾在关于迁徙北方边地百姓的提议中,建议政府为百姓修建“一堂二内”的住宅作为安置房屋。虽然不能作为汉代民居的统一模式来理解,起码应该是当时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从现已出土的汉代明器中的房屋模型综合来说,当时的建筑形式还是比较多样的,一字型、曲尺型、二进式都有确切的实物出土。如河南陕县刘家渠出土的东汉陶屋就是前后两进式平房。[1]11院落是民

6、居重要的组成部分,比较讲究的家庭,院落一般由筑墙将四周围起,并在院中会栽种树木美化环境。如《汉书王吉传》中曾记载西汉时长安的王吉家中就种有枣树。《艺文类聚》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长安刘向家的院中植有大榆树。越来越多的汉代考古资料不断为这些记载做了证明,比如,四川新都汉代桑园画像砖中,住宅院落中明显可以看到有大片的桑树。德阳汉画像砖中宅院里种植的不但有柳树还有榆树。[2]经济条件更好一些的富人商贾居住的民居,不仅规模更大,建筑结构也更为复杂。其中,除了包括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之外,还有饮酒设宴的专门场所、马厩、车库、仓库等。河南郑州南关159号汉墓出土的汉画像砖,画面

7、描绘的既是一座大型庭院。结构为前后两院,前院临街,院内种植有花木,后院为两层楼房系主人日常起居使用。建筑整体规划合理且颇有气势。[3]汉代民居的这些基本模式,在后代仍然被不断的模仿和沿用。它们不但对中国传统住宅的营造模式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也同时影响着墓葬这种特殊的地下建筑类型。西汉早中期的咸阳杨家湾四号汉墓,由墓道、墓门、中庭和墓室几部分组成。墓道平面呈曲尺型布局,与当时民居的基本布局式样极为相似。[4]11南阳赵寨砖瓦厂出土的西汉画像石墓,结构为二进式,平面接近方形,与基本民居类型中堂在前,内在后的结构相似。[5]西汉晚期至新朝画像石墓的布局和空间结构与阳宅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