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

ID:64007641

大小:53.67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4-02-01

上传者:无敌小子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_第1页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_第2页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_第3页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_第4页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_第5页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_第6页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_第7页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_第8页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_第9页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_第10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发展规划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二。一七年五月 、乙/前言1一、规划背景2(一)发展基础2(二)形势要求10二、总体思路1.2(一)指导思想12(二)发展理念12(三)发展目标14三、主要任务1.8(一)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18(二)着力增强管养服务效能21(三)努力打造运输服务升级版23(四)推动智慧绿色安全发展26(五)增强现代化综合治理能力30四、保障措施3.2(一)有序组织规划实施32(二)强化资金保障供给32(三)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33(四)加强动态跟踪调整34五、环境影响评价34(一)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分析34(二)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37(三)环境保护措施38I 前言“十三五”是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大格局、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和促进中部崛起“十三五”规划等国家战略规划、建设“四个河南”的重要时期。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只有充分发挥好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才能有效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为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据《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并与国家相关规划相衔接,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在公路水路交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手段。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第一要务,围绕“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40 持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组团连通道路建设和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实施,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支撑轴带发展、以快速通道服务城市组团式发展、以国省干线公路保障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农村公路助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路网格局。同时,不断加大内河水运开发力度,着力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安全应急、养护管理、科技信息、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保障能力建设,努力推动邮政快递业转型升级,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由“基本缓解”到“总体适应”的重大跨越,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省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296亿元,比“十一五”期增长36.8%。到“十二五”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7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675公里,初步建成安全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高速公路网络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206亿元,为规划目标1000亿元的121%。积极构建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重点推进郑州航空港区高速公路建设,加强豫西山区、省际出口通道建设;加快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河南段扩容改造,提升国家高速公路主通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到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305公里,居全国第3位,比“十一五”末增加1289公里;八车道里程达40 到1005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700公里,实现所有县(市)城20分钟上高速,省际出口达到27个,郑州、洛阳、南阳、商丘、周口等5市形成环城高速,以郑州为中心、辐射所有省辖市的3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已经形成。普通干线路网结构更趋优化。“十二五”期间,全省普通干线公路完成投资588亿元,为规划目标580亿元的102%,五年新、改建8425公里。以提升等级、改善路况、优化网络为重点,加大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和产业集聚区连通道路建设力度,实施G105、G107、G310等重要国道扩容改造和“10+1”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着力畅通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对外通道。同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了国省道网布局。到2015年底,全省普通干线公路里程达到3.1万公里,在“县县通国道、乡乡有干线”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实现省规划的64个城市组团中41个与中心城区以一级公路连通,180个省规划产业集聚区全部以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农村公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村公路完成投资398亿元,为规划目标365亿元的109%,五年新、改建4.2万公里,改造桥梁20万延米。围绕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县县畅、乡乡联”工程和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加大危桥改造力度,逐步完善安保等附属设施;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圆满完成国家“十二五”集中连片扶贫建设任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农村公路网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到2015年底,全省农40 村公路里程达到23万公里左右,基本实现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覆盖所有建制村。运输场站建设有序开展。“十二五”期间,全省公路运输场站完成投资41亿元,为规划目标40亿元的102%。围绕客运重点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和普通公路客运站升级改造,建成郑州、许昌、鹤壁3个综合客运枢纽和37个公路客运站;开工建设10个公路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到2015年底,全省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达到235个,实现了“市有一级站、县有二级站、乡有心、二,客运站”。内河航运开发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全省内河水运完成投资42亿元,为规划目标40亿元的105%。大力推进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涡河二期、沱浍河一期等航运工程建设。到2015年底,全省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675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236公里,其中IV级航道452公里,形成沙颍河、淮河等通江达海的水运通道。专栏1“T卜二五”公路水路交通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主要指标2010年十二五”规划2015年公路网总里程(万公里)24.52526.7高速公路里程(公里)5016>66006305普通国省道里程(万公里)1.82.73.1农村公路里程(万公里)222223二级以上公路客运站个数(个)195235235内河航道里程(公里)1439164316752.养护管理水平明显提升。40 公路养护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期,以“畅、安、舒、美”为目标,积极开展公路养护示范工程创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加大公路养护投入力度,制定由台了相关实施标准和实施方案。五年高速公路养护共投入41.3亿元,实施路面专项工程里程4869公里;普通干线公路投入174亿元,实施大中修里程5765公里;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财政资金81.5亿元。到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体技术状况指数达到93.8;普通干线公路平均优良路率从“十一五”的69%提高到88.3%;农村公路基本形成了“分级负责、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管养机制,实现“乡乡建有管养站”。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以建设“平安交通”为载体,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道路运输平安年”和“平安工地”等活动,强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安全保障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及灾害防治工程,五年改造干线公路危桥(隧)658座,处置安全隐患9022公里。积极推进河南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与救援中心、公路水路安全畅通和应急处置系统项目建设,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服务管理能力有效提升。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10个普通干线经营性收费公路项目终止收费。深入推进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有效遏制违法超限超载蔓延势头。认真落实“绿色通道”和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夏季联合收割机免征等政策,五年累计减免通行费134亿元。40 3.运输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公路运输基础性作用依然突出。“十二五”期,全省公路水路客货运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五年公路水路累计完成客运量83.8亿人、旅客周转量5530亿人公里,货运量115亿吨、货物周转量32644亿吨公里。公路客、货运量占全社会运输量的比重均达到90%以上,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和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到2015年底,全省营运车辆达到127.8万辆,中高级营运客车比例达71.7%。客运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郑州、新乡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成效显著,许昌、巩义等6个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有序开展,驻马店、开封等6市公交IC卡实现互联互通;济源、许昌等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投入使用;选取全省32个县(市)实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试点工作。到2015年底,全省农村客车3.12万辆、农村客运班线4231条,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8.3%,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物流业发展势头良好。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目标,积极推动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市场主体结构,推动货运物流转型升级,长通、宇鑫、邮政速递等一批骨干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加快发展甩挂运输,13家企业成为国家甩挂运输试点;郑州交运集团与郑州铁路局开展全国最大规模的公铁联运合作;推进农村物流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农村物流试点工作初见成效。40 邮政普遍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积极推进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村邮站4.5万个,完成138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任务,全省乡镇邮政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快递业发展势头迅猛,与“十一五”末相比,快递业务量增长7.8倍,快递业务收入增长4.8倍。河南全国性快递集散交换中心完成投资4亿多元,建成并投入使用规模约15万平方米,一批快递骨干企业迅速成长,快递乡镇网点覆盖率和服务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4.智慧绿色交通建设初见成效。科技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交通运输部工程实验室和13个省级研发中心及实验室,制49项河南省地方标准。出台了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发展的实施意见。信息化重大工程和试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微信+交通运输综合服务”平台——“畅行中原”,开通运营全省公路客运联网售票平台,省、市、县和企业四级重点营运车辆联网监控系统基本建成。全省高速公路ETC收费站点覆盖率达到95%,实现与全国联网。绿色交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加大对交通运输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等的推广力度,实现高速公路养护全部沥青路面废料再生利用,干线公路改造工程中旧路面回收率达90%以上。积极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济源全国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区域性试点建设稳步推进,济源、郑州入选全国“绿色交通”试点城市,三淅高速公路全40 国绿色循环低碳公路试点建设任务基本完成。5.行业改革和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行业改革步伐全面加快。全面完成全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改革经验在全国示范推广。采取PPP模式试点建设G107官渡黄河大桥、G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和尧山至栾川至西峡高速公路项目,基本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两桥一路”模式。基本完成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挂牌和人员分流工作。“放管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依法行政水平逐步提高。颁布实施了《河南省水路交通管理办法》、《河南省浮桥管理办法》和《河南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办法》。研究出台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部门的实施意见》。交通运输执法形象“四统一”、行政执法考评、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和服务型执法机构建设全面推进。交通执法“创先达标”和基层执法站所“三基三化”创建活动深入开展。6.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以每年12月“廉政教育月”为抓手,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广泛开展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共创建省级以上文明单位120余个、国家级和省级青年文明号60个;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等活动,行业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加强。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新闻宣传的引导力。40 总体来看,“十二五”是我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效最显著、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行业形象提升最明显的五年,公路水路对全省GDP的直接贡献率由“十一五”期的3%提高到3.3%。交通运输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先行和支撑作用。虽然“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新期待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设施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大而不强、长而不优,普通干线公路整体技术等级偏低,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水平不高,内河水运发展滞后。二是管养服务效能有待增强。建管并重、建养并重的理念尚未牢固树立,重建设轻养护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路况水平有待提升,安全防护设施亟待完善。三是运输服务品质仍需提升。一体化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缓慢,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客运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基础薄弱,多式联运发展缓慢。四是支撑保障能力亟待加强。科技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交通信息化开发应用水平有待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仍需增强;法规制度和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五是发展要素制约日益凸显。发展需求旺盛与资金相对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土地、环境等刚性约束日益趋紧。(二)形势要求。40 “十三五”是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大格局、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服务水平、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黄金时期,交通运输发展既面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五大国家战略规划”、“四个河南”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资源环境等诸多挑战,新形势对我省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进一步增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保障能力,统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加大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力度,以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为主战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推贫困县早日脱贫摘帽,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2、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要求切实发挥交通运输的先行引领作用,继续保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快速发展,注重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信息化现代化“两化融合”发展的新型动力,服务“一核四轴四区”发展格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适应综合交通发展新形势,要求积极推进公路水路与其他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加强与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以及与铁路场站、机场等交通枢纽的衔接,积极发展公铁联运、陆空联运,提高公路水路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效率。40 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快转变行业职能,持续深化交通行政审批、交通投融资、建养管一体化等各项改革,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推进法治交通建设,加快构建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行业管理体系,切实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5、适应“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要求加快推进交通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手段,推进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高效物流”,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步伐,满足公众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运输服务需求,推动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6、加快“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把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运输结构,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加快构建安全、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我省“五大国家战略规划”、“四个河南”建设,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改中求进和建养管运并重,以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为目标,以提质增效升级为导向,以服务民生为根本,着力40 构筑大通道、完善大路网、打造大枢纽、带动大物流,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行业治理水平,全力构建“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法治交通、服务交通”,使交通真正成为引领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先行官,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有力支撑。(二)发展理念。“十三五”期交通运输发展要牢牢抓住“黄金时期”,按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积极转变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积极推动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优化投资结构,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推进管理创新,实现事后监管向全过程监管的转变。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公路水路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促进各种方式之间合理分工、有效协作和服务一体化。统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推动交通运输资源更多的向“三山一滩”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促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建养管运协调发展,宁可少修百里路,也要管养多投入。统筹软硬实力协调发展,加强精神文明、人才和队伍建设。统筹交通运输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安全环保、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升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行40 业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强化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为目标,强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水运发展,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清洁能源、新能源载运工具推广应用,加快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把切实增强老百姓获得感作为交通运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实施交通运输脱贫专项方案,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农村物流,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互联互通,开放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与周边经济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网络建设,提高运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开放建设、养护、运输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发展;支持优势交通运输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引进优质资本共同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础设施实现“四通”、管理服务实现“五化”,基本建成能力充分、衔接顺畅、服务优质、智慧绿色、运行安全、执法规范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强省地位基本确立,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交通优势形成的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基础设施实现“四通”。建成高速公路内联外通、干线公路连县通乡、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内河水运通江达海的基础设施40 网络,实现“省与省、市与市、市与县、县与乡、乡与村”五级通畅,为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提供基础保障。管理服务实现“五化”。基本实现运输服务品质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科技信息智慧化、行业管理规范化,发展的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能力充分。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覆盖广泛的基础设施网络,线网总里程达到27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达到8000公里以上;普通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2.3万公里,占比达到75%1以上;实现85%以上的乡镇通二级公路、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每个建制村有一条通畅的由口路,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855公里,其中IV级航道达到690公里。衔接顺畅。公路枢纽站场功能合理配置,全省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达到270个,建成20个以上综合客运枢纽和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所有机场、高铁站有二级以上客运站对接,实现久便于行、货畅其流公路与枢纽衔接紧密、集疏高效,公路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实现顺畅衔接与转换。服务优质。公路管养效能明显提升,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优良路率持续提升,实现所有建制村乡村通畅公路客运服务水平明显改善,中高级营运客车占比达到80%o内河船舶标准化率达到80%,干线航道通航保证率达到98%o城市客运便捷舒适水平显著提升,公交站点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市区人口10040 万人以上的省辖市公共交通机动化由行分担率达到60%左右,实现交通〜卡通”互联互通。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通邮政、通快递。智慧绿色。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所有二级及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治超四级联网”、1该指标对应规划调整后的普通干线公路网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等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基本建成;公众由行信息实现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多渠道查询,实现高速公路ETC收费站点全覆盖;货运物流和政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运输领域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新增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比例提高到75%o运行安全。安全防护水平显著提高,安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和危桥改造,普通国省道新发现危桥当年处置率达到100%o高速公路重点路段、干线公路特大桥隧、二级及以上客运站监测覆盖率达到100%。交通应急救援保障网络基本完备,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救援到达时间不超过2小时、应急抢通时间不超过24小时。道路运输责任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明显下降,水上一般等级以上实现零事故。执法规范。交通运输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行政执法处罚正确率达到95%以上,群众评议满意度不断上升。高速公路超限货物运输现象基本杜40 绝,干线公路超限超载率平均控制在5%(含)以下。专栏2十三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目标类别指标2015年2020年指标类型能力充分公路总里程(万公里)26.727预期性高速公路里程(公里)63058000预期性高速公路省际出口数量(个)2735预期性普通干线公路里程(万公里)3.13.1预期性其中:二级及以上比重(%)65>75预期性农村公路里程(万公里)23>23预期性40 专栏2十三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内河航道里程(公里)16751855预期性其中:IV级航道里程452690预期性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80>85预期性衔接顺畅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数量235270预期性综合客运枢纽站数量(个)3>10预期性公路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数量(个)一>10预期性服务优质市区人口100万以上的省辖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72100预期性市区人口100万以上的省辖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的比例(%)20~45>60预期性县级行政区域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AAA级以上比率(%)一60预期性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98.3100预期性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邮比例(%)100100预期性中高级客车占营运客车比例(%)71.780预期性内河船舶标准化率(%)5080预期性智慧绿色高速公路ETC站点覆盖率(%)92100预期性二级及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率(%)98100预期性干线公路运行实时信息可查询率(%)一90预期性省辖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率(%)30100预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覆盖率(%)一100预期性交通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办理率(%)一80预期性公路甩挂运输拖挂比(%)1:1.11:1.4预期性营运车船单位周转量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吨公里)0.370.34预期性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客船占比(%)15>30预期性新增公交车辆新能源车辆比例(%)20>75预期性运行安全普通干线公路安全隐患处置率(%)一>90预期性干线公路重要路段、重要航段监测覆盖率(%)一高速公路100普通干线75重要航段75预期性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救援到达时间(小时)2<2预期性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抢通时间(小时)24<24预期性40 专栏2十三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目标较大以上等级道路运输行车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率(%)一15预期性执法规范行政处罚正确率(%)8095预期性公路超限超载率(%)10<5预期性三、主要任务“十三五”期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930亿元,加快建设现代交通系统,努力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一)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服务〜核四轴四区”发展格局,加快完善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公路水路与铁路、航空的高效衔接,加快推进以郑州为中心、与周边省会城市相连通的“米”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建设,打造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1.高速公路内联外通。重点打通高速公路省际由口通道,加快建设邓州至豫鄂界、豫晋界至灵宝、豫鲁界至长垣、豫晋界至济源、三门峡公铁两用桥、豫鲁界至范县高速公路等外通项目。完善内部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推进尧山至栾川至西峡、济源至洛阳西、周口至南阳高速公路等内联项目。适时启动连霍高速豫皖界至商丘、许昌至南阳、周口至漠河等高速公路扩容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专栏3十三五”高速公路重点工程1.续建项目。建成郑云高速武陟至云台山、郑民高速开封至民权、林汝高速登封至汝州、范辉高速鹤壁至辉县、商登高速郑州市境、机西高速二期、呼北高速豫晋界至灵宝、渠口高速邓州至豫鄂界、海栾高速海池至豫晋界、安阳绕城高速等续建项目。2.新建项目。开工建设荷宝高速豫鲁界至长垣、运三高速三门峡公铁黄河桥南引桥及南引线、济洛高速豫晋界至济源至洛阳西、台辉高速豫鲁界至范县、郑西高速尧山至栾川至西峡、商南高速周口至南阳、温县至巩义、淮信高速豫皖界至淮滨、息县至邢集、封丘至原阳、阳新高速民权至郸城至沈丘、新安至伊川等高速公路项I3.改扩建项目。适时启动许广高速许昌至平顶山、兰南高速平顶山至南阳、宁40 洛高速周口至漠河、连霍高速豫皖界至商丘等交通流量较大路段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十三五”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投资1500亿元,新开工高速公路1500公里以上。1.国省干线升级改造。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加大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力度,着力提高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重,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普通干线公路网络。加快推进航空港区、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公路建设。打通所有国道省际由口通道,实现我省与周边省份间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加快推进黄河特大桥建设。加强市(县)际区域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注重增强省辖市与下辖县、相邻县之间的交通联系。稳妥推进国省道城镇过境段改造,促进干线公路与城市干道的有机衔接。专栏4千三五”普通干线公路重点工程1.省际出口通道。建设G341豫晋界、G344豫陕界、G344豫皖界、G328豫皖界、G220豫鄂界等省际出口通道。2.升级改造项目。升级改造G342、G344、G345、G241、G327、G208、G209、G311和S10&S104等部分重要国省道交通拥堵和低等级瓶颈路段。3.城市组团项目。积极推进原阳、尉氏、宁陵、汝南、浚县等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的一级公路快速通道建设。4.黄河大桥。加快推进跨越黄河的G234焦作至荥阳、G107官渡、G207孟州至偃师、G230开封至新乡等特大桥梁建设。“十三五”期间,全省普通干线公路计划投资600亿元,建设普通干线公路约5000公里。3.农村公路畅通安全。在圆满完成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的基础上,强力实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工程。加强危桥、有路无桥改造力度,加快推进“渡改桥”、“索改桥”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和村镇建设,实施一批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和新型村镇由口路等县乡道改造,发挥农村公路对40 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引领作用。豉励有条件的地区农村公路向自然村延伸,进一步提升农村路网通达深度和覆盖广度。“十三五”期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投资600亿元,建设农村公路约10万公里,改造桥梁16万延米。3.枢纽场站改造提升。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要求,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场站建设,支撑和完善以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与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联动发展的格局。重点支持高铁、城铁沿线城市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推进新建综合客运枢纽“统筹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协同管理”。推进市县级客运站升级改造,支持城市新区客运站、中心镇客运站、旅游客运站建设。加快我省公路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项目建设,豉励省辖市货运站场改造和升级。支持和豉励主要乡镇建设集客货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站点。专栏5十三五”枢纽场站建设重点工程1.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漂河高铁汽车客运站、~~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枢纽长途客运北站、开封旅游客运站、商丘高铁客运站、安阳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站、许昌中心汽车站、开封汴西客运站、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枢纽长途客运南站、平顶山高铁客运汽车站、南阳市高铁客运站、周口东客运站、郑徐兰考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等综合客运枢纽。2.公路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郑州国际陆港多式联运集疏中心、濮阳市豫北物流园、河南国际保税物流中心、驻马店国际公路物流港、源河福瑞达物流园区、郑州乾龙现代物流园、河南万庄安阳公铁物流园等公路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十三五”期间,全省公路运输场站计划投资80亿元,建成20个以上综合客运枢纽和货运枢纽(物流园区)。5.水运基础条件改善。重点加快沙颍河、淮河、唐河等航运开发,着力推进淮河等直通华东地区“通江达海”的通道建设。积极开展洪河、贾鲁河等航运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积极豉励港口多式40 联运,强化港口与铁路、公路集疏运体系的规划建设,促进港口物流发展。实施库区(水域)港航安全监管和搜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专栏6十三五”内河航运开发重点工程1.航道。建成沙河漂河至平顶山段、淮河淮滨至息县航运工程淮滨段航运工程和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升级改造工程等。加快建设唐河航运开发工程,积极研究洪河、贾鲁河、黄河区间通航等航运开发的可行性。2.港口。建成周口、漠河、商丘、信阳、平顶山、固始等区域性港口。“十三五”期,全省内河水运建设预计投资90亿元,建设航道304公里。(二)着力增强管养服务效能1.努力提升公路路况水平。切实加强公路养护。坚持“建管并重、建养并重”的理念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经常性、及时性、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继续强化大中修养护工程,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安排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加强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服务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的维修维护。完善“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制。大力整治公路路域环境,切实做到“有路必养”。加强绿化管护,保持路容靓丽。“十三五”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大中修养护计划投入60亿元;普通公路养护计划投入200亿元,重点实施普通干线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6000公里,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养护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养护技术创新。加大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注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养护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养护效率和养护质量。积极推广废旧路面材料等废物循环利用技术,推广低碳低能耗养护材料,加快发展绿色40 低碳公路养护技术和工艺。加大养护机械化配置力度,加快基层养护站(点)设备更新,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2.加强内河航道管理养护。坚持分类养护,重点养护,以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等IV级航道和黄河小浪底库区航道等为重点,推动航道养护协调有序发展。加强《航道法》的贯彻落实,积极开展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和通航安全影响评价工作,做好航道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强对船闸等通航建筑物的管理维护,确保安全运行。3.增强运营服务保障能力。强化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积极推进ETC在线支付,研究推广货车非现金支付,推进多路径精确拆分,积极推进收费站计重设备升级改造工程,研究“绿色通道”现代化验货设备体系建设。开展收费“大数据”分析,加强联合稽查,治理偷逃通行费行为。规范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完善服务考评和监管机制,着力打造现代化服务区。探索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规划建设充电桩、加气站等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逐步增加普通公路沿线服务区或停车区。加快完善公路养护道班(工区)、信息服务等设施。积极开展国省道命名编号、里程桩更新工作,完善和规范交通标志、标牌、标线。4.健全养护管理机制。积极培育公路养护市场,加快组建公路应急养护中心以及专业化的应急抢险队伍。推动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化、常态化、40 精细化、智能化。建立建养管并重的公路养护管理考核长效机制。探索建立航道管养分离制度,推进航道养护社会化机制和养护工程市场化。加强航道管理队伍建设,健全航道养护机制,规范航道管理养护行为。(三)努力打造运输服务升级版1.着力改善客运服务品质。积极发展旅客联程运输。推进公路、水路与铁路、民航旅客的联程联运,支持公路、水路与铁路、民航运输企业合作,因地制宜开展客运联程服务,加强在班线、时刻、运力等方面的衔接。继续推进全省公路客运联网售票平台建设,实现所有二级以上公路客运站联网售票。完善省级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公众出行信息移动智能终端等多渠道查询。优化城际客运服务网络。有效整合城际客运线路资源,推行“多点一线”的城际客运新模式。结合高铁和城际轨道发展,调整优化道路班线客运结构,控制发展高铁沿线大中城市间的客运班线,逐步减少800公里以上长途客运班线数量,探索长途客运班线接驳运输模式,完善中小城市的区域直达客运网络。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深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试点工作,推广城市公交延伸、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等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完善农村客运公共财政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运班车。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继续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和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试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加快以40 轨道交通、BRT等大中运量公共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公交专用道、首末站、停车场、保养场等建设。支持郑州、洛阳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发展轨道交通。鼓励发展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支持探索开展个性化定制公交等服务新模式。规范出租车和旅游客运发展。科学确定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完善出租汽车经营权配置机制。推动行业转型升级,鼓励巡游车企业转型提供网约车服务。鼓励巡游车通过电信、互联网等电召服务方式提供运营服务,推广使用符合金融标准的非现金支付方式。规范发展网约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合理规划、建设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停车场、停靠点等。加强道路和水上旅游运输安全和规范运营监管,引导旅游客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2.加快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培育或引进一批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的龙头骨干物流企业。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中心,吸引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在郑州设立全国性和国际性物流配送中心。引导无车承运人和企业联盟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农村物流。加快发展货物多式联运。推进公路、水路与铁路、民航、邮政以及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有机衔接。建立多式联运跨部门协同机制,加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规划建设和省级试点示范工40 作。加强多式联运标准规范研究。搭建多式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鼓励农村商贸、供销、邮政、农业等服务设施的综合利用,推广“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农村物流节点发展模式,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网络。推广农村物流“货运班线”和客运班车小件快运服务。引导货运业转型升级。推进货运车辆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集装箱等专用运输车辆。推广普及城市配送标准车型车辆。引导企业加强甩挂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支持有条件的货运企业开展城市“货的”业务。引导冷链物流、大件运输规范发展。3.努力推进邮政快递业发展。提升邮政普遍服务能力。以“五个邮政”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邮政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邮政基础网络建设,健全邮政设施投资保障机制。积极推动中国邮政国际邮件郑州口岸、郑州航空邮件集散分拨中心建设,持续完善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功能,推动完善电商配送网络。加强市县邮政综合生产用房建设和乡镇邮政局(所)改造。大力推进交邮联合发展,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快递业发展。加快完善快递服务网络,积极推动郑州航空快件分拨中心、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快件分拨中心、全国性快递集散交换中心、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园等建设,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性快件集散交换枢纽。积极推进洛阳、漯河、安40 阳、商丘等快递分拣中心节点和其他省辖市快件分拣节点建设。培育壮大骨干快递企业,支持国际、国内骨干快递企业将总部、全国性区域总部、区域性服务功能设施在我省布局。鼓励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快递网络“向下”、“向外拓展。积极探索和推广智能投递,推动快递技术装备和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四)推动智慧绿色安全发展1.着力提升信息智能化水平。推动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交通运输业有机融合,促进形成互联网+”背景下的交通运输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交通运输大数据治理能力,强化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十三五”末实现“地理信息一张图”、“监管执法一张网”、“运输服务一张卡”、“数据资源一片云”、“协调指挥一中心”的“五个一”目标,全面建成以“行业运营智能化综合平台、由行服务综合平台、物流信息化综合平台、政府治理综合平台”为载体的“畅行中原”智慧交通品牌。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实施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保障交通运输信息化重大基础设施、重要业务系统和重点领域应用的安全可控。豉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开展交通大数据分析应用,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建设,建设智慧交通体系。专栏7“十三五”交通信息化重点工程“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河南省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协调指挥中心、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和应急指挥系统、河南省综合交通服务大数据平台、河南省干线公路路网运行监测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河南省水路路网运行监测信息系统、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工程、河南省道路运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40 河南省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信息系统市(县)示范试点工程、河南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升级改造工程、河南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河南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河南省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河南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二期)、河南省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河南省交通运输大数据分析应用市(县)示范试点工程、河南省交通建设智慧管控系统、河南省“智慧公路”试点示范工程、河南省高速公路干线通信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等项目。其他建设项目:河南省高速公路路网运行监测信息系统、河南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综合信息平台、河南省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程、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系统、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管控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工程、河南省高速公路ETC联网收费系统国产密码算法升级工程。1.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加强交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施“创新能力建设计划”和“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建立以行业重点实验室和科技研发中心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强重点研发方向的引导,着力实现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掌握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在综合运输、现代物流、智能交通、交通安全及节能减排等领域开展科技示范工程,建立发现、筛选、撮合、转化”的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加强行业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2.扎实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发展。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统筹利用运输通道线位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继续推进废旧材料循环利用。加大清洁能源、新能源运载工具推广应用。积极培育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市场。强化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推进生态工程技术在公路设计、建设、养护和运营等全过程的综合应用。加强公路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脆弱区、环境敏感区等的影响。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构建省级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完善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开展节能减排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40 业化示范工程。启动行业百家企业绿色低碳交通专项行动,培育打造20家绿色交通运输示范企业。专栏8“十三五”绿色交通重点工程“十三五”期间,着力开展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工程、绿色交通运输枢纽创建工程、绿色公交示范工程、绿色交通运输装备推广工程、集约高效运输组织推广工程、绿色交通科技创新工程、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工程、绿色驾驶操作与绿色维修推广工程和绿色交通监管能力建设工程。1.切实增强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公路安全隐患治理。依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要求,大力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强对现有公路的安全隐患排查和对临水临崖、坡陡弯急等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治理,基本完成已排查生的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继续加强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推进公路灾害防治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危旧桥梁(隧道)安全隐患排查及改造力度,加强对重大桥梁和长大隧道安全运行动态监管。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行业部门监管,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监管。继续推进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实现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重点路段、重要桥隧以及“两客一危”车辆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积极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加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安全风险管理联防联控。健全邮政业安全监管机制,完善市、县两级邮政安全监管机构,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强化邮政业安全综合治理。提升安全应急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全省道路、水路交通应急预案,落实市、县(区)两级安全应急机构、编制和经费,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队伍建设。完善省市两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点布局。加强公路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加快建成河南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中心并组建满足基40 本需要的专业救援队伍,建成河南省水上交通应急搜救中心,提升公路水路交通应急救援能力。专栏9~~“十三五”平安交通重点工程建成河南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中心、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数字预案管理信息系统等,建成河南省水上交通应急搜救中心。“十三五”期,全省交通运输支持保障系统计划投资60亿元。(五)增强现代化综合治理能力1.深化体制机制各项改革。深化交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对目前交通运输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能放尽放”的原则,实行权力清单网上公示。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管。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有序推进负面清单制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动“两桥一路”实践经验在公路水路建设中的推广应用。豉励市县通过对交通项目周边及沿线土地进行综合开发融资。进一步开放建设、养护、运输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发展。推进普通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一体化改革。加强对第一批普通干线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四个试点县(市)改革工作的指导和考核,评估试点成效、总结经验。推进试点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逐步建立起事权、财权、审批权和支出责任相统一的普通公路建养管新体制。深化道路运输市场化改革。完善道路班线经营权配置机制,40 发挥市场在线路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力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发展。深化道路货运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和监管机制。深化汽车维修业市场化改革,促进公平竞争。推进交通运输企业改革。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推进交通运输企业改革,重点解决政企不分、权责不清、监管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2.提升依法治交能力水平。着力完善法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加快推进《河南省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河南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河南省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规定》、《河南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等立法工作。修订完善《河南省公路管理条例》《、河南省高速公路条例》和《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入构建治超长效管理体系。全面落实政府治超工作考核机制和责任倒查机制,加大源头治超力度,强化交通公安联合执法和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治超联动机制。加强国省干线超限超载检测站规划建设。完善路面治超监控网络,调整优化干线公路超限检测站布局,加强高速公路入口劝返工作,落实入口安装称重设备的规定,加快推进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和装备建设。严格执法人员的准入和退40 出管理。加强执法装备和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建设,逐步建成管理规范、形象统一、保障有力的基层执法体系。四、保障措施(一)有序组织规划实施。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沟通协作,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优先保障土地供给,在用地计划、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或倾斜支持,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条件。交通运输部门要抓好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的实施,并加强与发改、财政、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确保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有序推进。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到政府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建立健全规划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机制。鼓励各市(县)结合本地实际细化落实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二)强化资金保障供给。各级政府要加大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融资”的投融资体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用足用好并落实好中央投资政策。对于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航道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积极利用农发行等国家政策性贷款和争取发行地方债券融资。研究探索设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基金。加大政府对城市公共交40 通、农村客运等的财政补贴力度,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和支持具有相应管理经验、专业能力、融资实力的社会资本,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推动省交通投资集团和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两大省级交通融资平台,创新融资理念,提升融资能力。推动建立高速公路以通行费投入为主、普通公路以各级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养护管理资金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及管理机构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保障地方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避免中央资金沉淀。(三)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以高层次人才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强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与培养。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的软硬件建设,加快交通技能人才培养,支持河南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新校区建设,提升办学能力,积极创建河南交通运输技师学院,积极推进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执法形象。加强行业廉政建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培育践行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交通新闻宣传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四)加强动态跟踪调整。加强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的40 衔接,留足发展空间,统筹协调发展。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及时把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调整规划和相关政策,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五、环境影响评价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河南”和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的目标要求,本规划坚持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原则,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水平。(一)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分析。本规划涉及到的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运输场站、内河航道和码头等项目建设,以及运输装备运营和服务系统运行均会对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1.生态系统环境影响分析。规划的部分线路可能会毗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自然文化遗产等生态敏感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等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会大量开挖土石方,可能会破坏岩土体的稳定性以及原生地表植被,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部分区域可能会引发水土流失。公路等线性工程的切割和阻隔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也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将会限制和威胁生态系统内动植物的生长与繁衍。具体影响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走向、选址、设计、施工作业和运营方式等有关,也与生态系统的性质、功能、结构40 以及区域内生物习性等密切相关。1.环境空气污染影响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尘埃散逸到周围环境空气中,车辆、船舶运行时排放的CO2、CO、颗粒物等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但本规划注重绿色发展,通过建设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推广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和发展集约高效运输组织,规划实施后能耗指标明显下降。2020年与2015年相比,公路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综合能耗预计下降约6.5%,水路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综合能耗预计下降约6%,公路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量预计下降约8%,水路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量预计下降约7%,环境质量不会受到较大影响。2.土地利用环境影响分析。本规划涉及到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运输场站、内河航道和码头等项目建设会消耗土地、能源、工程物资等资源,对资源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十三五”期间,预计我省将新增公路水路建设用地约1.8万公顷。但通过采取占补平衡等有效措施,规划实施对资源占用影响不大。同时,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也将加速沿线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土地经济承载量增加,支撑沿线的经济社会发展。3.水土流失影响分析。规划实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包括公路路基等工程施工,如开挖山体、掩埋山坡或填高路基等,将造成局部地形改变和植被破坏,导致地表失去保护层,易造成水土流失;航道建设因河道挖掘、施工、加宽、疏淤等,使40 河道径流量、泥沙量发生变化,码头建设将减少河岸植被覆盖率,引起水土流失。1.水环境影响分析。建设过程中对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路线通过桥梁跨越河流时阻断或阻碍水体使水流状态改变,影响水体正常自净过程;规划项目选线或选址如离水源地太近,将会对水源地或水源地持续供水产生影响;营运期公路服务区或管理处的生活污水,船舶航行产生的废弃物和港口营运产生的生活污水也对当地水环境产生阶段性影响。2.噪声及振动影响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工地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也会产生噪声,对周围人群和动物产生影响,这种噪声及振动污染属暂时性影响,会随着项目施工的结束而消失。项目建成投入营运后,交通噪声及振动影响会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而逐渐增大,包括机动车辆行驶、船舶运行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污染源一般为非稳定态源。3.运输事故环境影响分析。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交通量将大幅增加,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装载危险品的车辆、船舶等发生运行事故泄露时,危险品通过土壤、水体、空气污染,会引起动植物受害,通过地表水体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转移以至影响到人类健康,对社会经济活动和人们正常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二)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1.规划与国家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规划相一致。本规划坚40 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为目标,强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有利于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国土均衡开发。从规划与国省相关战略规划的协调性看,本规划与国家、河南省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规划保持一致,体现了与《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河南省“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行业规划,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战略规划,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河南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等做了有效衔接,规划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冲突。1.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具有可控性。本规划所涉及建设项目在公路、水路中长期规划中均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对大气、噪声、水等环境的影响均在可控范围之内,能够满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从已建类似项目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和先进技术加以控制,使其降低到可承受范围之内。采取必要的工程和植物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优化选线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适当的法规标准、安装必要的防护装置、改进运输装备技术水平可以有效控制噪声污染和震动;生产废水、生活性污水经适当的生化工艺处理后可达到各级排放标准的要求。运输工具运行中产生的空气污染,可通过采用新40 型节能的运输工具和推行较高排放标注,减少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的排放。(三)环境保护措施。1.合理确定项目选址选线。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要合理确定项目选址方案、路线走向、技术等级及建设方案,宜路则路、宜桥则桥、宜隧则隧,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尽量少占用土地、林地和草地。新建公路项目在选线阶段应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优化线路走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减少耕地占用。改建路段应尽量利用既有道路改造,优化线路布局方案,尽量采用低的占地指标以达到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的目的。在符合相关工程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的占地指标,合理降低路基高度,合理设置服务设施和通道的数量和位置。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项目选址选线要充分注重生态保护,避让生态红线,线路禁止穿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生态严控区、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所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等,尽量避绕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试验区)、风景名胜区非核心区、饮用水源地二三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生态严格控制区等区域,必要时采取避绕、减缓和补偿等相应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交通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充分注重环境敏感区、生态保护区等的生物通道建设,减40 少道路线性工程对生态系统的阻隔和破坏。高度重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计,优化设计方案,保证环保投资。1.加强建设项目全周期环境保护。加强道路施工管理,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降低施工噪声、扬尘,建立完善施工扬尘防控长效机制,合理用水和弃水,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充分注重对航运开发过程中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尽量减少对项目占地以外的植被破坏,严格控制施工期物料装卸、运输、堆放、拌和等过程中的扬尘和废弃污染。大力推广应用节水节材建设、运营及养护工艺,加强主要建材的循环利用。加强路域的全面绿化,以保护路基、美化路容、改善景观、降低噪声干扰、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强化生活垃圾及污水收集及处置,建设良好的交通生态系统。强化养护过程中污染防治管理,减缓沥青烟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合理推进干线公路穿城路段改线建设,引导过境车辆分流,减轻运输车辆尾气、扬尘、噪声等对城市空气环境造成的影响。2.加快推广绿色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发展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加强运输工具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采用新型、节能的运输工具和推行较高排放标准,鼓励使用清洁能源,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和高能耗、低效率的运输设备,实施营运车船燃料排放消耗限制标准。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车等节能环保型营运车辆,运用优惠补贴政策,鼓励使用天然气动力、电动等节能环保型城市公交车、出租车,促进混合动力、纯电动等节能与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40 在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城市内合理布局车用加气站、充换电站(桩)等公共设施。积极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4.积极开展环境恢复和污染治理。合理安排工期、工序,切实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做好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工作。切实落实施工临时用地和取土坑的生态修复措施,采用植被恢复、取料场复耕或造田还耕等措施,减少施工用地对路域绿地的破坏。注重景观恢复,积极推动生态恢复工程和绿色通道建设,逐步恢复和改善交通建设中遭破环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大力推广采用环保新技术,促进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鼓励运输企业采取清洁生产工艺,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工业“三废”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5.加强环境风险事故防控。落实《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办法》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要求,加强企业和个人的从业和营运资质审查,强化危险品运输管制。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实行路线限制,限制其通过人口密集区、环境敏感区等特殊区域。研发和推广更加安全的危险品运载工具,增强驾驶员安全意识,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和特殊地形区设立特别警示牌,降低交通运输环境危险事故发生概率。建立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对环境风险事故控制能力。6.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体系建设。40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逐步开展运营工程的环保后评估工作,加大对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加强环境管理,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全面开展工程环保设计、工程环境监理和施工期及运营期环境监测。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规范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建立与国家环境监测网有效衔接的区域交通运输行业环境监测体系。开展交通运输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建立营运车船排污监控平台。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