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读课 老子 习题答案

选读课 老子 习题答案

ID:6352234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11

选读课 老子 习题答案_第1页
选读课 老子 习题答案_第2页
选读课 老子 习题答案_第3页
选读课 老子 习题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选读课 老子 习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子》一、了解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第一题)老子简介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出生于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他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周文王时,被召为守藏史。武士、成王时又为柱下史。昭王时,因见周王室衰微,去官归隐。后来为要开化西域,就在昭王23年,骑着青牛,准备过函谷关而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特来求道。

2、老子见他很虞诚,“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老子,隐君子也(《史记》)。便留下五千真言,这就是后世传诵的道德经。因这五千言,他成为位居三清的大神仙,被奉为道教的祖师。《道德经》简介《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

3、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

4、。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史记卷六十三.老庄申韩列传》内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河南鹿邑东)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耳外轮平而卷不日聃);固守藏之史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二、《老子》中有一个命题,即“道法自然”,它是不是道生万物的意思,那么,道和万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第2题的第2小题)“道法自然”不是道

5、生万物的意思,而是“道”本身运转原则的问题。自然,自己而然,即依据自己的固有规律运转,而不效法它物。因为,“道”的运转动力是其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互相转化循环的结果,而不是外力的原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过程除其表面的意思外,还有两层含义:一是从范围上讲是层层包容的关系,人包含在地道之中,地道含于天道之中,天道含于道之中,道受其自身固定规律治约。这不只是可见有形世界的包容型式,也指各自的原则规律是层层包容的,地道生长敛藏无不受天道四时约束。一般讲的天之道和自然之道相同,但此处的“自然”包括的是有形、无形两种存在状态和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含义是不同的。二是这种过程

6、实质上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逐步由小到大,由现象到本质的进步,从而能法为人用的原因。道和万物之间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也就是矛盾和事物的关系,也就是“道”与“德”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万物是“德”的具体表现。三、《老子》的“无为”政治主张中有“不尚贤,使民不争”之说,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消极意义,今天我们能不能推行这种主张?(第6题的第2小题) 意思是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

7、,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不尚贤与尚贤是历来有争论的话题,争论越激烈越说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有限世界里提倡“不尚贤”的方法是难以行得通的,至今全世界各国建立学校培育人才,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而努力,人才是人类文明的动力,是不容质疑的。争论的话题在这个矛盾世界已经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在发生,没有科学性的依据是绝对平息不了矛盾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愚民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