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323706
大小:12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10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的评价与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的评价与设计 [典例剖析] 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例2、小华用下图中甲、乙两套装置做“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甲装置的水槽里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水槽里盛有等量的清水。小华把两套装置安装好后,密封,并立即把它们放到阳光下。两小时后,经检验发现两套装置里的叶片内都含有淀粉,因而实验不能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请你分析: (1)为什么甲装置里的叶片也含有淀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改进实验,才能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化学真是太奇妙了,它几乎无处不在,在你的周围时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同学们让我们踏上探究之旅。 (1)[提出问题] 聪聪在用水煮虾过程中发现,青色的生虾煮熟以后颜色变成红色,特别是虾汤的颜色更是鲜红。聪聪想,虾汤中这种红色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呢? (2
3、)[猜想与假设]7 聪聪猜想,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时,颜色会发生改变。 (3)[收集证据] 现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探究活动方案,验证聪聪的猜想。使用试剂实验操作方案可能的实验现象 (4)[交流与反思] 以上探究之旅,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查时,教师给了同学们1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炭粉或者是这两种的混合物,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某同
4、学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假设1:黑色粉末是炭粉;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 他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请你完成下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 论①假设1成立② ③假设3成立 (3)【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黑色物质为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4)【拓展】 为了进一步探究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下实验:将此
5、黑色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请你回答: ①烧杯中__________(填“有”或“无”)不溶物;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名题热身] 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 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 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像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 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象生了“锈”7一
6、般。 [提出问题] 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 (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3)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铜变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________。 [得出结论] 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填空: (1)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__________。 2、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方法 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