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98648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09
《6_《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叫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材重难点及突破方法、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七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是选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高中一年级下册第一章《信息的获取与发布》第五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电子公告牌BBS及网上论坛;网上即时交流信息的工具的相关介绍。其主要是拓展的学生的思维,以INTERNT为基础,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知识为目的,让学生更好的掌握BBS等网上信息交流工具的用途,对学生
2、整个知识面的拓展是很有益处的,因而本节课的内容也是较为重要的。2、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及网络知识,学生上网的现象应该还是较为普遍的,有进行因特网信息交流的经验,比如利用QQ聊天,但对利用因特网实现信息交流的方式以及优缺点还没有足够认识。二、说教学目标结合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及学生情况,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目标维度,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几种网上信息交流的方法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工具,实现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完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也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运用因特网交流信息的能力。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因而其重点在于:(1)重点:掌握常用的网上信息交流方式。(比如BBS论坛、QQ聊天软件的应用等)(2)难点:因特网中多种信息交流服务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要突破重难点,则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入指点,加强学生的上机操作。四、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从而达到教育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本节课我采用先讲后练的方法,学生“练”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在
4、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营造创新氛围。并且根据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在教学、上机实践、个别辅导中体现分层次教学。五、说学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有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六、说教学准备 1、由于本节课需要学生上机操作,因而需要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2、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本节内容,结合教材参考相关知识点为课堂知识扩充做准备,准备演示文稿PPT和教案,并且
5、做好在课堂实时演示的准备。七、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一)导入新课:(巧妙设问,引入新课)问题1.同学们对网络生活都有兴趣吗?知道交流工具有哪些吗?问题2.你们使用因特网来做些什么?问题3.大家在因特网上用什么来交流呢?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目前学生使用因特网进行信息交流的现状,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讲解与指引。这样也很好地引入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上来。(二)讲授新课:1、对于电子公告牌BBS及网上论坛这部分内容:通过讲授法和举例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简单讲授一下理论知识,相信现在的高
6、中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可能已经在BBS或各种论坛中发表帖子,或者跟过帖子。只是对理论知识相对缺乏。这样通过简单的讲解,我想大家都会理解掌握。2、对于网上即时交流信息的工具这部分内容:这部分课通过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让学生来回答目前他们经常所使用的网上交流工具有那些?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吗?因为上网是目前中学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更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很快的掌握新的知识。(三)任务驱动:1、任务一:对熟悉的网络信息交流工具进行比较。回顾曾经使用过的网络信息交流工具及其主要功能,判断各种工具是否支持实时交流,归纳其所属的交流
7、方式。2、任务二:尝试利用聊天软件实现文件传输。通过这两个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完成,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分组协作的能力。(四)归纳与总结:总结因特网信息交流的方式及特点教师发问: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因特网上经常使用的交流工具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你如何选择合适的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参照课本,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归纳,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