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

浅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

ID:6279353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8

浅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_第1页
浅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_第2页
浅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_第3页
浅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_第4页
浅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恩平市圣堂镇圣堂中学梁欢庭【摘要】随着赏识教育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推行,越来越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其特点即是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引导其积极向上地进取,并追求成功。【关键词】赏识教育教学运用激励“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因为人的智力不同,决定了人与人

2、之间存在着差别,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与不足,给予及时的常识与提醒,让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在刚开学的入学教育上,同学们怀着比较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教室,虽然每个人的感觉有所不同,但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希望经过三年的努力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他们满怀着对老师的殷切期望,如果此时能够给他们鼓励,相信他们,常识他们,那么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会产生很大的动力,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班主任的我抓住了这样一个契机,首先肯定了每位同学都是很聪明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

3、会有进步,一定学得好,一定会成为最棒的。有些同学可能某些学科相对而言要弱一些而已,老师们一定会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而有的同学的某些学科又非常的棒。只要大家抓住这不到三年的时间,认真学习,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同学们一定会成功的!此时我能感觉到同学们非常的兴奋,趁机我让他们写出三年后要想考的理想的高中,这样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同时自信心也就建立起来了。今年接手的初三2班有几名成绩非常弱的学生,如冯少鸿和冯贤海,但是他们没有因为自己成绩弱不参与课堂,特别是冯贤海同学,他平时十分喜欢体育,经常去打球而放弃了学习,但上初三后,认识到

4、初三的重要性,开始发愤学习。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找到我眼泪汪汪的对我说:“老师,咏琴不给我讲题”。咏琴是他们组的组长,是一位学习认真,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怎么会不给他讲题呢?事后,我单独找到了咏琴同学了解情况,咏琴说:“老师你不知道,一道题给他讲七八遍,他还是不会,比如说已经证明了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到下面用到直角三角形时就有问为什么它是直角三角形啊,真急死人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把他们组的全体同学叫到一块开会,首先对冯贤海同学的这种精神进行表扬,努力学习,不放弃,同时,也给冯贤海同学提了一条建议,今后再遇到不会的问题时,

5、可以轮流问小组内的同学,这样既能达到自己会的目的,又能达到不影响其他同学的目的,给他们小组提的建议是无论冯贤海问哪位同学题都要认真仔细耐心的给他讲,这样做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双赢的目的,我的建议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为他们小组学习的共同进步创造了条件。生活中,每个人的心灵处都有一种被赏识的渴望。赏识与被赏识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赏识与被赏识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常识者必须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赏识者必会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之父哈弗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

6、最本质的渴望是得到别人的赞赏”。成人如此,儿童更是如此。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认为,附属驱力是儿童早期附属驱力最为突出,他们主要寻找的东西是家长的认可和赞赏,儿童在这期间为学业成绩而努力,实际上是满足家长的一条途径,借此继续得到他们所渴望的赞许和奖赏。在学校,儿童往往把教师看成家长的代理人,以上述同样的方式看待教师的赞许和奖赏。赏识是一种期望,赏识是一种动力。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学会赏识学生。每个学生,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待转化生,当他们感受到被赏识时,他便得到了一种动力。因此赞扬学生,赏识学生是对学生日常进步的肯定,能树立学

7、生的自信心,激活他们的潜能,是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强心剂。老师只有懂得赏识学生,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他们各自的独特之处,善于抓住时机赏识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才能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信心和动力,学生才会加倍努力,这时教师的期望才会得到实现。赏识教育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

8、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例:对胆小但是好学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在适当赏识的同时,提出新要求,规范他的行为,克服不良习惯。赏识学生,还意味着要学会宽容。它要求我们教师理解学生的桀骜不驯,宽容学生的调皮捣蛋,原谅学生的屡屡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