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565462
大小:1.94 MB
页数:7页
时间:2021-05-12
《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业达标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时期的生产工具非常简单,主要是石斧和骨镰,耧车在西汉时才开始出现,曲柄锄属于铁制生产工具,原始社会没有使用铁器,所以①③符合题目要求,故答案为A项。2.《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
2、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解析:选A。从关于“家”的解释“豕居之圈曰家”,而“豕”是指猪,故材料体现出了家畜饲养业的有关信息,再结合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史实可知其特点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3.“杈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自给自足B.精耕细作C.男耕
3、女织D.家庭经营解析:选B。该农谣介绍中国古代“各种农具要健全”,改进生产工具的目的在于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是古代农业生产的目的,C.D项是古代农业的组织形式,都与材料无关,故A.C.D项错误。-7-/7高考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B.高转筒车的发明C.耦犁技术的普及D.曲辕犁的推广解析:选A。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高转筒车出现于宋朝、耦犁技术出现于汉朝时期、曲辕犁出现于隋
4、唐时期。5.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解析:选B。耧车属于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故A项错误;“脚痛腰酸”“高田车进低田出”说明是依靠人力的翻车,故B项正确;筒车是依靠水力,与题干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风力水车依靠风力,不是人力,故D项错误。6.《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五谷
5、六畜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D.铁犁牛耕解析:选B。五谷六畜是指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排除A项;通过“种谷”“树桑”可知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体现了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征,B项正确;精耕细作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排除C项;铁犁牛耕是耕作方式,排除D项。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6)-7-/7高考 阅读上述材料,想一想,它说明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提示说明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及其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
6、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6) 仔细比较课文中的农具插图,谈一谈它们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这种进步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提示认识历史现象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了解生产工具的改进情况,一般从材质、制造工艺、动力来源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改进历程:在原始时代,生产工具种类少,且多为石质、木质、骨质,制作简单、笨重易损;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出现后,铁制农具逐渐得到推广,农具的种类大大增加,出现了铁制的钯、镰、锸等工具,后来又出现了曲辕犁等。(2)意义:农具的改进,提高了
7、生产效率,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而曲辕犁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三、自我测评(教材P6)1.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提示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不断完善;采取“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提示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奴隶社会时期是奴隶集体耕作的“千耦其耘”;春秋战国时期到封建社会早期是“男耕女织”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自耕农
8、经济;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租佃制日益普遍。3.评价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提示自耕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7-/7高考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需要商品交换,因此生活比较安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四、活动建议(教材P6) 提示了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