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险因素和其探究

高血压危险因素和其探究

ID:6255135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8

高血压危险因素和其探究_第1页
高血压危险因素和其探究_第2页
高血压危险因素和其探究_第3页
高血压危险因素和其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危险因素和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血压危险因素和其探究  摘要:高血压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和体重以及遗传等。近些年来,不少学者都积极的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因此,积极研究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关键词:高血压;危险因素;研究高血压的出现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并导致多种疾病的出现,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1]。因此,我们需要积极的研究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针

2、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有效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本文即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1年龄年龄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人体的血压也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1.2性别统计发现,在发病率方面,在女性绝经之前,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在女性绝经之后,男性的发病率则与女性基本相当。即说明女性在绝经之后较易出现血压上升的危险。41.3体重研究发现,血压会受到人体实际体重的较大影响,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统计结果显示,肥胖者的高

3、血压发病率显著高于非肥胖者,是非肥胖者发病率的5倍左右。一般情况下,体重每增加10Kg,机体的收缩压便会上升3mmHg左右,舒张压则上升2mmHg左右。因此,对余肥胖者,要注意通过减肥来调节血压。1.4心理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多,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也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2]。如果人体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焦躁等状态,并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便极易出现高血压。1.5饮食日常生活中,一些人群长期处于饮食不和的状态,极易导致高

4、血压的出现。研究结果显示,人体摄入钠的总量的75%都源饮食摄入,但食用过量的钠盐会导致人体的血压上升。健康的成年人的钠盐需求量为5g/d,如果超量摄入,每增加2g,人体的收缩压便会上升2.0mmHg,舒张压会上升1.2mmHg。而且,在日常饮食过程中,钾可以抵抗钠对血压的作用,因此,如果机体血钾过低,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出现。因此,在日常饮食过程中,要注意调整搭配饮食结构,积极膳预防高血压的出现。1.6遗传4高血压还会受到基因因素的影响[3]。研究结果表明,有>60%的高血压患者可询问家族高血压病史

5、,家族聚集性较强,且高血压患者直系亲属的血压水平显著高于同龄非直系亲属。近些年来一些研究也发现,一些家族性基因突变也与高血压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要视为重点预防群体,要积极的进行检测,并才有有效措施予以预防。1.7抽烟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种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影响,引发周围血管的强烈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因此,长期大量抽烟的人群会导致自身小动脉长期处于持续收缩状态,进而引发动脉壁平滑肌细胞的变性。于是,血管内膜会受到不同

6、程度的损伤,全身小动脉出现硬化,最终导致高血压的出现。1.8特殊因素经临床研究发现,还有其他因素也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出现,例如服用避孕药等,女性的实际生育次数也有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出现。另外,临床各种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用药不规律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出现,这些因素都属于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2研究进展分析2.1血脂4血脂指的是人体血浆中的各种中性脂肪和类脂,例如甘油三酯和类固醇等。研究发现,如果人体的血脂出现异常,便极易导致高血压的出现。在人体血脂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体内大量的脂肪在进入组

7、织之后,便会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导致大量中度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产生。这些脂蛋白沉积在人体的血管壁上,会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壁,降低血管壁的弹性,并对正常的血流造成影响。于是,机体血管内的压力便会上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定期检测血脂水平,防止高血压的出现。2.2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蛋白质,临床大多被当做急慢性炎症敏感但非特异的标记物。近些年来,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疾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较为密切的

8、联系,并被积极的应用于预测高血压方面。姜丽丽等[4]将60例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将30例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压的健康子女作为观察组1,将30例父母双方均患有高血压的健康子女作为观察组2,并随机选择30例父母双方均无高血压的健康子女作为对照组。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所有子女血浆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的具体含量。最终结果显示,两个观察组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具体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高于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