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新移民及本地人群体关系交往策略探究

上海城市新移民及本地人群体关系交往策略探究

ID:6254584

大小:45.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1-08

上海城市新移民及本地人群体关系交往策略探究_第1页
上海城市新移民及本地人群体关系交往策略探究_第2页
上海城市新移民及本地人群体关系交往策略探究_第3页
上海城市新移民及本地人群体关系交往策略探究_第4页
上海城市新移民及本地人群体关系交往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城市新移民及本地人群体关系交往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海城市新移民及本地人群体关系交往策略探究摘要:交往策略一直是改善族群关系的最佳策略之一。基于2007年上海市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以社会距离作为群体关系的替代性测量指标,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新移民与本地人的交往情况,分别验证了平等交往、理性交往与实际交往等交往策略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制度性身份平等比职业地位平等更重要;职业竞争问题比职业合作关系更突出;实用性交往行为比情感性交往行为更有效。研究提出,并非所有交往的策略都能显著地改善族群关系,深入的交往策略研究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融合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关键词:交往策略

2、群体关系社会距离城市新移民一、问题提出21上海城市新移民及本地人群体关系交往策略探究摘要:交往策略一直是改善族群关系的最佳策略之一。基于2007年上海市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以社会距离作为群体关系的替代性测量指标,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新移民与本地人的交往情况,分别验证了平等交往、理性交往与实际交往等交往策略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制度性身份平等比职业地位平等更重要;职业竞争问题比职业合作关系更突出;实用性交往行为比情感性交往行为更有效。研究提出,并非所有交往的策略都能显著地改善族群关系,深入的交往策略研究将有利于提高社会

3、融合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关键词:交往策略群体关系社会距离城市新移民一、问题提出21上海城市新移民及本地人群体关系交往策略探究摘要:交往策略一直是改善族群关系的最佳策略之一。基于2007年上海市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以社会距离作为群体关系的替代性测量指标,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新移民与本地人的交往情况,分别验证了平等交往、理性交往与实际交往等交往策略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制度性身份平等比职业地位平等更重要;职业竞争问题比职业合作关系更突出;实用性交往行为比情感性交往行为更有效。研究提出,并非所有交往的策略都能显著地改善族

4、群关系,深入的交往策略研究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融合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关键词:交往策略群体关系社会距离城市新移民一、问题提出21交往策略理论指出,促进不同群体成员间的社会交往能有效减少族群偏见和族群冲突(Pettigrew&Tropp,2000)。許多西方学者都致力于寻找积极的交往条件(Allport,1954,1958;Amir,1969;Cook,1985;Pettigrew,1998;Pettigrew&Tropp,2000;Watson,1947;Williams,1947),并将应用研究从最初的种族问题扩展

5、到了所有形式的社会关系(Adsett&Morin,2004;Herek&Capitanio,1996;Manetti,Schneider&Siperstein,2001;Maras&Brown,1996;Werth&Lord,1992),从而使交往策略成为“改善群体间关系的最有效策略之一”(Dovidio,etal.,2003:5)。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及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区隔不断被打破,族群成员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但世界各地的族群冲突却有增无减。許多致力于改善族群关系

6、的政策大多以失败告终(Dixon,etal.,2005)。直到2001年,英国大骚乱才引起族群关系研究者对交往策略理论的应用效果进行反思:交往策略的有效性不能仅来自实验数据的分析,而更需要真实社会研究结果的检验(Ward,2003;Dixon,etal.,2005)。交往理论家还必须继续回答:何种具体交往情境能成功达成此目标,怎样的交往关系更重要?21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户籍制度变化使得乡城之间、城市之间的社会流动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外来移民与本地人之间的群体关系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从社会距离角度来探讨外来

7、农民工(底层移民)与本地居民的群体关系是主要研究思路(郭星华、储卉娟,2004;张海辉,2004;卢国显,2006;李伟东,2007;許传新、許若兰,2007;王毅杰、王开庆,2008)。研究结果也基本一致,即外来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在拉大,农民工的自愿性隔离程度很高;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等歧视性政策、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整体性偏见与歧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农民工特殊的社会网络结构又为农民工自愿性隔离提供了现实条件。这些研究暗示,作为绝对弱势群体的农民工群体在主观上希望/愿意与城市居民

8、增加交往,但来自城市社会的排斥性因素使他们的愿望难以成为现实。这种交往意愿的受挫,不但会加大群体关系的社会距离,也会增加群体间冲突的可能性。为了改善农民工与本地人之间的群体关系,城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群体间交往的措施。遗憾的是,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一般性的交往不能改变城市居民的态度(叶俊焘等,2011)。此外,有研究指出,城市新移民,尤其是中层移民大多已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