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53905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8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和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在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治疗70例。经过两月的治疗疗程,观察疗效。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40例患者中,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
2、翻性乳头状瘤治疗组治愈率94.21%,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9.23%。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两比较,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组的治愈率均高于单独用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组,P值为0.012(小于0.05)。在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的治愈率。关键词:鼻内窥镜;传统术式;3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析作为鼻
3、腔鼻窦内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近年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有文献资料显示[2]:约有1%~8%的鼻腔鼻窦肿瘤属于是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由于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空气环境、以及工业污染、患者体质免疫力下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导致该病的发生,其具体的病因及详细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十分明确[3]。2009年2月~2013年5月,作者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和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的方法对14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4、患者进行对照性治疗分析,以便探索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和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优势、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3年5月我院的14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9~65岁,平均(51.8±0.5)岁,其中已婚127例,未婚或离异23例;平均病程1年。1.2方法实验组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31.3统计学方法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
5、比较的方法,检验水平α=0.05,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结果2.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群特征实验组年龄39~66岁,平均(50.81±5.12)年;对照组年龄43~65岁,平均(51.36±4.23)岁。实验组女性22例,男性48例;对照组女性24例,男性46例。实验组中有19例有既往史;对照组中有20例有既往史;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儿的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在140例患者中,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组治
6、愈率94.21%,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9.23%。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两比较,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组的治愈率均高于单独用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组,P=0.01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