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

[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

ID:62527869

大小:697.18 KB

页数:99页

时间:2021-05-12

[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_第1页
[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_第2页
[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_第3页
[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_第4页
[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_第5页
[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_第6页
[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_第7页
[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_第8页
[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_第9页
[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_第10页
资源描述:

《[精选]消费者的偏好与选择.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讲消费者偏好与选择本章概要复习需求与供给预算约束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理性假设和实际行为替代品和互补品边际替代率消费者选择消费者选择的运用经济学基础一个消费者在给定价格、收入等条件下所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即需求量。同一价格下所有消费者需求量的总和为市场需求。需求量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商品价格、收入、偏好与期望、其他商品的价格etc.需求曲线(需求函数),需求量和需求牛郎对粗布的需求函数:Q=D(P,Y,P0)Q=1000-2P+0.01Y+0.2P0Q(P,400,10)=1006-2P—最重要最直接的需求函数,其他因素不变牛郎对粗布的需求曲线和需求

2、量的变化:牛郎对粗布的需求曲线和需求的变化:当收入增加时候供给量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商品价格、生产技术、要素价格etc.关于粗布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状态——静态分析供给与需求:一般情形在p0,Q0处市场出清,在p1处有多余产出,在p2处有多余需求需求冲击对均衡状态的影响——比较静态分析牛郎丰收了思考织女的手艺提高了:供给冲击对均衡状态的影响——比较静态分析之二两种情况都发生了:双重冲击对均衡状态的影响——比较静态分析之三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一、预算约束预算约束思考:需求曲线是怎么来的?提示:需求是指有购买能力的需要数量,因此需求包含了主观的欲望和客观

3、的约束两个方面。那么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刻画或描述上述两个方面?购买力(有效需求)的大小构成了人们对于消费品选择和购买的约束,而购买力(有效需求)则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预算约束收入为I,假设生活中需要两种必需品,食物价格衣物预算线可以写作:A040$80B2030$80D4020$80E6010$80G800$80市场篮子食物衣物总支出Pf=($1)Pc=($2)PfF+PcC=I预算线F+2C=$801020(I/PC)=40食物(单位/周)406080=(I/PF)201020300ABDEG衣服(单位/周)Pc=$2Pf=$1I=$

4、80为什么有钱的感觉比较好?收入和价格变化对预算约束的影响预算约束食物(单位/周)衣服(单位/周)8012016040204060800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外扩张(I=$160)L2(I=$80)L1L3(I=$40)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内收缩为什么我们不喜欢涨价 ——价格对预算约束的影响食物(单位/周)衣服(单位/周)801201604040(PF=1)L1食品价格提高到两元使预算线向内旋转L3(PF=2)(PF=1/2)L2食品价格降低到五角使预算线向外旋转预算约束预算约束两件商品和服务N件商品和服务为什么对商品征税令人不悦——税赋对预算约束的影响税赋

5、或补助对预算约束的影响前述讨论可以发现,预算线都是直线它们使预算线不再是线性的。一般说来,灾民比较喜欢收入补贴而不是实物补贴。因购买量不同而价格不同的价格制度称为非线性价格。预算约束在19世纪60年代早期,国会通过《食品权法案》。设计者需要决定在多大程度上,这些食品券会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食物,而不是仅仅对他们必须购买的食品进行补贴,这时候的预算约束线是什么样的呢?预算约束食物(单位/周)衣服(单位/周)8012016040204060800救灾机构发80元补贴(I=$160)L2(I=$80)L1救灾机构仅发价值80元的食物税赋或补贴对预算约束(线)的影

6、响电(度)其他消费品(元)O50ACB二、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效用理论关于人的理性基本假设1.完备性假设:给定消费空间里任何一对消费组合A和B,下列三者关系之一必成立或者A>B,或者B>A,或者A∽B。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在两组消费组合中作出一种明确的判断。关于人的理性基本假设2.传递性假设:如果某消费者认为A比B好,B又比C好,那么,他一定认为A比C好。这也就是说,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是一致的,不会自相矛盾。给定三组消费组合A、B和C,A>B且B>C,蕴含A>C。又,A∽B且B∽C,蕴含A∽C。由此,我们也可以导出A≥B和B≥C,蕴含A≥C。关于人的理

7、性基本假设3.不饱和性在大多数消费问题中,人们总是认为商品越多越好。这就是所谓的不饱和性,也叫做“越多越好”的原则,即在其它状况都一致的条件下,某商品越多,消费者就感到越满意。以A=(A,A,…,A)和B=(B,B,…,B)表示两组消费组合,其中A和B分别是A和B中商品I的数量。如果对所有的I,A≥B,并且其中至少存在一个j使得A>B,那么A>B。此即不饱和性(“越多越好”原则)的逻辑表述。应该注意的是这原则并非消费中的一般规律。关键在于,这里强调的是合乎情理的“稀缺商品”,而且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于不符合这一前提的商品和服务,当然不会是“越多越好”。消

8、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代表了能给一个人相同程度满足的市场篮子的所有商品组合。无差异曲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