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研究

老年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研究

ID:6248807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老年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研究_第1页
老年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研究_第2页
老年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研究_第3页
老年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研究_第4页
老年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年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研究  近年来,非发酵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耐药率高,给临床感染治疗带来困难。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多,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容易诱发非发酵菌机会感染。为了解我院老年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老年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的非发酵菌454株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菌株分离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年龄>60岁)临床送检的各种标本,包括痰液、血、尿、便、创面分泌物、胸腹水等。1.2细菌培养及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的要求进行接种、细菌培养

2、,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20NE鉴定板进行细菌鉴定。1.3药敏试验采用英国Oxoid公司药敏纸片及M-H培养基。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评定标准依据美国CLSI2010年版标准进行敏感性判断。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1.4统计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52.1非发酵菌的种类与构成共分离细菌1188株,其中非发酵菌454株,占38.2%。非发酵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分别占55.1%、25.1%、11.2%。2.2非发酵菌在标本中的分布痰液(咽拭子)339株,占74.7%;尿液74株,占16.

3、3%;分泌物20株,占4.4%;血液17株,占3.7%;其他4株,占0.9%。2.3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3种主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1。3讨论5非发酵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土壤和空气中,多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于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各种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开展,非发酵菌感染率逐渐增高,并已成为机会感染与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本结果显示,我院老年住院患者非发酵菌的分离率为38.2%,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最多,占55.1%,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占25.1%和11.2%。从标本分布情况看,以痰(咽拭子)非发酵菌分离率为最高,为74

4、.7%;其次为尿液和分泌物,分别占16.3%和4.4%。提示老年患者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老年患者基础疾病严重,机体免疫力低下,呼吸道和全身防御功能减退,加上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应用及各种侵袭性操作,破坏了菌群间的制约关系,使得耐药率高的非发酵菌定植生长等有关,因此应加强消毒隔离,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我院老年患者分离的非发酵菌耐药性强且呈现多重耐药。居于首位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是通过产酶、改变药物靶点及形成膜屏障等不同机制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由表1可见,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率>70%,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耐药率>50%,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

5、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5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3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相对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3.6%、22.0%、26.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为OprD2通透性的降低[1]。有文献报道亚胺培南易导致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的出现,因此临床上应控制对亚胺培南的使用。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因根据药敏结果采取联合用药,一般建议用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高对膜的通透性,再联合使用β-内酰胺类抗假单胞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感染,避免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生β-内酰胺酶对抗菌药物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比较复杂,整合子、OXA类碳青霉

6、烯酶、插入序列、AmpC酶、ESBLs等在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机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表1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测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对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为15.8%,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达到40.4%和45.6%,据国内报道大约有80%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是由于产生OXA-23型碳青霉烯酶,OXA-23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2]。我院所分离的CRAB株是否具有同源性和产OXA-23型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外膜具有低渗透性,并可产生β-内酰胺酶,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该菌产生的锌金属酶能水解超广谱抗菌

7、药物亚胺培南[3]。我院所分离的5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表明,未发现对四环素类的米诺环素耐药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和磺胺类药物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低,分别为7.8%和19.6%,提示临床医生可以选择以上3种抗菌药物,针对性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总之,对于老年患者这个特殊群体,应加大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扩散,提高疾病治愈率。参考文献:[1]邹德胜,吴志明.208株铜绿假单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