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和朱熹格物致知思想比较

王阳明和朱熹格物致知思想比较

ID:624680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王阳明和朱熹格物致知思想比较_第1页
王阳明和朱熹格物致知思想比较_第2页
王阳明和朱熹格物致知思想比较_第3页
王阳明和朱熹格物致知思想比较_第4页
王阳明和朱熹格物致知思想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阳明和朱熹格物致知思想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王阳明和朱熹格物致知思想比较  “格物致知”说是贯穿于整个宋明理学中不可忽视的一条线索。不管是理学、气学还是心学,对“格物致知”的解释都分别是各自学说中构成完整体系的一部分。朱熹由补《大学·格物致知章》展开自己的学说,而王阳明更是将其发展成为其学术三大支柱之一的“致良知”说。“格物致知”语出《大学》,《大学》又只是《礼记》中的一章,所以其中并无着重解释。直至朱熹将《大学》由《礼记》第四十二章提出,独成一篇,补作了《格物致知传》,作经传之分,从而将“格物致知”作为重点提出。朱熹以此为手段,援“理”入《大学》,并以“理”作为基础和核心,对“格物致知”做出了自己的阐释。5朱熹将“

2、格物致知”解释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格物乃“即物”,致知乃“推及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而要想能够推及知识,其关键就在于“穷其理”。朱熹对于“穷其理”的阐述为“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朱熹此处又将“格”解释为“至”,而“物”即是指事物,“物,犹事也。”凡天地之间,眼前所接之事皆是物。因此,朱熹的格物是对外在

3、事物的“格”。但朱熹的“格”又不是使主体增加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而只是在“格”的过程中使已有知识“发得出来”,即“人心莫不有知,所以不知者,但气禀有偏,故知之有不能尽。所谓致知者,只是教他展开使尽。”由此出发,“即物穷理”只是以吾心已知去穷尽天下万物之理。这种寻求发掘人心中天然之理,已有先验论的意味,这也给王阳明后来将其发展为完全出自内心的“良知”打下了基础。但朱子的格物致知仍具有一定的认识功能。首先,虽然“理”本在心中,但仍需假借外物,需要借助“格物”的过程来穷尽事物之理,才能明心中之知。亦即“致知”仍需在具体事物上去考察,不可离物空谈。其次,要穷理至极,则需将万事万物之

4、理全都探究清楚,只有“即凡于天下之物”且将其至极,将每一样事物“表里精粗无不到”,方可“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才能达到真正的致知。5虽然王阳明曾“遍读考亭之书”,但他从自身心学体系出发,结合自身经历和思考,提出了和朱熹不同的“格物致知”观。首先,他反对朱熹对《大学》所作的修改,他认为《大学》一章固然重要,但其本身不应有经传之分且无阙文。朱熹的《大学章句》是对《大学》的歪曲,应以古本《大学》为基础来阐述,他在龙场悟道确立了自己的学说体系之后,确立了“致良知”的本体论,从而将其“格物致知”论展开。王阳明也训物为“事”,“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

5、。”但他的“事”与朱熹又有所不同,阳明所谓“事”,是“意之所在”,“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既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物已是心内之物,则格物便无朱子所谓“至”可言,因此,阳明将“格”解为“正”,“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因此,“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

6、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埋即是明明德。”格物只是正事,格心是去恶存善,是去天理存人欲,是“致良知”。5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把“致”解释为“至”。“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而“知”即是“良知”,是由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发展而来的。王阳明的良知是纯粹的道德原则,“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良知只是一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一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因此,在王阳明这里,良知只是一个先天的道德价

7、值评判标准,“致知”就是“致良知”,是将心中良知推广到事事物物。所以,王阳明的“格物”与“致知”完全是一回事。不仅如此,王阳明将《大学》中“三纲领”、“八条目”都归为良知。“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因此,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所有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的,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内求心理的“致良知”体系。“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眼法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朱、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