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研究

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研究

ID:6246491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研究_第1页
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研究_第2页
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研究_第3页
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研究_第4页
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导致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的相关因素,对临床血液疾病的治疗作指导。方法以88例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在我院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的血液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血小板输注1d之后的外周血血小板进行计数,以血小板增高指数以及血小板回收率来对输注的效果进行综合的判定,并分析导致输注效果不佳的原因。结果88例患者经诊断,31例患者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1例患者患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5例患者患再生障碍性贫血、21例患者患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血小板的输注次数为381次,其中136次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所占的比例为35.70%

2、(136/381)。而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人为因素、多次输注导致患者产生血小板抗体、患者肝脾肿大、输注前患者发生感染以及有发热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15.44%(21/136)、17.65%(24/136)、21.32%(29/136)、40.44%(55/136)、5.15%(7/136)。结论目前临床上之治疗血液性疾病患者的过程中,进行血小板输注,导致输注效果不佳的因素较多,其中感染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且随着对患者进行输注次数的增加,输注的效果也会随之减弱。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影响因素;感染5目前随着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临床上针对各类血液疾病并且因血小板减少而

3、导致出血症状发生的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多为血小板输注,这种成分输血的方法虽然已经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所取得的输注成效并不容乐观。下面本文将分析我院近两年来开展的血小板输注情况,并对输注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88例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在我院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的血液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3~68岁,平均年龄为36.5岁,其中31例患者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1例患者患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5例患者患再生障碍性贫血、21例患者患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血小板的输注次数为3

4、81次,其中136次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每例患者至少输注一次血小板,最多的可达8次。11例患者有并发症,如(发热和脾肿大),且所有血小板均做过去白细胞的处理。1.2血小板制剂手工血小板悬液以及机采血小板血液均有供血机构提供,并且在质量上均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对患者进行输注前,必须先对患者的血型进行区分,或ABO型或Rh血型,并以制备机对血小板进行采集,进行主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儿童每次进行血小板输注的量在2U/105kg,也就是必须将5×1010个的血小板输注到平均每10kg的体重内,而对于成人而言,每次输注一个治疗量,即为12U,一般输注的时间控制在30min之内。1.3进

5、行血小板输注的指征对于血小板的输注与否,主要是由临床主治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反应来决定的[1]。一般输注时具有明显的出血症状,则视为倾向性输注或治疗性输注。对于皮肤出现散在出血点的血小板输注视为预防性输注,每次输注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在进行输注前,必须对患者的血型进行复查处理。1.4血小板输注效果的评价对血小板输注1d之后的外周血血小板进行计数,以血小板增高指数以及血小板回收率来对输注的效果进行综合的判定。当血小板增高指数在4.5以上,血小板回收率在20%以上时,则视为血小板的输注有效,反之,则视为输注效果不佳[2]。1.5统计处处理对所有患者的资料采用统计学软

6、件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以V2检验输注的效果,以t检验输注前、后血小板数。2结果88例患者经诊断,血小板的输注次数为381次,其中136次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所占的比例为35.70%(136/381),见表1。5经x2检验显示,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人为因素、多次输注导致患者产生血小板抗体、患者肝脾肿大、输注前患者发生感染以及有发热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15.44%(21/136)、17.65%(24/136)、21.32%(29/136)、40.44%(55/136)、5.15%(7/136)。3结论由于血液性疾病自身的特点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受各种化疗药物的影响,使得

7、会经常出现出血以及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因此,对患者进行预防性和治疗性的血小板输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故而受到了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共同关注和重视。5基于肿瘤患者以及血液疾病患者在血小板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会对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必须及时的输注血小板,但是随着输注次数的递增,输注的效果就会随之递减[3],严重的甚至导致输血性血小板紫癜的产生。一般临床上导致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的原因包括了非免疫因素以及免疫因素(多次输注导致患者产生血小板抗体,如特异性HPA抗体以及HLA-Ⅰ类抗体)。一般人为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