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如何创新使用新教材

初中数学如何创新使用新教材

ID:624343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初中数学如何创新使用新教材_第1页
初中数学如何创新使用新教材_第2页
初中数学如何创新使用新教材_第3页
初中数学如何创新使用新教材_第4页
初中数学如何创新使用新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如何创新使用新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如何创新使用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4-0081-01摘要: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时代的发展对数学的学习和教育已经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新教材实验的推广,数学的学与教都发生了新的变革。笔者对此,做了一项调查,并针对如何改善这一情况提出了一些看法,望能提供一些帮助。关键词:初中数学新教材调查对策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时代的发展对数学的学习和教育已

2、经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新教材实验的推广,数学的学与教都发生了新的变革。5总地来说,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验了人文主义关怀,体现了“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的思想。然而,各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的差异,任何一个版本的新教材都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地区。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应用新教材,使得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便成为每个中学数学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一、在新教材的使用中关于数学的应用针对学生对新教材的使用效果,笔者对A、B、C、D做了一个调查,然后

3、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如下:1.学生对数学应用题、数学建模的兴趣一般表1表明,对“我想知道数学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的回答中,65.9%的学生选择了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只有9.3%的学生选择了不太赞同或完全不赞同,且总体评价的平均值为3.84(大于3),可见学生非常渴望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二、如何利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1.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现象创设教学情境例(一元一次方程中关于打折销售的问题)。在上这部分内容时正好赶上学校附近几乎所有的品牌服装店都在搞打折销售活动。课前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分组到商店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有一组同学的调查结果是:有一件“劲霸男装”

4、,标价498元,7折销售,这件衣服的进价是238元。于是,我便以此数据为依据出了一道应用题:某件服装标价498元,以7折销售后仍然获利110.6元,求该服装的进价是多少元?提示:利润=销售价-成本5由于课前各组同学都进行了社会调查,同学们很快找出了该题的已知量、未知量和等量关系。当然也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然后,我又让各组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出一道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自己解答后向全班同学展示并分析该题的目的已知量、未知量和等量关系,解题过程等。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了视野,还让他们认清了商店里所谓的“亏本处理”、“跳楼大甩卖”等现象的本质。2

5、.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例(“中位数与众数”中以这样一幅情境引入新课)某公司的月工资如下:尽管教材中的这个情境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但单就书上的情境难以吸引学生足够的注意力。我的做法是将教材中的情境进行了适当调整,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小明南下到广东某市打工,看到了一则广告:“我公司急向社会招聘员工一名,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2000元,”看完这则广告后,小明非常动心,与该公司签定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可一个月后,小明仅领到500元的工资。小明感到很吃惊,随后他又了解周围员工的工资情况,竟没有一个人工资达到2000元的。他非常愤怒,便以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招聘

6、员工为由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请问:小明能打赢这场官司吗?5同学议论纷纷,有的说:“小明肯定赢。”有的说:“不一定。”我问:“为什么呢?”出示教材中“公司本月员工工资表”,之后留出5分钟时间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5分钟后,各组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小明输定了!因为通过计算,该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正好是2000元。最后,让他们把自己当作小明,认真分析一下小明因被“蒙骗”而决定打一场没意义的官司的原因。有人说:“小明考虑问题不周到,被诱惑人的高工资冲昏了头脑。”有人说:“小明缺少社会经验,冒然行事。”经过一翻讨论后,我向他们揭示了小明“受骗”的本质原因:算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

7、影响。进而向他们讲解算术平均数的优点和缺点,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他们带着好奇的心情主动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探讨中来,并且通过合作解决了问题。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资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朱德全,宋乃庆.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在西南地区的适应性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3月:32-36.5[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7.[3]董奇,申继亮.心理与教育研究法[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8、3月.[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