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

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

ID:44868993

大小:26.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31

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_第1页
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_第2页
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心得体会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辅,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点滴见解。一、要敢于重组新教材,以课标为准绳课程标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它区别于以往的教学大纲,在知识内容、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弹性,它为教师发挥创造性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给教师理解与把握新课标,使用新教材带来了无形的困难,所以正确理解与把握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使用新教材仍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其次,教材的使用与处理也应从课程标准中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因为教材是教材编写人员在理解课程标准的

2、基础上,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制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作为第一线的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能动性的二次加工,进行重新组合,以完善新教材给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制定每节课或每项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例如,新课程的具体目标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纬度的全面整合,在把握使用教材时就不能仅仅围绕“知识和技能”来考虑教学过程如何展开,同时还应考虑另外两个纬度的实现。又如,新课标要求应该让学生经历什么样的探究或什么样的活动,就必须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去经历,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课标中已降低难度或不

3、作要求的的有些知识和技能,就不能按以往的办法仍重点地去教。二、以教材为材料,要灵活使用新教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伴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改变,教材的功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负载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功能转变为促进人的发展为主要功能。因此,教材不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不是供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是引起某种关系、理解智慧活动的辅助性材料,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教师的教学是用教材教学生学,而不是通过教学来教教材,师生既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留下

4、的空间。例如,理科教材中的实验,是学生实验还是教师演示实验就没明确界定。在尽量让学生动手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实验器材的具备条件、学生操作能力的强弱等方面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不一定要严格遵循教材的顺序,可以适当灵活;教材上的内容并非所有的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所有的字句都要让学生学懂学会。例如,语文教材上写雨景的课文,调到下雨天去上不也很好吗?下雪了,写雪的课文在后面,移到前面来上不也可以吗?有些自渎课文,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的,可以少用点时间,生疏的就多探讨不也行吗?三、以生活为资源新课程强调“课程是经验”,要实现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的转变,要

5、变“教材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材”。新课程空间很大,作为农村一线的教师不能坐等现成的课例和教参,而应该从发现自己身边的材料入手,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找寻更贴切的、鲜活的、适应本地区学生学习的材料和课程资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围绕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开放,让学习内容更加有血有肉,让学生喜闻乐见,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从教材内容的变革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教学目标的多元定位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新,无不体现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的真正价值。现代的教学活动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现代课堂应当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那么现代的学生应当是

6、具备更强适应能力的,只有这样,他们走入社会才能很快投入到工作中去,借助自己从课堂中得以萌发的力量,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总结出丰富的解决问题的先进经验,真正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