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探索教学探究策略构建新型教研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索教学探究策略构建新型教研模式 摘要: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新的课程理念提倡师生互动,强调师生交往,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学习的影响,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本文就新型的教研模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陈旧的教学模式注入新鲜的血液,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词:教学研究;策略;新型教研模式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45-02笔者发现,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中,要想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
2、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就必须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为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积极实践,不断探索教学研究策略,努力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一、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5实验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并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做到了教材与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的有机整合,才能达到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体验中学习道德的目标。在操作方式上,只有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热情,张扬学生的个性,展示他们的风格,才能改变以往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品
3、德课中应构建生活化探究型课堂教学的策略模式。例如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我设计了3个活动:(1)找一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等等;(2)查一查,让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父母或其他人,查找我们周围还存在哪些交通安全隐患和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3)展一展。主要是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交通事故的图片等展示出来,介绍给班里的同学。二、实施了开放化教学策略实验教材并不是静态的文本,它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为我们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实
4、施开放性教学策略,它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如执教《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秋天的发现》时,我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大自然的资源,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公园,寻找秋天的足迹,感受秋天的气息。学生在真实的过程中获得了真实的体验,课堂上,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乐于把自己的收获与他人分享。三、实施了活动化教学策略5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有规律的,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儿童只
5、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导致认知结构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式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因此,品德课教学改革十分明显地呈现活动化教学的趋势。教师在教学5时应注重品德教学活动化,力争以动态的课堂教学、开放的活动时空、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
6、展。如在教学《风儿吹呀吹》这一内容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风是空气的流动,学生肯定印象不深甚至不明白,如果能设计成小实验:让学生将纸拿在手中,观察用口吹和不吹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将课本拿在手中,摇动和不摇动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风、感受风,从而体会到风是怎么一回事,既有趣味性又有可操作性,把过程、方法、知识与技能融合起来,让学生从直接的体验、亲身的感受中享受风,认识风。如教《我是一个小帮手》一课后,组织学生开展争获“自理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钉纽扣,穿衣服,整理书包等比赛,享受劳动带来的喜悦,鼓励学生自己能做的
7、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学会做。四、实施了综合化教学策略在今天的品德与生活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运用其他学科学到的方法,协助一些教学内容的完成。如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或秋天,学生就会用绘画的形式(美术)、用诗歌的形式(语文)、用唱歌的形式(音乐)、用叶贴画的形式(劳动)等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甚至有的学生还想到了用照相的形式来赞美,将摄影艺术也引入到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解放学生的思想和双手,给学生提供了宽松和谐的实践环境。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教师还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8、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开展实地调查,专题采访,劳动体验等课外活动。五、实施开放的评价化教学策略5评价是指挥棒,它的开放性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探究的兴趣、意识、能力等的形成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往,试卷考试是德育课程评价的最终形式,分数高低是判定学生品行的唯一方法。我们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更注重于每个个性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尝试着建构一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