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40269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城市道路病害调查和相关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道路病害调查和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通过对城市道路实际调查,阐述城市道路中存在的主要病害,对病害的成因进行了对道路病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城市道路维修养护的处理办法和思路。关键词:城市道路病害维修养护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A道路是每个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城市道路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保证道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我市经济与交通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辆快速增加,对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造成部分道路病害严重,严重影响到市民的生活与出行。我院受道路主管部门的委托,对唐山市部分道路进行病害调查,并提出设计整改方案。本
2、文通过对兴源道与龙泽北路现场病害调查,结合实际对道路病害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对城市道路病害处理方法及养护思路进行讨论。根据现场实际调查兴源道与龙泽路,两条道路皆为沥青路面,兴源道为城市次干路,龙泽路为城市主干路。两条道路主要的病害有:裂缝类病害与松散类病害。1、裂缝类病害5裂缝是沥青路面最普遍的病害现象之一。裂缝可以分为:(1)横向裂缝;(2)纵向裂缝;(3)块状裂缝;(4)龟裂。裂缝虽然在发展初期对路面的行车功能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在交通荷载、雨水和温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裂缝必将发展成不同形态的裂缝,若不及时修复,会造成路面整体承载能力下降,结构抗疲劳寿命降低。5裂缝形成原
3、因比较复杂,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反射裂缝,它是由于基层的收缩开裂而导致的面层开裂,通常是指由下层开裂引发上层开裂,裂缝逐步由下向上扩展到面层。当用无机结合料半刚性材料做基层时,该类材料在强度形成过程中由于失水体积收缩,或降温产生温度收缩开裂,然后裂缝再由基层反射到面层形成横向裂缝。二是温度裂缝,它是由于温度骤降或者气温反复升降而形成的沥青面层的开裂,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开裂有两种机理,一是气温骤降,造成沥青层内温度收缩应力找过材料本身的抗拉强度而形成开裂,或气温骤降时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赶不上温度应力增长,超过混合料的极限拉伸应变;二是气温反复升降导致沥青混合料的
4、温度应力疲劳,以及混合料的极限拉伸应变减小,应力松弛性能下降,抗温度开裂能力降低。由于温缩裂缝是目前尚无法避免和根治裂缝,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属于正常的力学损伤。三是沉降裂缝,它是由于路基压实不均,进而导致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在基层中产生剪切应力和拉应力,当其超过容许应力时,路面便发生开裂,沉降裂缝的特点:纵向呈宽缓的U字型,伴随路面沉陷变形且常伴有圆形开裂,力学性质上属于拉张型裂缝。网状裂缝(现场照片)老化龟裂(现场照片)2、松散类病害松散类病害主要包括:(1)坑槽;(2)松散、麻面;(3)脱皮。松散类病害对道路行车影响较大,坑槽造成路面高低起伏成坑洼状,严重影响着行车的舒适性和安
5、全性。松散、麻面及脱皮会大大的降低道路抗滑性,增加刹车距离,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5坑槽是由于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局部空隙较大,沥青与石料间的粘附力不强,路表水进入并滞留在表面层沥青混合料中,在反复行车荷载尤其是重载车辆的不断作用下,产生的动水压力是表面层的沥青从石料表面剥落下来,沥青路面便会出现局部松散破损,散落的石料被车轮甩出,路面自上而下会逐渐形成坑槽。坑槽根据破损程度及形成原因可分为三类:表面层坑槽、表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槽、底面层和基层见产生坑槽。表面层坑槽是由于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局部空隙率较大、沥青与石料间的粘附力不强,路表水(雨水或雪水)进入并滞留在表面层沥青混合料
6、中,在反复行车荷载尤其是重载车辆的不断作用下,产生的冻水压力使表面层的沥青从石料表面剥落下来,沥青路面便会出现局部松散破损,散落的石料被车轮甩出,路面自上而下行车坑槽。这类坑槽通常深度为2—5cm,在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中是各类坑槽最早产生,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麻面、松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偏低,沥青与集料间粘附性差,或者由于沥青老化变硬造成。脱皮是由于沥青面层与上封层之间粘结不好,或初期养护不良引起。引起剥离的最基本条件是水的存在,另一个条件是外力存在。剥离是路面破坏的第一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使集料松散,继而成为坑槽导致路面全面破坏。坑槽(现场照片)
7、麻面、脱皮(现场照片)病害处理方法对此次调查中病害的处理可分为两种:一是挖补处理,松散、坑槽、沉陷裂缝等破损类型,较严重时均属于基层原因,都采用挖补法,即先处理基层再做面层。二是摊铺处理,裂缝、麻面、脱皮病害原因不在基层,可先用铣刨机铣刨表面层或加热烘烤后人工铲平,然后用新的沥青混凝土罩面。结论5道路的质量不仅与初期建设水平有关,更与后期的养护方法和实施情况密不可分,而后者在道路建成以后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确保道路在设计年限内完好和安全运行的关键。如今,普遍存在“重建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