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40101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解读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解读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即选择现成的文章,并按照一定的训练目标和线索编排在一起。因此,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可见,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是个性化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随意性。文本解读可从解读思想内容、言语形式和风格流派等三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文本的思想内容入手解读初中语文文本的核心价值。一、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解读原则1.基于课程性质与标准的原则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解读首先应考虑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文本思想内容解读的过程
2、中既要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要考虑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拥有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的解读既应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既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解决阅读问题,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2.基于文本定位与特征的原则5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根据教学价值进行相应定位,因此,在解读文本思想内容时,教师应依据文本特征,选择最具教学价值的内容。文本特征包括文体特征、文本结构和文本表达。
3、例如:不同文体表达同一内容,其文本核心价值不同,教学设计不同;同一文体不同结构的文本,其文本核心价值不同,教学设计也不同。因此,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的解读必须抓住文本特征,使学生清楚、明了。3.基于学生特点与学情的原则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只有熟悉学生的特点,才有助构建新知识,获得新经验。因此,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的解读应基于学生的特点和学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定教。具体包括三点。(1)学生的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有了显著发展,专注力有所增强,能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抓住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较深
4、刻的内心体验和较强烈的求知欲望,且逐渐树立起创新的意识。因此,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的解读必须基于学生的能力。(2)学生的经验5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工作方面,初中生已有了自己的经验。即使从没有接触过的新问题,他们也会根据以往的经验作出判断和解释。因此,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的解读应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尊重学生的经验,以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认识。(3)学生的学情学情是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解读的起点。学生的现有状态和学习潜力之间构成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经历、现状和需要,以使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的解读更具针对性和实效
5、性。二、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解读的策略文本的思想内容是文本的核心内容,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为了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可实施三个具体策略。1.打开天窗法“打开天窗法”中的“天窗”即题目。文章的题目是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概括,因此,学生可通过题目解读文章。“打开天窗法”包括三个要点。其一,析题。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联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围绕分析题目展开教学。其二,调字。题目中的某个字有时会蕴含诸多信息,因此,教师可通过调字分析相关内容。其三,换序。题目常常透露作者的观
6、点或情感,因此,教师可通过调整题目中文字的顺序,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52.一语立骨法“一语立骨法”,即通过抓取、分析承载文本主旨、主线和作者意图的“一语”,以迅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一语”可以是一个关键的字、词、句和段。关键的字、词、句和段能揭示主题、表达情感与塑造形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一语立骨法”,化繁为简,以使学生积极思考和习得方法。“一语立骨法”包括三个要点。其一,立骨。准确找到提纲挈领的“一语”,以迅速进入文本,开展有效学习。其二,设疑。“一语”通常包含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一语”自主
7、设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三,释疑。要围绕“一语”解决疑问,就须解读全文,品析语言,恰切释疑。3.曲径通幽法“曲径通幽法”,即换一个角度解读文本,以更好地体会文章异样的精彩。“曲径通幽法”有三个要点。其一,远观全局。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文本传递的主要内容。其二,近察侧面。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以体会文本的主题思想。其三,放眼四周。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转向生活,自我反思。5只有明晰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的解读原则,才能更好地实施初中语文文本思想内容的解读策略,最终提高初中语文
8、教学的实效。(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中学)(责任编辑:梁金)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