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27476
大小:3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07
《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研究 摘要: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关键,是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目前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研究存在缺乏动态研究。在借鉴了国内外接续产业选择的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选择的约束条件,探讨了接续产业选择的基准,提出了推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的原则。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基准;选择原则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58-03引言资源型城市是以
2、开发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而兴起或发展壮大,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其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1,2]。资源型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讲,根据资源的开采与城市形成的先后顺序,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先矿后城式”,即城市完全是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的,如大庆市、攀枝花市等;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即在资源开发之前已有城市存在,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如大同市、邯郸市等。12由于资源的刚性约束、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资源型城
3、市主导产业的竞争力逐渐下降,引起了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衰退,并引发了环境恶化、失业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以往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主要是从其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进行的,而目前专门研究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还比较少,因此有必要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劳动条件、交通位置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找出各类资源型城市现在和未来的产业发展优势,合理配置各种稀缺资源,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接续产业,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
4、发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也在于产业转型,因此正确选择接续主导产业是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和关键。一、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以及产业转型(一)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本身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高速成长。但是,长期实施的粗放行战略加速了区域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型城市在经历了繁荣期之后,随着主导产业的逐渐衰退,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社会问题。121.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畸形。资源型城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严重失调,主要以第二产业中的资源
5、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忽视非资源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忽视能充分吸纳劳动力的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导致资源型城市经济主要依赖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产业,产业链条短,产业发展失衡,很难维持整个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2.就业困难。由于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已经衰退,新的接续产业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就业面较小;而且下岗失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技能单一,从而造成再就业困难的问题,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出现。3.污染严重。资源型产业高耗能、高污染,因此“三废”污染要比其他城市更严重,加上资源型城市的资金有限,对环
6、境污染治理投入不足,导致污染治理能力差。此外,地质环境恶化,地表塌陷;固体废弃物的堆积侵占大量的土地并严重污染了环境;水资源破坏,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和破坏。4.技术落后、效益低下。一方面,资源型城市以初加工产品为主,这类产品具有高能耗、经济效益差、科技含量低、低附加值等特点。资源型城市产业组织水平较低,缺乏各部门、各企业和高校的交流,创新合作体系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的人才外流严重,而且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二)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12资源型城市的快速发
7、展促进了城市本身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高速成长。但是,长期实施的粗放行战略加速了区域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资源型城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严重失调,主要以第二产业中的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忽视非资源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忽视能充分吸纳劳动力的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导致资源型城市经济主要依赖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产业,产业链条短,产业发展失衡,很难维持整个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12姜林认为,产业转型的方向是新植入产业替代旧产业,或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完成产业升级,产业转型的本质是原有要
8、素在变化环境下的重新组合[3]。徐振斌认为,产业转型是对现存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整的过程。以我国为例,产业转型即从旧的产业结构布局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的转变,通过产业转型发挥我国产业经济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使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趋于协调[4]。邵洁笙认为,产业转型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国家产业转型,也包括中观层面的区域产业转型,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产业转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