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270816
大小:1.02 MB
页数:109页
时间:2021-04-24
《最新毒理学基础课件1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毒理学基础课件1毒理学原理第一章绪论概述简史展望毒理学原理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毒物、毒性、毒效应、毒效应谱剂量、剂量-反应关系毒理学研究方法毒性参数与安全限值第六章一般毒性作用急性毒性局部刺激与致敏短期、亚慢性、慢性第七章致突变作用第八章致癌作用第九章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第十一章管理毒理学危险度评价安全性评价靶器官毒理学毒理学基础TheBasicofToxicology毒理学原理ThePrincipleofToxicology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2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毒理学概述一、
2、概念1.毒理学(Toxicology)是从医学角度,研究外源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及机理的科学。(第三版教材)第一节毒理学概述毒理学定义(第四版教材)传统定义: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现代毒理学定义:以毒物为工具在实验医学和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为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第一节毒理学概述五版:传统定义:Xenobiotics/Livingorganisms/Adverseeffects现代毒理学: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
3、统(living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mechanisms)、安全性评价(safetyevaluation)危险性分析(riskanalysis)的科学。2.卫生毒理学(hygienetoxicology,preventivetoxicology)是利用毒理学的概念和方法,从预防医学角度出发,研究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可能接触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第一节毒理学概述3.外来化合物(Xenobiotics)(1)定义: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环境
4、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并产生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2)特点:①非人体组成成分。②非人体所需营养物;③也不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必需物质。④可由外环境通过一定环节和途径进入机体,并产生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第一节毒理学概述(3)不同的称谓:外源化合物外源化学物外来生物活性物质(4)与之对应的物质:内源化合物内源化学物内源活性化合物第一节毒理学概述二、毒理学的研究领域(一)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toxicology)通过一定的方法研究毒物对生物(人、动物、植物……)的毒性有无性质强弱是机制
5、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的基础第一节毒理学概述(二)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toxicology)研究化学物对生物机体产生毒作用的细胞、生化、分子机制。其作用有:1.证实与人类直接相关的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2.验证可能与人类无关的发生于实验动物中的有害效应。3.设计和生产较为安全的化学物以及合理治疗化学中毒和临床疾病。4.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了解。用途:预防、治疗、管理。(三)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toxicology)根据描述、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
6、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使之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品、食品、药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以保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如卫生标准的制定)第一节毒理学概述三、毒理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性:观察和收集资料的严密性、真实性和科学性艺术性:如何利用观察到的资料进行预测和推测?动物————人?第一节毒理学概述四、卫生毒理学的任务1.对化学物进行安全性评价2.研究机体与化学物相互作用的规律(亦即中毒机理的研究)3.为制订卫生标准提供毒理学依据第一节毒理学概述五、毒理学的研究方法㈠实验研究方法1.
7、体内实验法(invivotest)2.体外实验法(invitrotest)㈡人体观察㈢流行病学研究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受控的临床研究毒理学体内试验毒理学体外试验优点·真实的暴露条件·在各化学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测定在人群的作用·表示全部的人敏感性·规定的受控的暴露条件·在人群中测定反应·对某组人群(如哮喘)的研究是有力的证据·能测定效应的强度·易于控制暴露条件·能测定多种效应·能评价宿主特征的作用(如:性别、年龄、遗传特征等)和其他调控因素(饮食等)·可能评价机制·影响因素少,易于控制·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
8、(如:机制,代谢)·人力物力花费较少缺点·耗资、耗时多·Postfacto,(事后性)无健康保护·难以确定暴露,有混杂暴露问题·可检测的危险性增加应达到2倍以上·测定指标较粗(发病率,死亡率)·耗资多·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的暴露·限于较少量的人群(一般<50)·限于暂时、微小、可逆的效应·最敏感的人群一般不适于研究·动物暴露与人暴露相关的不确定性·受控的饲养条件与人的实际情况不一致·暴露的浓度和时间的模式显著的不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