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265605
大小:1.87 MB
页数:58页
时间:2021-04-24
《最新听觉系统解剖生理-新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听觉系统解剖生理-新外周听觉系统颞骨颞骨是外周听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外耳的骨部、中耳和内耳位于颞骨内。颞骨位于颅骨两侧,参与组成颅中窝与颅后窝,与大脑、小脑及颅内的许多重要神经血管关系密切。乳突部新生儿时期并未发育,以后逐渐气化称为一短钝的尖端向下的锥状突起。乳突部岩部形似一横卧的三棱锥,又叫锥体,有一尖、一底、三个缘和前、后、下三个面。岩尖伸向内前,嵌于蝶骨与枕骨之间,与蝶骨大翼根部、蝶骨体及枕骨底部构成破裂孔,颈动脉管内口开口于此。岩部底朝后外方与鳞部、乳突部和鼓部相融合。岩部茎突起于颞骨鼓部下面,茎突
2、孔德前方,伸向前下方,呈细长形,长短不一,平均长约2.5cm。茎突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为面神经管的下口,面神经由此出颅骨。茎突外耳---耳廓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形似贝壳,左右各一,与头颅约成30°夹角。除耳垂部分由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其余部分均由软骨组成,外面覆盖软骨膜和皮肤。耳廓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着于头颅侧面特点:耳廓血管位置比较浅,皮肤薄,容易冻伤。耳廓皮肤与软骨粘连较紧,前外侧面更紧。由于皮下组织少,若出现炎症,发生肿胀时,感觉神经易受压产生剧痛;有血块或渗出物时极难吸收,软骨膜感染,容易发生软骨坏
3、死,愈合后耳廓可能变形。耳廓(前面观)外耳---外耳道组成:外耳道口(耳甲腔底)—鼓膜成人外耳道长2.5-3.5cm,由软骨部(1/3)和骨部(2/3)组成。特点:皮下组织少,骨部皮肤薄,稍后的软骨部皮肤附有皮脂腺、毛囊、耵聍腺,外耳道疖多发生于此。成人外耳道呈“S”形,检查时需将耳廓向后向上提起,使其骨部与软骨部成一条直线。儿童向下向前推耳屏成人外耳道有两处狭窄,一处为软骨部与骨部交界处,另一处为骨部距鼓膜0.5cm处(外耳道峡)。在取印模时,可以接近,不要超过外耳道峡。外耳道中耳—总论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
4、乳突4部分,外界是鼓膜,内界是卵圆窗。中耳是换能器,可通过鼓膜将声能转化为机械能,经听骨链传递,再由镫骨底板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耳的液态能。中耳还是增压器,可使外界传来的声压提高。因为鼓膜面积比卵圆窗大17倍,而听骨链的杠杆作用可使声压提高1.3倍,因此,声波经鼓膜、听骨链到达卵圆窗时,声压将被增高1.3×17=22.1倍,相当于提高声强级27dB。中耳—鼓室鼓室位于颞骨岩部内,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向前经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向后与鼓窦及乳突气房相通。以鼓膜紧张部的上、下边缘为界,将鼓室分为上、中、下3部分。鼓室六壁鼓室
5、为近似六面体的不规则含气空腔,有外、内、前、后、上、下六个壁(鼓室六壁)鼓室—鼓膜(1)①外侧壁:由骨部及膜部(即鼓膜)组成鼓膜:半透明,灰白色薄膜,高约9mm,宽约8mm,厚约0.1mm,接近圆形,介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鼓膜中间稍向内凹陷(最凹点为鼓膜脐),前下方向内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角,新生儿鼓膜倾斜为35°,更加明显。鼓膜分三层,外层是皮肤层,中层由浅层的放射状和深层的环状纤维组成(使其能承受一定的气压和水压并抗感染),内层为粘膜层,与鼓室粘膜相连。鼓膜随年龄增大而变厚和变僵硬。鼓室鼓室—鼓膜(2)鼓膜
6、与锤骨相连,锤骨柄末端附在鼓膜脐的内面,自脐向上稍向前达紧张部上缘,有一灰白色凸起,即为锤骨短突。自脐向前下达鼓膜边缘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名光锥,是由外界光线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中耳—鼓室(二)②内侧壁:即内耳外侧壁,有多个凸起与小凹。中央明显隆起处为骨岬,即耳蜗底周所在位置。骨岬后上方有前庭窗(即卵圆窗,深面为内耳前庭),骨岬后下方有蜗窗(圆窗),内通耳蜗螺旋管的鼓阶起始部③前壁:下部是颈动脉管的管壁,上部有两个管口,上方为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方为咽鼓管的鼓室口④后壁:又名乳突壁,上宽下窄,面神经垂直经过其
7、内侧。⑤上壁:又叫鼓室盖,借此与大脑颞叶分隔,感染婴幼儿时期鼓室盖常未闭合,是中耳入颅的途径之一。⑥下壁:较上壁狭小,其下方是颈静脉球,前方为颈动脉后壁。此壁若缺损,颈静脉的蓝色透过鼓膜下部隐约可见,表现为蓝鼓膜。中耳—鼓室(三)鼓室包括听骨、听骨韧带、鼓室肌肉①听骨,包括锤骨、砧骨、镫骨,由韧带相连而成听骨链,是人体中最小的一组骨头锤骨柄末端附于鼓膜脐上,锤骨小头与砧骨头形成砧锤关节,砧骨底与镫骨小头形成砧镫关节,镫骨底板由环状韧带固定在前庭窗(卵圆窗)鼓室内容②听骨韧带:有锤上韧带、锤前韧带、锤外侧韧带、砧骨上韧
8、带、砧骨后韧带、镫骨环韧带等,将听骨固定于鼓室内。③鼓室肌肉:有鼓膜张肌(由三叉神经分出的下颌神经支配,收缩时牵拉锤骨柄向内,增加鼓膜张力,避免突然大声震破鼓膜或伤及内耳)、镫骨肌(由面神经支配,收缩时可牵拉镫骨小头向内镫骨以镫骨底板后缘为支点向外侧移动,以减小内耳压力)。中耳—咽鼓管咽鼓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成人咽鼓管全长约为36m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