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217759
大小:15.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21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说课.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三骏乡第一中心小学麻红伟一、教材分析《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的第七课,也是研究物体在液体中沉浮探究实验课。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相有关呢?前面的研究使学生只会关注到物体本身的大小、轻重等特征,而这一课的研究,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马铃薯、盐水等”为例,目的是让学生不仅仅知道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而是更进一步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所浸的液体有着密切的关联。本课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
2、“沉和浮”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的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观察马铃薯的沉浮。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沉浮条件的深入思考;第二部分,观察比较两个水槽的液体。通过实验验证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第三部分,推测与验证。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让学生理解物体沉浮与液体密切相关。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并指导学生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让学生了解液滴加热的技能。科学概念: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承载的液体有关,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
3、许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乐于交流与合作,培养孩子们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质疑—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难点:制定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三、教学准备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酒精灯、不锈钢调羹2个。一个天平。-可编辑修改-。小组实验:每组二个马铃薯、浓盐水、食盐、克白糖、2只烧杯、一根搅棒。四、设计理念有人将科学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但学生不能自己盲目地过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过河”的踏脚石。根据《新
4、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1、教法:本课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水槽里的马铃薯进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以及进一步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综合运用发现法、实验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2、学法: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物体的沉浮现象进行有意识的初步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从而获取知识
5、,培养技能。课标指出科学课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我的教学思路是:发现问题——自主探究——拓展延伸。我的教学设计是以“探究、开放、自主、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杯水和一大一小的马铃薯,你们猜猜,这节课我们可能研究什么问题?这样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从而导入新课——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⑴、准备两个水槽,教师拿起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问:“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⑵、学生讨论、猜测,教师动手演示实验。在学生预测的基础上,老师把两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马铃薯
6、在盐水中浮而在清水中沉;把两只马铃薯同时放在清水中,结果两只马铃薯都沉在水里;把马铃薯同时放在盐水中,结果两只马铃薯都浮起来。根据实验现象,学生会发现马铃薯的沉浮与水槽里的液体有关。设计意图: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实验的现象与学生的预测结果出现了矛盾,形成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可编辑修改-。当学生有了自己的猜想时,就会迫不及待想去验证它,于是我们就进入第二个环节:2、自主探究,验证猜想⑴、讨论验证方法:同学们:你们认为B杯加了某种物质,科学是讲究证据的,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两杯水不一样呢?接着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的方案多种
7、多样,有:闻一闻,尝一尝,晒一晒,烧一烧⋯⋯对于这些方法我让学生一一评价,有的还进行了验证。最后大家达成共识,闻不出来,尝不安全不卫生,晒时间太长,最好的办法就是烧一烧,让水分蒸发再观察。那好,我们就来做个加热实验吧!⑵、做加热实验当学生探究有了发现一定喜不自禁,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做演示实验,再让学生观察两杯水中的液体是否相同,当大家看见B杯水加热后留下了“白色物质”时,学生兴奋的喊起来——盐,白色物就一定是盐吗?在老师点拨下,学生对白色物还做出了各种猜测,还有可能是味精、白糖⋯⋯接着我因势利导:那B杯水到底加了什么物质呢?接下来我们该怎么研究呢?这时有的学
8、生就会运用“反证”的方法想到:把盐、白糖、味精分别溶解在水里,看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