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94127
大小:492.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21-04-21
《最新高三考前心理辅导讲座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考前心理辅导讲座本场讲座与大家探讨六个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考试成功的条件二、有效复习的方法三、良好心态的表现四、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五、考试技巧参考六、专业选择参考有效复习:保证自己时刻在学习。内容选择:自己不会的地方。教材: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应用以上。错题集:分析错题的原因,(疏忽大意还是真的不会?)找到相应知识点加深学习程度。时间按排:效率优先。复习计划:计划不如变化!天天做计划等于没计划!宽松(留有余地);合理(符合自己的实际);可检验休息:体育运动、轻体力劳动、睡眠及其他放松大脑的活动。主动休息(学习效率低时主动选择其他活动)与被动休息(实在无法坚持看书或虽
2、然看书已无任何意义)失眠:数数的方法(1-5,5-1)三、良好的心态专心:集中精力做每一件事!专心是一种习惯,是真正的投入其中专心建立在平和情绪的基础上锻炼抗干扰能力,保证自己高效率的学习恒心: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身体的坚持性训练也有帮助放心:对自己的未来、对考试成绩有充分的信心!信心来自实力,学习基础是信心的来源信心决定于自我评价,改进对自己的看法至关重要自信是一种性格特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开心:愉快的心情,从学习中寻得快乐!愉快的心情来自对成功的渴望愉快的心情来自对自我进步的认识愉快的心情来自家长、朋友、教师的支持四、克服考试焦虑考试每
3、个人都会紧张,适度的紧张还可增加应考能力,使学习效率提高!正常或超常发挥学生的紧张多属此类,而低常发挥的学生多是因为过度紧张,就称为考试焦虑!“我平时学习不错,可一考试成绩总是不好,平时能解决的问题考试时就不会了。”“平时同学有什么难题来问我,我都能够很自如的解答,可是一到考场上,自己就紧张,每次考得都不满意。”考试焦虑的表现生理方面:主要是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相联系的特定情绪反应。比如,心率加快、呼吸加剧、胃肠不适、多汗、尿频、头痛、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解乏,白天头脑昏沉等。思维方面:由自己或他人消极的评价形成的意识体验。比如,过分的担心自己的考试结果、考前总是思考自己考
4、不好别人如何评价;总怕考不好,对自己不满、自责、惶惶不可终日;记忆力下降,花费好多时间复习,但一合书本脑子一片空白。行为方面:是指通过防御或逃避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如考场上惶恐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脑子里总是出现与学习无关的杂念,越想控制,这些杂念越出现)、多余动作增加,或胡乱答卷子、早早离开考场等。考试焦虑的原因自身原因神经类型的特点和身体素质人格特质:特质性焦虑人格容易夸大危险;内向的人过分关注自己认知评价:对考试的看法和自己能力的评估知识基础和应试技巧外部原因社会原因:社会舆论、时尚、风气、文化氛围对世界观、价值观、抱负水平的影响家庭影响: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期望水平。调查发现,有
5、70%的学生认为“考不好难向家长交差”。克服焦虑的方法认知调节:用理智战胜情绪上的困扰。通过改变自己对考试的知觉和评价,对考试获得一种现实合理的态度,进而对“即将面临考试”这一情景产生一种控制感。程序如下:(1)检查自己的担忧:列出自己对有关考试的所有担忧(2)找出对自己影响最严重的不合理的担忧,比如:绝对化的“肯定”、“应该”;以偏概全;夸大危险等(3)与担忧进行质辩:现实的事实、理性的常识提供正向和反向的证据。(4)得出合理结论:结合正反两方面的证据,总结得出新的现实的想法。对考试的担忧与担忧进行自我质辩合理的结论正向证据负向证据列出自己对考试的所有担忧,并划出你认为影响最大的一
6、个。支持这种担心的事实或常识。不支持这种担心的事实或常识。结合两方面的证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考试焦虑认知调整表对考试的担忧与担忧进行自我质辩合理的结论正向证据负向证据考不好多没有面子。这次我肯定考不好。上次他成绩比我高,这次我可能还不如他。考不好没办法向父母交待。我上次考试成绩在班里排名后退了。我现在不能专心复习。我在班里排名靠后。现在并不知道考题是什么。我曾经很多次考试成绩都不错。他有好多次也不如我。只要我不这么担心考试,就能够安心学习。那样就能正常发挥。超不超过过他不是最重要的,争取成绩不断上升才是重要的!老师说啦,只要正常发挥考试就算成功。现在还不知道考什么,还是安心复习吧,也
7、许今天复习的正好就是考题呢?成绩如何关键看考什么题啦。考试焦虑认知调整表(例)行为调节:即时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1)呼吸法:考试情境中最常用的方法。很自然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双眼微闭,排除杂念,通过鼻孔慢慢将气吸入(默数1%、2%、3%、4%),使腹部鼓胀起来,气吸足之后,再缓缓地用嘴和鼻子同时将气呼出(默数1%、2%、3%、4%)。(2)肌肉松弛法。舒服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意念集中,双眼微闭,先紧握双拳,眉头紧锁,脚指弯曲,全身肌肉绷紧,然后全身放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