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92845
大小:2.80 MB
页数:81页
时间:2021-04-21
《最新陶宜贺:足球运动中的安全防控与急救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陶宜贺:足球运动中的安全防控与急救一、概述运动损伤:是指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损伤:外界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使其产生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或功能上的破坏,并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周捷对全国338名足球运动员的损伤调查发现:338名运动员中,受伤者218名,患病率61.24%,其中男性153名(65.1%),女性65名(63.1%)。表1致伤情况足球运动主要损伤发病率二、运动损伤的分类常用的运动损伤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按损伤的组织结构分皮肤损伤、肌肉与肌腱损伤、关节损伤、骨损伤、神经损伤和内脏损伤等。(二)按损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性分1、开放性损伤伤处皮肤或粘膜
2、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有伤口与外界相通。2、闭合性损伤伤处皮肤或粘膜保持完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三)按伤情轻重分1、轻度损伤伤后能按原计划进行训练。2、中度损伤伤后不能按原计划进行训练,需停止患部练习或减量训练。3、重度损伤完全不能训练。(四)按损伤病程分1、急性损伤指一瞬间遭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的损伤。2、慢性损伤指局部过度负荷,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劳损,或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化而来的陈旧性损伤。三、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运动项目的关系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专项技术要求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不同的运动项目各有不同的损伤易发部位及专项多发病。如体操易伤肩、腰、膝、腕;标枪易伤肩、腰、肘
3、;篮球、排球易伤膝等。原因:1.运动项目的特殊要求。2.身体某些部位存在一定的生理解剖弱点。四、运动损伤的原因(一)对运动损伤重视程度不够(二)训练水平不够(三)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安排不当1、准备活动问题2、运动量过大3、组织方法上有缺点(四)运动参加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不良(五)场地、器材、保护用具、服装不符合卫生要求以及不良气候等。(一)导致损伤发生的内在因素1.体适能的程度A.肌力:当肌力的状态不佳,受伤的机会则越高因为柔弱的肌肉给予关节的保护较小,而在剧烈运动时,未经锻练的肌肉纤维组织会较容易受到伤害B.柔韧性:缺乏柔韧性是导致肌肉﹑肌腱及韧带受伤的一个因素C.心血管
4、耐力:心血管耐力不佳会使运动员失去专注力及身体的协调。2.生理限制A.身体结构:某些生理上的不正常现象,如拱形足﹑扁平足﹑或脊椎骨的过度弯曲都可能导致运动时受伤。B.体型:从事体型上不适合的运动较容易引致身体的损伤,例如瘦弱的人仕参与拳击运动等。3.所达的技术程度一个技术较差的运动员较易受伤,而不正确的技术可做成不必要的影响。例如﹕网球员经常作错误的击球姿势可引致「网球肘」的征状。4.心理因素的影响A.过度热衷:一些运动员过度热衷于某项活动,以致长时间或一连数天不停地参与该活动。B.过度高估自己能力:有些高估自己运动力的运动员容易倾向使自己操练过度。C.好胜心:如运动员有太强
5、烈参与倾向,而本身却力有不逮或好胜心太强而失去自制亦可能导致受伤D.焦虑:焦虑是指个人面对将会发生的事情产生真实或幻觉上的恐惧,而导致行为失常,运动员往往因焦虑而产生失常的表现,继而导致受伤。(二)导致损伤发生的外在因素1.天气:A.气温:在极端高温时作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可引致身体脱水而身体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下活动可能引致身体抖颤,站立不稳,甚至出现休克。B.倾盘大雨:影响视野及使比赛场地过于湿滑。湿度极度潮湿及高温的环境下可影响汗水的蒸发。2.活动空间:A.不足够的空间:擦伤、骨折或脱臼等多是发生在一些要求比赛速度高的球类运动或有身体接触的运动中。B.错误的场地运用:不同类
6、型的运动,如:排球、弹网等如安排在同一场地内进行亦容易导致意外。3.活动场地地面A.硬地场因不能有效地吸纳震荡,所以足、胫及膝部等位置容易受较大的撞击。B.人造合成物质所制成的地面虽然有较大的抓力,但当比赛时需要作快速及突然的方向改变或停步时,则容易引致关节及肌腱的受伤。C.湿滑或不平坦的场地容易使运动员在一些请求速度的运动中跌倒。4.危险地带:A.眼睛突然暴露于强光或猛烈的阳光下可引致暂时性的视力损害。B.玻璃窗门若安装在接近活动的场地或范围亦会构成危险。C.此外,当训练的环境是离地面较高时,对一些有畏高心理的运动员亦可能构成受伤原因之一。两届奥运会移动靶射击冠军杨凌五、运
7、动损伤的预防原则(一)积极开展预防运动损伤的宣传教育工作。(二)加强身体全面训练,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三)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四)加强运动中的保护。(五)加强医务监督,建立和健全自我监督制度。运动创伤的治疗原则(一)合理安排伤后康复锻练通过肌力练习防止伤部肌肉萎缩,加强关节稳定,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伤部组织代谢与营养,消除粘连,缩短修复时间,所以,运动员受伤后应避免完全停止训练。合理安排伤后训练必须采用“训、科、医”三结合的工作方法,要求医师根据伤情、损伤机理、解剖弱点等,提出应避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