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87423
大小:1.59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血液黏度-血液粘度计临床应用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血液黏度-血液粘度计临床应用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聚集、变形等流变特性和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凝固性、粘滞性、变形性及血管弹性的科学)生物力学与临床医学相互渗透的、具有实用性的边缘学科2021/8/182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意义生理意义血液黏度的增高或降低,与人体组织灌注的减少或增加相关与出血后止血相关病理意义血液高黏滞,是多种病理症状的中间过程,使组织缺血缺氧更趋严重有利于某些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的诊断、预防、药物治疗、疗效及预后判断2
2、021/8/183血液黏度计检测指标基本指标全血黏度值(mPa·s)高切变率粘度(200S-1)中切变率粘度(50S-1)低切变率粘度(5S-1、1S-1)血浆黏度值(mPa·s)血沉(ESR)(mm/h)红细胞压积(HCT)(L/L)纤维蛋白原(g/L)2021/8/187血液黏度计检测指标衍生指标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2021/8/188影响血流的因素:血管、血细胞、凝血因子、血液流动2021/8
3、/189基本指标(1)全血黏度血液的流动性与黏滞性是保持组织、器官得到充分血液灌注,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全血黏度的变化规律低切变率下黏度较高,切变率逐渐升高时,血液黏度逐渐降低高切变率黏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刚性指数)低切变率黏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聚集指数)对于微循环而言,血液高黏度的影响尤为突出血液黏度与切变率是互为因果的关系2021/8/1810全血黏度增高的临床意义黏度增高对一些疾病的影响冠心病与心肌梗死-微循环灌注不足,缺血、缺氧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膜脂质改变、能量代谢异常缺血性脑
4、血管病-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红细胞与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恶性肿瘤-球蛋白及Fg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促凝物质释放某些血液疾病时的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异常球蛋白血症-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球红、温抗体免疫性溶血其他-类白血病、DIC高凝期、自身免疫疾病、糖尿病等2021/8/1811全血黏度降低的临床意义生理性全血黏度降低女性月经期、妊娠期分娩前后的全血黏度及凝血状态的变化病理性全血黏度降低贫血低蛋白血症性水肿多种原因的
5、出血出血性疾病2021/8/1812基本指标(2)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血浆黏度受纤维蛋白原、球蛋白、核酸、血脂等大分子物质影响血浆蛋白链状分子结构,可以促进红细胞聚集血浆属“牛顿流体”,采用毛细管黏度计较准确★★使用旋转式黏度计时,由于低切变率时“二次层流”及高切变率时“涡流”,常可使结果偏高2021/8/1813血浆黏度增高的临床意义巨球蛋白增多型-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纤维蛋白原增多型-脑卒中、心梗、糖尿病血脂增多型-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球蛋白增多型-慢性肝炎、自身免疫疾病核酸增
6、多型-痛风、白血病2021/8/1814基本指标(3)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ESR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红细胞因素、血浆因素、操作因素(沉降管的位置)ESR是观察红细胞表面电荷的指标,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ESR(魏氏法、Westergren)轻度增快-25mm/h中度增快-50mm/h重度增快->50mm/h2021/8/1815血沉的血液流变学意义传统的临床意义增快-结核、风湿、炎症、感染、肿瘤、贫血、生理性减慢-真红、血液浓缩、低Fg血症、心脏代偿功能障碍血液流变学意义-反映红
7、细胞聚集性的指标酸中毒-血液PH下降,RBC表面负电荷减少,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高胆固醇-胆固醇带正电,中和RBC表面电荷,易于聚集氧化剂-红细胞膜结构改变,表面负电荷减少纤维蛋白原及球蛋白增多-“桥连”作用,RBC聚集增强2021/8/1816基本指标(4)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L/L),与红细胞的数量及红细胞的大小相关HCT增高的疾病COPD、肺心病、先心病、充血性心衰、高原病、烧伤、脱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HCT降低的疾病贫血、恶性肿瘤、肾功衰、失血及出血性疾病
8、妇女月经期、妊娠期2021/8/1817HCT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HCT与血液黏度的关系HCT<0.45,黏度与压积呈直线关系HCT≥0.45,黏度与压积呈对数关系,压积的微小变化即可引起黏度的明显上升HC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脑梗塞的发病率随HCT的升高而升高(0.36~0.46,0.46~0.50,>0.51三组分别发病为18.3%,43.6%,63.6%)HCT>0.46时,深部梗塞发病多于皮层梗塞2021/8/1818HCT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HCT与血流量的关系HCT增高致血液黏度增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