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7048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探究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和提升人的主体性的重要任务,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主体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在此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意义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具体要求三个方面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能动性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主体性概念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同样,思想政
2、治教育主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因此教育者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通过实践活动使其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改变的对象,由于受教育者是社会中现实的人,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因此,受教育者也具有主体性。5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履行着承担、组织、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其主体性表现为:了解自身的状况以及自身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更新和提高自身素质;确定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
3、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和政治觉悟;组织各种教育力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收集教育反馈信息;总结整个教育过程的经验和教训。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其主体性表现为:主动配合教育者实施教育计划完成教育任务;自觉主动认同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独立做出判断和选择;自主调节行为;在实践中完善自身品德;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意义(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有利于发挥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都认为教育者具有主体性,对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加以重视,而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认识不足,
4、重视不够。通过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可以使我们既重视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又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都充分重视自我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能用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5(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能够促进人的个性发展。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创新呼唤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因此,我们要认清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新特点,与时俱进地看待主
5、体性,探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便更好地张扬人的个性,塑造人的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的思路和途径。以往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过多地强调了单项灌输,忽视了客体的实践能力和主体能动性。如果我们真正切实地从客体的主体性出发,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努力配合教育者接受思想意识、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将其转化为个体意识,外化为现实行为,而且还会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积极、主动
6、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主体性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的思路和途径。这样,就既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人性,又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富有成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三、坚持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具体要求5(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主体性观念,增强责任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起着规定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塑造其品德等的主导作用,因此教育者一定要树立主体性观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只有教育者拥有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塑造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才能真正成为受教育者
7、学习的促进者和成长的伙伴。同时,教育者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和教育受教育者,弘扬和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促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首先,要培养和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强奋斗意识、自立学习意识、自我发展意识、自我创造意识、自我修养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完善意识,使他们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形成自身正确的思想政治修养。其次,要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8、中,教育者要让受教育者逐步养成自立自强的自主精神、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自我约束、自我负责的自律精神,使他们能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塑造受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