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70228
大小:3.72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第3章-社会和情感发展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章-社会和情感发展学习目标1.描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列举该理论的教学含义;2.提出一些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方法;3.解释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4.举例说明皮亚杰和柯尔伯格道德认知阶段理论;5.阐述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对个体社会和情感发展的影响。内容提要第一节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复习其八阶段内容,讨论其教学启示)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展(讲授)第三节道德发展(讲授)第四节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自学)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教育启示危机解决后的发展结果第三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提倡儿童开展各类游戏或自己从事某些活动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教育启示危机解决后的发展结果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
2、要善于利用各种心理效应和强化手段能力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教育启示危机解决后的发展结果第五阶段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要帮助或引导学生的人格、心理、性别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关键是要鼓励青少年亲自去做一些尝试。忠诚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展先来做个小游戏: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引导学生正确自我评价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不断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情绪调节能力第三节道德发展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
3、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它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道德活动)三个部分构成。道德认知主要指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评价标准的理解和掌握。皮亚杰是第一位系统考察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继皮亚杰之后,柯尔伯格也提出了与之相关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1)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2)儿童在各道德阶段的表现各异。1、前道德判断阶段:此阶段儿童道德认知不守恒,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1)集中于自我的时期(1.5-2岁),它与感知运动阶段相对应,表现为所有的感情都集中于身体和动作本身。(2)集中于客
4、体永久性时期(2-7岁),它与前运算思维相对应,表现为从集中儿童自身转向集中权威(父母或其他抚养者)。2、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岁)(1)认为规则是固定不变的。如果这一阶段的儿童被问及其他的国家儿童能否以不同的规则玩弹子,儿童将肯定地回答不能。(2)评定行为是非表现出极端性。“好妈妈,坏爸爸”(3)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判断行为的好坏。(4)把惩罚看作天意。如一个曾对母亲撒谎而后来又在骑车时摔跤了的儿童会这样想:“这是因为我对妈妈撒谎了”。(5)刻板地尊重权威。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11岁)(1)规则是不固定的契约,可以被怀疑和改变。(2)判断行为时,不仅考虑后
5、果还考虑动机。(3)认为对权威的遵从既非必要也非总是正确。(4)不再绝对化判断,能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他们认为应该对所有人实施平等正义的公道,如班主任向学生征求管理意见时,一位女孩子说“应该一碗水端平”。(5)如果实施惩罚,应该考虑惩罚与范错误者的意向或错误性质之间的补偿性。对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检验与评价道德发展认知理论的中心论点之一是人们的道德判断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的进步有着固定不变的顺序。皮亚杰提出的道德实在论向道德主观主义转化的一般发展过程多次被重复证实。在西方国家人口和社会阶层广泛范围内的男女儿童都存在道德判断发展的一般年龄趋势。但跨文化研究结果一致性较少。看来文化因素
6、能够改变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的顺序。尽管有证据支持皮亚杰的一般发展顺序,但近期的道德发展研究表明,皮亚杰低估了幼儿的道德认知能力。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1927-1987),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和研究路线,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追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更加具体、精细和系统。柯尔伯格利用两难故事与10—16岁男孩进行谈话调查,并在对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扩展、修正,重新定义了皮亚杰的理论。柯尔伯格同意皮亚杰关于“幼儿的定向是服从”的观点。但他认为这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7、皮亚杰认为这种早期的服从性是基于幼儿的依赖性和对权威的尊重。柯尔伯格却认为在不同的水平上导致这种服从性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就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向熟人借钱,总共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茨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她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走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